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历史

目录导航

波兰立陶宛联邦

波兰立陶宛联邦国徽

波兰立陶宛联邦雏形成于1386年,起因为改信天主教的立陶宛大公国君主约盖拉于该年迎娶波兰国公主。该结合不但使立陶宛成为欧洲最后一个接受基督教的国家,也使立陶宛渐趋接受波兰文化。1569年,两国签定卢布林协议,该联邦正式结盟。之后,立陶宛逐渐接受了波兰语言,并使立陶宛农民渐沦为波兰国农奴,而两国结盟后被正式称为联邦(Rzeczpospolita )。

波兰立陶宛联邦正式成立初期,开始对周围各国展开侵占,如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并与沙俄帝伊凡雷帝于1558年展开维持25年的拉脱维亚战争,争夺拉脱维亚。战争中联邦虽获胜,但之后又与沙俄及瑞典持续战争与冲突,国力因此日渐消耗。16世纪中期开始,沙俄以蚕吞方式逐渐入侵该联邦,并兼并大片土地,联邦摇摇欲坠。17世纪,普鲁士崛起,最终,该联邦土地遭沙俄、奥地利和普鲁士三国瓜分。

两战之间

立陶宛独立战争(1918年-1922年) 民主立陶宛(1922年-1926年) 右翼独裁政变(1926年-193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苏联占领立陶宛(1940年-1941年) 第二次独立(1941年) 德占立陶宛(1941年-1944年) 抗德战争 犹太人大屠杀 第二次苏联占领立陶宛(1944年起)

苏联时期(1944年-1990年)

斯大林主义 复兴(1988年-1990年)

为独立而斗争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苏维埃宣布立陶宛独立。

1月事件

1991年1月10日,苏联当局占领首都维尔纽斯的主要出版社,3日后苏联又采取武装行动占了维尔纽斯的电视塔,在此过程中14被害,700多人受伤。自称"救国委员会"宣称政府已被推翻,不过最终未成功占领最高苏维埃等政府机构。

独立

1991年9月,苏联终于承认立陶宛独立。

建设新国家(1991年-1996年)

政治发展 私有化 俄国撤军(1991年-1994年) 成立 成立国家货币制度

加入欧盟(2004年-今)

2002年10月,立陶宛被邀请成为欧盟的成员国之一,2004年正式加入欧盟。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