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电工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流体力学、船舶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强度、救助工程、打捞工程、海洋工程、潜水技术基础、救助与打捞政策法规、教捞国际标准合同、救捞应急管理、救捞及海洋工程项目管理、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有限元分析及应用、机器人技术、救捞及海洋工程装备设计。
瞄准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国家对海洋智能装备和海上救捞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重视工科理论基础教育、强化工程实践、实施提高学生工程素质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培养海洋工程与装备综合人才为目标。经过多年发展,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2011年获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9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遵循“特色”原则,强调专业课程综合性强的特点,定位于海上救助打捞、海洋工程技术、海洋智能装备设计、制造、研究等方向的人才培养。制定了包含力学、船舶、机械、航海、智能化等宽口径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结合了行业实践总结建设的特色专业课程,构建了体现海洋装备发展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
在拓展工程基础教育的条件下,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整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职业岗位兴趣,选择相应的专业课程模块和实习方向。结合海洋业大发展的趋势,动态跟踪技术前沿,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08年6月,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和大连海事大学的积极努力下,教育部批准大连海事大学设立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从2009年开始招生。2009年6月,在大连海事大学百年校庆来临之际,为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重大战略,加强我国海上专业人才的培养,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与大连海事大学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书,就专业共建、教育培训和科技合作达成共识。双方合作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共建培训和实习基地,进一步开展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提升海洋工程技术及装备研究水平,为海洋装备研发、救捞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施工企业、救助打捞行业、海洋技术与装备研究、设计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技术培训的机构从事设计、研究、制造、检验、管理等工作及进入本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深造。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