婆婆仙(又名帝母婆婆仙)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十都镇瓜寮村金岭(岭)摩岩,处于海拔1400多米的深山里,它是一座供奉着“帝姥”“观音”的寺庙,修建于清朝。“帝姥”庙正殿以三块巨石为墙组成,高二十余米,很壮观。 在当地,谁家要是遇见不顺的事,或者想给家人求个平安,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就会带着香火、供果,来此求个心安。除了附近的村民,茶陵、宁冈等地的香客,也会慕名到此上香祈福。
有《史记》在蟜(jiǎo)氏女名女登少典正妃生神农炎帝于烈山前,在梁武帝时其圣明著于金岭,明万历年间舆(于)建(廴占)殿宇延至清嘉庆重建(廴占)赦封帝姥殿,悬于龛门上方两边石柱冠帝母题联曰:帝登龙位天颜 杳母座金岭庙。貌新曾有唐骆宾王诗作和官员墨客所出词章都耐人欣赏。但年久风化残存依稀历代王朝尊奉帝母遐迩庶民慕名拜谒者络绎不绝,奈文革动乱波及圣地将圣像文物损于愚妄 以致仙境荒凉香火寥落黎庶凄然翘企修复。
在桃源洞北部的瓜寮,有一座山,山顶上有两块石头,在一块巍然屹立的巨石上面又重叠着一块大石头,两块石头象是从天外飞来,又好像是谁有意堆叠。两块石头微微向前倾斜,一眼望去,随时有倒下来的危险。然而千百年来没有倒塌。石头怎么能够飞到这里来?
传说很久以前,山坡下有一个村庄,住着一胡姓人家,胡老汉是个草药郎中,膝下有一女名叫娇苏,父女两相依为命。后经人撮合,一位年青猎人愿意上门,做了胡家的上门女婿。谁不知好景不长,胡老汉不久便病逝了,年青猎人被官府抓去服苦役,娇苏一人在家,孤苦伶仃,终日痛哭,那凄凄切切的啼苦声惊动了南海观音菩萨。观音从东海的乱石堆上选了三块巨石,一路上用赶山鞭把石头赶上了瓜寮山。观音刚把两块大石叠好,就听见有人走动,原来是娇苏思夫心切,寅时就上山来了。观音怕泄露了天机,就化为一阵清风走了。胡娇苏来到巨石前,一直等到天亮还不见老汉身影,就自己爬到巨石上面眺望。因为第三块石头还未叠上,娇苏望呀望,只能看到两省四县,再远就看不清了。娇苏看不到亲人,十分悲苍,痛哭不已。哭呀哭,把一个年青媳妇哭成一个老太婆,最后老太婆也无影无踪了,只见巨石上长着一棵胡椒树(俗名山胡椒树)。有人把地下掉的籽实拾起来,用牙一嚼,又香又辣,辣得直流眼泪。于是说,这棵胡椒树就是胡娇苏的化身。还有人说,娇苏生前跟父亲学过草药,会治病,胡椒籽实是她留给乡亲们治病的草药,所以附近人家有什么肚痛脑热,便到巨石下面拣几颗胡椒吃下去,或泡茶喝,病就好了。据县志记载,清嘉庆年间,有何姓有姓乡人为首倡修庙宇。咸丰六年,统领言秀山带官兵扎营于此,在庙中塑了一个婆婆神像。所以飞来石又叫婆婆仙。[1]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