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电视大奖

亚洲电视大奖

目录导航

规模与性质

  亚洲电视大奖创办于1995年,它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是新加坡在全亚洲发行的广播电视周刊《亚洲电视》,由杂志发行部经理乔纳森·哈莱特(英籍)创办。7年来它现已发展成为亚洲地区最有影响的民间电视节目评奖活动,其宗旨是给亚洲地区各广播电视机构和节目制作人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是亚洲地区电视节目制作与创新的一次巡礼与激励。这是该奖项目创办以来一个最主要的原则。《亚洲电视》杂志创刊于1993年,由广播与有线电视国际电视集团负责发行。经过几年的发展,《亚洲电视》杂志也已成为亚洲地区广播电视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的信息来源。

  亚洲电视大奖自创办以来,参评节目数量逐年递增。1996年为300部,1997年上升到526部,而去年则达到1100部。这表明,亚洲电视大奖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也表明亚洲地区广播电视事业的民间交流活动在逐步扩大与发展。

亚洲电视大奖亚洲电视大奖  亚洲电视大奖的奖项内容涉及新闻、专题(包括纪录片)、娱乐性节目、音乐类节目、综艺类节目,甚至细分到戏剧类、电影类、电视剧类以及单项的个人奖,比如娱乐片主持人和评论节目主持人等等,是目前亚洲地区除“亚广联”评奖(两年一届)之外,唯一一个奖项最多、一年一度的民间电视评奖活动。由于各种原因,2002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派出评委参加其评奖活动。在这之前,四川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亚洲电视大奖评选活动。

  2002年亚洲电视大奖的评委共有40名,分别来自亚洲地区一些著名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和广播机构。

  据主办者介绍,“亚洲电视奖”的评选是一个非赢利性的活动。任何赢利收入都将用于奖励那些有才华、有前途的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以资助他们在此领域里进一步深造。

个性特色

  从评选的规则上看,“亚洲电视大奖”更具亚洲特色——宽容性、人情味,比“艾美国际电视奖”宽松了许多。首先,“艾美奖”要求评委在预先打印好的规则保证书上签名;其次,严格审看节目阶段性的划分,即一个节目要严格按时段审看开始的十分钟、中间的十分钟和最后的十分钟,然后立即投票、收票,其间只允许评委提异议,而不许大家现场交流、讨论。

  “亚洲电视大奖”则不然,评审过程中更侧重评委之间的交流意见。同时,“亚洲电视奖”的评选似乎更注重节目后期的效果及技术制作的情况,强调重视预算投入与完成结果的比值。由于每个国家对于电视娱乐节目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评委会允许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评委可以用自己的标准对节目进行审看和比较,并与其他评委交流沟通,最后达到一种共识。

  再如,“艾美奖”发给每个评委的节目单、节目内容的介绍,更多侧重的是作者对节目内容的理解以及节目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而“亚洲电视奖”则还要求参评的每一个节目,在其节目介绍的后面,都要明确地标出节目的预算金额。这主要看节目表现出的实际品质是否超过了它的预算或低于预算,节目的内容是否具备可看性,节目的第一个五分钟是否吸引观众。的确,电视作为一种产业,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商品,投入与产出应该说有着非常密切的市场关系。而对节目投入与产出比的关注,正是“亚洲电视奖”评选的基础原则之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