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目录导航

办刊历史

2001年,《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创刊。

1997年,该刊刊期为季刊。

2001年,该刊刊期改为双月刊。

2015年,该刊刊名改为《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月,该刊入选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1][3]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主要栏目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设有古典文学研究、康德美学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农村问题研究、文艺学美学研究、历史哲学研究、湛江地方文化与经济研究、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等栏目。[4]

  • 报道内容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主要反映文学、语言、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成果。[5]

人员编制

据2020年2月《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有编委20人。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名单
职务 名单
编委 王亚新、王林发、王钦峰、巨云和、左兵、朱习文、朱培科、乔志强、刘惠卿、刘群慧、许抄军孙建华、何增光、张剑伟、范兆雄、周立群、周红辉、赵金钟、章晓霜、覃凤兰

办刊成果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名单
职务 名单
编委 王亚新、王林发、王钦峰、巨云和、左兵、朱习文、朱培科、乔志强、刘惠卿、刘群慧、许抄军孙建华、何增光、张剑伟、范兆雄、周立群、周红辉、赵金钟、章晓霜、覃凤兰

出版发行

收录情况

据2020年2月26日中国知网显示,《岭南师范学院学报》共出版文献4422篇。[1]

据2020年2月2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岭南师范学院学报》共载文3684篇、基金论文量1203篇。[4]

影响因子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校综合性学报类扩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等收录。[5]

荣誉表彰

据2020年2月26日中国知网显示,《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总下载809992次、总被引13015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218、(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14。[1]

据2020年2月2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岭南师范学院学报》被引量为4330次、下载量为75133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18,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5291名。[2]

文化传统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是“CAJ-CD执行优秀期刊”,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科期刊”、“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5]

投稿指南

现任领导

1、该刊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原则,重视采用观点新颖,字数一般以8000字以内为宜,最长不超过10000字。

2、投稿应有题名(主标题不超过20个字符)、作者简介、摘要(100-200字以内)、关键词(3-8个)、注释或参考文献若干条。

3、摘要是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章主题、内容梗概的短文。

4、在分析全文的基础上,选定能反映文章主题思想、在该学科内通用性较强的便于检索的名词作为文章的关键词。

5、注释或参考文献一律附于全篇正文之后,并按文中引用顺序依次排列。

6、该刊用稿周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如3个月内未接到该刊用稿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由于人力、财力不足,投稿一般不退,务请作者自留底稿。

7、该刊谢绝一稿多投的投稿,一经发现,即予以批评,或是公开登报曝光,并停发该文稿。

8、欢迎电子邮件投稿。为方便查询,请以作者姓名为邮件主题。

9、为方便与作者联系,务请投稿写明真实姓名、邮编及详细通讯地址,常用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