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 | |
|---|---|
| 发现者 | 米高·布朗、M. A. van Dam、A. H. Bouchez、D. Le Mignant、(利用凯克天文台) |
| 发现日期 | 2005年9月10日 |
| 其他编号 | S/2005 (2003 UB313) 1 |
| 天体分类 | 柯伊伯带天体、卫星 |
| 轨道资料 | |
| 母行星 | 阋神星 |
| 半主轴(a) | 30,000 - 36,000 千米 |
| 离心率(e) | 0? |
| 公转周期(P) | 约14日 |
| 轨道倾角(i) | ?° |
| 物理资料 | |
| 直径 | 300 - 400 千米 |
| 质量 | ?×10 kg |
| 密度 | 2.4 g/cm³ |
| 表面重力 | ? m/s² |
| 逃逸速度 | ? km/s |
| 自转周期 | 8.2 日 |
| 反照率 | ? |
| 表面平均温度 | ? K |
| 发现 | |
|---|---|
| 发现者 | 米高·布朗、M. A. van Dam、A. H. Bouchez、D. Le Mignant、(利用凯克天文台) |
| 发现日期 | 2005年9月10日 |
| 其他编号 | S/2005 (2003 UB313) 1 |
| 天体分类 | 柯伊伯带天体、卫星 |
| 轨道资料 | |
| 母行星 | 阋神星 |
| 半主轴(a) | 30,000 - 36,000 千米 |
| 离心率(e) | 0? |
| 公转周期(P) | 约14日 |
| 轨道倾角(i) | ?° |
| 物理资料 | |
| 直径 | 300 - 400 千米 |
| 质量 | ?×10 kg |
| 密度 | 2.4 g/cm³ |
| 表面重力 | ? m/s² |
| 逃逸速度 | ? km/s |
| 自转周期 | 8.2 日 |
| 反照率 | ? |
| 表面平均温度 | ? K |
2005年间,夏威夷凯克望远镜调适光学小组使用了新置的激光导星调适光学系统对四颗最亮的柯伊伯带天体进行观测,分别为冥王星、2005 FY9、2003 EL61及2003 UB313(厄里斯)。在9月10日的观测结果中,他们发现有一颗卫星绕着2003 UB313运行,便把它编为“S/2005 (2003 UB313) 1”。因为当时2003 UB313的昵称为“齐娜”(Xena,一套美国电视剧《战士公主西娜》的女主角),所以这颗卫星亦随即被昵称为“加百利”(Gabrielle,剧中女主角西娜的助手)。
发现者米高·布朗选择以迪丝诺美亚(希腊文:Δυσνομια)来命名这颗卫星有数个原因。首先,在希腊神话中迪丝诺美亚是厄里斯的女儿。另外,Δυσνομια从字面上翻成英语就是“lawlessness”(没有法律、违法),这跟在《战士公主西娜》剧中饰演女主角的女演员名为“Lucy Lawless”语带双关。布朗亦参考了冥卫一发现者詹姆士·克里斯蒂以“Charon”命名冥卫一以纪念他的妻子Charlene的做法。布朗的妻子名为Diane,跟Dysnomia的首个音节都是[dɪ]。
阋卫一比阋神星暗4.43数量级,而估计其直径约为350和490公里,比阋神星小八倍。米高·布朗之前错误地计算出阋卫一比阋神星暗500倍,且错误估计其直径在100和250公里范围以内。阋卫一的K频带(英语:K band)比阋神星暗60倍,而其V频带(英语:V band)则比阋神星暗480倍。这个非常不同的,且相当偏红的频谱意味着阋卫一的表面相当黑暗。]假设它的反照率比阋神星的低5倍,它的直径将会是685±50km。结合凯克和哈勃的观测,阋卫一和其公转参数能被用来确定阋神星的质量。它的公转周期为15.774±0.002d。这些数据显示阋卫一有着一个圆形的轨道,其轨道半径为37,350±140km。透过运用这些数据,科学家得出阋神星的质量是冥王星的1.27倍。只凭一次的观测难以确定阋神星的质量,但阋卫一的公转周期仍被估算为约14日。只要能够确认到这颗卫星的公转周期以及其轨道之半主轴(估计值为36,000千米),整个系统的质量就能被计算出来。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