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性障碍(delusional disorder)又称偏执状态偏执狂偏执性精神病。 通常没有幻觉、情绪失控或人格解体等症状,但他们的思维与现实是割裂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一个或多个虚幻的信念,持续至少1个月。妄想可以是非怪诞的,可包括一些确乎能发生的事情、如被跟踪、被下毒、被感染、被远方某人爱恋或被爱人伴侣欺骗。
妄想性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头脑中存在某些根深蒂固的错误信念。
妄想性障碍的特别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是在个性缺陷的基础上遭受刺激而诱发。由于自负和敏感对所遭受的挫折做歪曲的理解逐渐形成妄想。
发病缓慢逐渐形成一种或一整套的相互关联的妄想,包括被害、妒忌、诉讼、钟情、疑病等常持久发生,少见幻觉,不出现精神分裂症状,被害妄想往往与诉讼妄想相伴随。
嫉妒多见于男性;
钟情多见于未婚中年女性。
钟情妄想型
认为自己被某人所爱,尤其是被名人或地位较高的人所爱。
夸大妄想型
认为自己能力非凡、知识渊博或洞察一切,但怀才不遇。
认为自己与某个重要人物或上帝有特殊关系。
认为自己是某个名人(如果那个真正的名人健在,患者会认为那是冒名顶替者)。
嫉妒妄想型
非常强烈并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的配偶或情人对自己不忠。
被害妄想型
认为有人对自己暗算、欺骗、监视、跟踪、下毒、诽谤或骚扰。
躯体妄想型
认为自己的身体有病、正在腐烂、被毒虫伤害、被寄生虫感染、或身体某些部分有缺陷。尽管这些妄想是错误的,而且有时是严重歪曲的,但所有这些内容都是真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经历。一般的妄想性障碍患者仅仅是认为有人想偷他们的钱,或认为自己被恋人欺骗,或认为他们被监视。妄想性障碍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被称为偏执型精神病paranoid psychosis。其核心表现为患者的被害妄想。
许多自封的改革家、狂热的写信者、阴谋理论家或自称“曾被UFO绑架的人”等,都是有偏执型妄想。他们认为自己被欺骗、被监视和跟踪,或认为有人要下毒、骚扰、谋害他们。
通常这样的人非常多疑,认为自己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偏执型精神病患者所找到的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根本不能令他人信服。日常生活的每一细节都被他们编织进自己的想象之中,证明“确实有情况发生”。例如,他们把电话中的嗡翁声解释为“有人在偷听”,把问路的陌生人看作“窃取情报者”。
偏执型妄想障碍患者极少接受治疗,对这些患者而言,承认自己需要帮助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旦谁说他们有“问题”,谁就被认为是参与了要对他进行迫害的“阴谋”。有偏执妄想的人常常是过着孤独、与世隔绝且毫无幽默感的生活,生活中充满对他人的不断怀疑和敌意。尽管偏执型妄想的人对他人并非一定有危险,但有时候有这样的可能。
妄想性障碍主要以系统性妄想为主要症状,主要本来表现为被害、妒忌、诉讼、钟情、疑病等症状,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持续三时候个月以上,并排除相关疾病即可诊断;
妄想性障碍主要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研究显示妄想性障碍一般不会导致人格严重受损或改变,但妄想情况可渐进发展。大多数患者可以继续工作。
治疗的目的是建立有效的医患关系,防止问题复杂化,如经评定患者有危险性,须予住院治疗,尽管有时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抑制症状,但尚无充分数据表明存在一种针对性药物。治疗的长期目的之一即是将患者的思绪从妄想中转移到更有建设性,更令人愉快的领域。这一目的虽然非常合理,但实践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妄想性障碍病程多呈持续性,有的可终生不愈。但老年后由于检查体力与精力的日趋衰退症状停诊可有所缓解,个别病人经治疗缓解较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