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决定在全国设上海电视节和四川电视节,各隔年一次举办,力争把两个电视节办成广播电视系统对外开放。
自1991年第一届四川电视节举办以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逐渐形成了电视节的节目交易和设备交易两大市场,并且形成了规模。按照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办节方针,四川电视节既不是单一的节目评奖与交易,也不是单一的设备展览与研讨,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博览会。有广电系统的局台领导、专业技术人员、节目制作人员参加,也有文化、教育、邮电、部队等其它系统涉及广电业务的人员参加。自1997年以来,四川电视节的设备展览会扩展到网络设备方面。
为促进西部地区优秀新媒体作品创作,发现和激励有理想、有激情、有创造力的影视人才,培育和孵化优质新媒体影视创意项目,电视节特在第十一届四川电视节期间举行“中国西部大学生新媒体作品展映活动”,并对参与展映活动的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展映活动作品征集主要面向全国及西部省(市)区各高校在学生、青年创作群体、社会团体和相关机构,展映活动主题——新媒体、新创意、新西部 新梦想。展映活动期间还举行“四川好玩”拍客活动。
自1991年创办至今,22年来不断创新,不断增加新主题、新内容、新形式、新服务,四川电视节在专业架构、活动规模、品牌打造、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逐步提升,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成长最快、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电视盛会之一,不仅见证了中国电视传媒行业改革发展的不平凡历程,更为中国与世界的电视交流、合作、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断评选18年后,“金熊猫奖”国际电视剧评选活动于2013年恢复。
四川电视节以“和平、友好、交流、合作”为宗旨。设有“金熊猫”奖国际电视纪录片评选,由组委会设立的评选办公室负责评选组织工作。参赛节目将由组委会聘请的国际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审,以保证评出国际水准的节目。节目奖项分人文及社会、自然及环境两大类,下设“最佳长纪录片奖”、“最佳短纪录片奖”、“评委特别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效奖”等14个奖项。此外,电视节还组织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国际广播电视暨有线网络设备展览会、国际电视节目发展研讨会、国际广播电视技术研讨会等活动。
历届四川电视节回顾 | ||||
---|---|---|---|---|
第1届四川电视节 | 第2届四川电视节 | 第3届四川电视节 | 第4届四川电视节 | 第5届四川电视节 |
第6届四川电视节 | 第7届四川电视节 | 第8届四川电视节 | 第9届四川电视节 | 第10届四川电视节 |
第11届四川电视节 | 第12届四川电视节 | 第13届四川电视节 | 第14届四川电视节 | 第15届四川电视节 |
历届四川电视节回顾 | ||||
---|---|---|---|---|
第1届四川电视节 | 第2届四川电视节 | 第3届四川电视节 | 第4届四川电视节 | 第5届四川电视节 |
第6届四川电视节 | 第7届四川电视节 | 第8届四川电视节 | 第9届四川电视节 | 第10届四川电视节 |
第11届四川电视节 | 第12届四川电视节 | 第13届四川电视节 | 第14届四川电视节 | 第15届四川电视节 |
最佳男主角:陈道明《围城》
最佳男主角:王志文《南行记》
最佳男主角:庞祖云《九根毛》
观众最喜爱男演员:张国立《大生活》[3]
奖项 | 获奖 |
---|---|
最佳长篇电视剧金奖 | 《唐顿庄园》(英国) |
最佳长篇电视剧银奖 | 《温州一家人》(中国) |
电视剧类评委会特别奖 | 《希望之镇》(南非) |
长篇电视剧类 | |
最佳长篇电视剧 | 《木府风云》(中国) |
最佳编剧 | 黄珂《黎明之前》 |
最佳导演 | 汉斯·赫伯斯《恶魔》(比利时) |
最佳男主角 | 文章《雪豹》 |
最佳女主角 | 蒋雯丽《娘要嫁人》[4] |
最佳摄影 | NigelWilloughby《唐顿庄园》(英国) |
电视短片/电视电影类 | |
最佳电视短片/电视电影 | 《一代人的战争》(德国) |
最佳编剧 | MartaGrau、PauGarsaball《我们会回来》(西班牙) |
最佳导演 | SJClarkson《复仇女神》(英国) |
最佳男演员 | 大卫·罗伯《吹巴松管的男人》(德国) |
最佳女演员 | 克里斯汀《汉娜的决定》(德国) |
最佳摄影 | DJStipson《包围》(新西兰) |
纪录片类 | |
人文类纪录片大奖 | 《地图,文明的记忆》(韩国) |
人文类最佳长纪录片 | 《幸福语法》(澳大利亚) |
人文类最佳短纪录片 | 《过冬》(中国) |
人文类评委特别奖 | 《塑料维纳斯》(比利时)《木雅,我的木雅》(中国)《慧能大师》(中国) |
人文类亚洲制作奖 | 《发现肯尼亚》(中国)《寻找成本华》(中国)《不老骑士》(中国) |
人文类最具人文关怀奖 | 《祖母的不朽森林》(日本) |
人文类最佳创意奖 | 《在2号码头听舒曼》(德国) |
人文类最佳导演奖 | 《地图,文明的记忆》(韩国) |
人文类最佳摄影奖 | 《听音识人》(瑞士) |
社会类纪录片大奖 | 《舌尖上的中国I》(中国) |
社会类最佳长纪录片 | 《第十一天:1972慕尼黑的幸存者》(德国) |
社会类最佳短纪录片 | 《打破纪录的人》(丹麦) |
社会类评委会特别奖 | 《烽火1937——从日本档案解密卢沟桥事变》(中国)《天府》(中国)《进城》(中国) |
社会类亚洲制作奖 | 《扎溪卡的微笑》(中国)《从教一年》(中国)《釜石奇迹》(日本) |
社会类最具社会关注奖 | 《福岛欢迎您》(比利时) |
社会类最佳创意奖 | 《周日勇士》(德国) |
社会类最佳导演奖 | 艾瑞克·瓦利(法国)《喜马拉雅大淘金》(中国) |
社会类最佳摄影奖 | 《带来改变的风》(挪威) |
自然及环境类纪录片大奖 | 《非洲》(中国) |
自然及环境类最佳长纪录片 | 《非洲》(中国) |
自然及环境类最佳短纪录片 | 《面包是如何产生的》(伊朗) |
自然及环境类评委会特别奖 | 《狮语者》(法国)《秘境中国——天坑》(中国)《环球同此凉热》(中国) |
自然及环境类亚洲制作奖 | 《丹顶鹤》(中国)《野性的呼唤》(中国)《淀河,蓝色交响曲》(日本) |
自然及环境类最具环境保护奖 | 《沙滩之争》(法国) |
自然及环境类最佳创意奖 | 《环球飞鸟》(英国) |
自然及环境类最佳导演奖 | 《无法挽回》(德国) |
自然及环境类最佳摄影奖 | 《超越极限》(法国) |
奖项 | 获奖 |
---|---|
最佳长篇电视剧金奖 | 《唐顿庄园》(英国) |
最佳长篇电视剧银奖 | 《温州一家人》(中国) |
电视剧类评委会特别奖 | 《希望之镇》(南非) |
长篇电视剧类 | |
最佳长篇电视剧 | 《木府风云》(中国) |
最佳编剧 | 黄珂《黎明之前》 |
最佳导演 | 汉斯·赫伯斯《恶魔》(比利时) |
最佳男主角 | 文章《雪豹》 |
最佳女主角 | 蒋雯丽《娘要嫁人》[4] |
最佳摄影 | NigelWilloughby《唐顿庄园》(英国) |
电视短片/电视电影类 | |
最佳电视短片/电视电影 | 《一代人的战争》(德国) |
最佳编剧 | MartaGrau、PauGarsaball《我们会回来》(西班牙) |
最佳导演 | SJClarkson《复仇女神》(英国) |
最佳男演员 | 大卫·罗伯《吹巴松管的男人》(德国) |
最佳女演员 | 克里斯汀《汉娜的决定》(德国) |
最佳摄影 | DJStipson《包围》(新西兰) |
纪录片类 | |
人文类纪录片大奖 | 《地图,文明的记忆》(韩国) |
人文类最佳长纪录片 | 《幸福语法》(澳大利亚) |
人文类最佳短纪录片 | 《过冬》(中国) |
人文类评委特别奖 | 《塑料维纳斯》(比利时)《木雅,我的木雅》(中国)《慧能大师》(中国) |
人文类亚洲制作奖 | 《发现肯尼亚》(中国)《寻找成本华》(中国)《不老骑士》(中国) |
人文类最具人文关怀奖 | 《祖母的不朽森林》(日本) |
人文类最佳创意奖 | 《在2号码头听舒曼》(德国) |
人文类最佳导演奖 | 《地图,文明的记忆》(韩国) |
人文类最佳摄影奖 | 《听音识人》(瑞士) |
社会类纪录片大奖 | 《舌尖上的中国I》(中国) |
社会类最佳长纪录片 | 《第十一天:1972慕尼黑的幸存者》(德国) |
社会类最佳短纪录片 | 《打破纪录的人》(丹麦) |
社会类评委会特别奖 | 《烽火1937——从日本档案解密卢沟桥事变》(中国)《天府》(中国)《进城》(中国) |
社会类亚洲制作奖 | 《扎溪卡的微笑》(中国)《从教一年》(中国)《釜石奇迹》(日本) |
社会类最具社会关注奖 | 《福岛欢迎您》(比利时) |
社会类最佳创意奖 | 《周日勇士》(德国) |
社会类最佳导演奖 | 艾瑞克·瓦利(法国)《喜马拉雅大淘金》(中国) |
社会类最佳摄影奖 | 《带来改变的风》(挪威) |
自然及环境类纪录片大奖 | 《非洲》(中国) |
自然及环境类最佳长纪录片 | 《非洲》(中国) |
自然及环境类最佳短纪录片 | 《面包是如何产生的》(伊朗) |
自然及环境类评委会特别奖 | 《狮语者》(法国)《秘境中国——天坑》(中国)《环球同此凉热》(中国) |
自然及环境类亚洲制作奖 | 《丹顶鹤》(中国)《野性的呼唤》(中国)《淀河,蓝色交响曲》(日本) |
自然及环境类最具环境保护奖 | 《沙滩之争》(法国) |
自然及环境类最佳创意奖 | 《环球飞鸟》(英国) |
自然及环境类最佳导演奖 | 《无法挽回》(德国) |
自然及环境类最佳摄影奖 | 《超越极限》(法国) |
奖项名称 | 获奖名单 |
---|---|
长篇电视剧类 | |
大奖 | 《平凡的世界》(中国) |
最佳长篇电视剧奖 | 《无罪释放》(英国) |
评委会特别奖 | 《古剑奇谭》(中国)《来自星星的你》(韩国) |
最佳编剧奖 | 高满堂、李洲《老农民》(中国) |
最佳导演奖 | 马克·维吉尔《时间管理部》(西班牙) |
最佳男演员奖 | 李雪健《嘿,老头!》(中国) |
最佳女演员奖 | 全智贤《来自星星的你》(韩国) |
最佳摄影奖 | 亚里·慕提凯南、海基·法姆《黑寡妇》(芬兰) |
电视短剧/电视电影类 | |
大奖 | 《神探夏洛克》第三季(英国) |
最佳电视短剧/电视电影奖 | 《波尔达克》(英国) |
评委会特别奖 | 《卒迹》(中国)《深秋铃声·银发花甲的快速约会》(德国) |
最佳编剧奖 | 巴拉兹·毛鲁什奇《速写师》(匈牙利) |
最佳导演奖 | 列纳特·达夫列吉亚罗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俄罗斯) |
最佳男演员奖 | 詹姆斯·内斯比特《失踪》(第一季)(英国) |
最佳女演员奖 | 西西莉·泰森《故乡行》(美国) |
最佳摄影 | 马库斯·坎特《家财万贯》(奥地利) |
动画片类 | |
金熊猫动画片大奖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国) |
评委会特别奖 | 《拯救家园》(希腊)《星星梦之梦想篇》(中国)《胡安与云》(西班牙) |
最佳编剧奖 | 王鹏展、王川《魁拔3之战神崛起》(中国) |
最佳导演奖 | 田晓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国) |
最佳海外影院动画片奖 | 《黄鸟》(法国) |
最佳国产影院动画片奖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国) |
最佳海外电视系列动画片奖 | 《愤怒小鸟斯特拉》(芬兰) |
最佳国产电视系列动画片奖 |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国) |
最佳海外动画短片奖 | 《大提琴、小号、美景之歌》(芬兰) |
最佳国产动画短片奖 | 《出关》(中国) |
最佳动画形象奖 | 《古怪朋友大冒险》(新加坡) |
最佳视觉效果奖 | 《大提琴、小号、美景之歌》(芬兰) |
纪录片单元 | |
人文类 | |
大奖 | 《世界大战》(美国) |
最佳长纪录片奖 | 《食物奥德赛2:火的味道》(韩国) |
最佳短纪录片奖 | 《锤子与庄子》(中国) |
最佳系列纪录片奖 | 《贝家花园往事》(中国) |
评委特别奖 | 《马可·波罗:从历史走入现代》(中国)《难以抵达的终点——二战女兵刘桂英的故事》(中国) |
最具人文关怀奖 | 《解放者——我们为何而战》(德国) |
最佳导演奖 | 《地球之盐》(法国) |
最佳摄影奖 | 布莱恩·麦克达马特、科里·罗素·布朗《河西走廊》(中国) |
社会类 | |
大奖 | 《与全世界做生意》(中国) |
最佳长纪录片奖 | 《亦敌亦友》(以色列) |
最佳短纪录片奖 | 《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中国) |
最佳系列纪录片奖 | 《运行中国》(中国) |
评委特别奖 | 《想唱就唱》(中国)《明天会更好》(德国) |
最具社会关注奖 | 《“W”(白色)计划》(韩国) |
最佳导演奖 | 《混凝土之爱——玻姆家族》(德国) |
最佳摄影奖 | 《加内特的金子》(以色列) |
自然及环境类 | |
大奖 | 《袋鼠王》(澳大利亚) |
最佳长纪录片奖 | 《生命故事》(英国) |
最佳短纪录片奖 | 《藏狐》(中国) |
评委特别奖 | 《亲兄弟:撒比沙地的狮子》(南非)《黑蜂的群舞》(中国) |
亚洲制作奖 | 《第三极》(中国) |
最具环境保护奖 | 《塑料回收:和金子一样珍贵》(法国) |
最佳导演奖 | 《生命力:荒芜的纳米布沙漠》(新西兰) |
最佳摄影奖 | 《建造古代森林—卡尔克阿尔卑斯国家公园》(奥地利) |
奖项名称 | 获奖名单 |
---|---|
长篇电视剧类 | |
大奖 | 《平凡的世界》(中国) |
最佳长篇电视剧奖 | 《无罪释放》(英国) |
评委会特别奖 | 《古剑奇谭》(中国)《来自星星的你》(韩国) |
最佳编剧奖 | 高满堂、李洲《老农民》(中国) |
最佳导演奖 | 马克·维吉尔《时间管理部》(西班牙) |
最佳男演员奖 | 李雪健《嘿,老头!》(中国) |
最佳女演员奖 | 全智贤《来自星星的你》(韩国) |
最佳摄影奖 | 亚里·慕提凯南、海基·法姆《黑寡妇》(芬兰) |
电视短剧/电视电影类 | |
大奖 | 《神探夏洛克》第三季(英国) |
最佳电视短剧/电视电影奖 | 《波尔达克》(英国) |
评委会特别奖 | 《卒迹》(中国)《深秋铃声·银发花甲的快速约会》(德国) |
最佳编剧奖 | 巴拉兹·毛鲁什奇《速写师》(匈牙利) |
最佳导演奖 | 列纳特·达夫列吉亚罗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俄罗斯) |
最佳男演员奖 | 詹姆斯·内斯比特《失踪》(第一季)(英国) |
最佳女演员奖 | 西西莉·泰森《故乡行》(美国) |
最佳摄影 | 马库斯·坎特《家财万贯》(奥地利) |
动画片类 | |
金熊猫动画片大奖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国) |
评委会特别奖 | 《拯救家园》(希腊)《星星梦之梦想篇》(中国)《胡安与云》(西班牙) |
最佳编剧奖 | 王鹏展、王川《魁拔3之战神崛起》(中国) |
最佳导演奖 | 田晓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国) |
最佳海外影院动画片奖 | 《黄鸟》(法国) |
最佳国产影院动画片奖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国) |
最佳海外电视系列动画片奖 | 《愤怒小鸟斯特拉》(芬兰) |
最佳国产电视系列动画片奖 |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国) |
最佳海外动画短片奖 | 《大提琴、小号、美景之歌》(芬兰) |
最佳国产动画短片奖 | 《出关》(中国) |
最佳动画形象奖 | 《古怪朋友大冒险》(新加坡) |
最佳视觉效果奖 | 《大提琴、小号、美景之歌》(芬兰) |
纪录片单元 | |
人文类 | |
大奖 | 《世界大战》(美国) |
最佳长纪录片奖 | 《食物奥德赛2:火的味道》(韩国) |
最佳短纪录片奖 | 《锤子与庄子》(中国) |
最佳系列纪录片奖 | 《贝家花园往事》(中国) |
评委特别奖 | 《马可·波罗:从历史走入现代》(中国)《难以抵达的终点——二战女兵刘桂英的故事》(中国) |
最具人文关怀奖 | 《解放者——我们为何而战》(德国) |
最佳导演奖 | 《地球之盐》(法国) |
最佳摄影奖 | 布莱恩·麦克达马特、科里·罗素·布朗《河西走廊》(中国) |
社会类 | |
大奖 | 《与全世界做生意》(中国) |
最佳长纪录片奖 | 《亦敌亦友》(以色列) |
最佳短纪录片奖 | 《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中国) |
最佳系列纪录片奖 | 《运行中国》(中国) |
评委特别奖 | 《想唱就唱》(中国)《明天会更好》(德国) |
最具社会关注奖 | 《“W”(白色)计划》(韩国) |
最佳导演奖 | 《混凝土之爱——玻姆家族》(德国) |
最佳摄影奖 | 《加内特的金子》(以色列) |
自然及环境类 | |
大奖 | 《袋鼠王》(澳大利亚) |
最佳长纪录片奖 | 《生命故事》(英国) |
最佳短纪录片奖 | 《藏狐》(中国) |
评委特别奖 | 《亲兄弟:撒比沙地的狮子》(南非)《黑蜂的群舞》(中国) |
亚洲制作奖 | 《第三极》(中国) |
最具环境保护奖 | 《塑料回收:和金子一样珍贵》(法国) |
最佳导演奖 | 《生命力:荒芜的纳米布沙漠》(新西兰) |
最佳摄影奖 | 《建造古代森林—卡尔克阿尔卑斯国家公园》(奥地利) |
奖项类别 | 奖项名称 | 获奖信息 |
---|---|---|
纪录片单元 | 最佳短纪录片 | 《中国:数字支付革命》 |
最佳长纪录片 | 《我们诞生在中国》 | |
最佳系列纪录片奖 | 《运行中国》(第二季) | |
最佳创意奖 | 《从〈中国〉到中国》 | |
最佳导演奖 | 《来自喜马拉雅的天河》 | |
最佳摄影奖 | 《港珠澳大桥》 | |
电视剧单元 | 最佳电视剧奖 | 《鸡毛飞上天》《父母爱情》《温州一家人》 |
最佳编剧奖 | 苏晓苑《那年花开月正圆》 | |
最佳导演奖 | 孔笙、简川訸《欢乐颂1》 | |
最佳男演员奖 | 郭涛《父母爱情》 | |
最佳女演员奖 | 殷桃《鸡毛飞上天》 | |
最佳摄影奖 | 孙墨龙《琅琊榜》 | |
评委会特别奖 | 《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5] |
奖项类别 | 奖项名称 | 获奖信息 |
---|---|---|
纪录片单元 | 最佳短纪录片 | 《中国:数字支付革命》 |
最佳长纪录片 | 《我们诞生在中国》 | |
最佳系列纪录片奖 | 《运行中国》(第二季) | |
最佳创意奖 | 《从〈中国〉到中国》 | |
最佳导演奖 | 《来自喜马拉雅的天河》 | |
最佳摄影奖 | 《港珠澳大桥》 | |
电视剧单元 | 最佳电视剧奖 | 《鸡毛飞上天》《父母爱情》《温州一家人》 |
最佳编剧奖 | 苏晓苑《那年花开月正圆》 | |
最佳导演奖 | 孔笙、简川訸《欢乐颂1》 | |
最佳男演员奖 | 郭涛《父母爱情》 | |
最佳女演员奖 | 殷桃《鸡毛飞上天》 | |
最佳摄影奖 | 孙墨龙《琅琊榜》 | |
评委会特别奖 | 《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5] |
四川电视节在不断借鉴国外国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使历届四川电视节的各项活动硕果累累,精彩纷呈,基本实现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对外开放和四川省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功能,起到把全国电视节目的引进和输出纳入有计划、有秩序的轨道中。电视节的活动越办越精彩,国际电视节目交易、国际广播电视设备展览、学术研讨会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广泛关注,参与机构逐届增加,租展摊位越来越多,租展面积越来越宽,成交金额越来越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关活动特别是枝蔓活动越来越少,最近的两届电视节,把与之关系不大的经贸活动、观摩、美食等活动取消;开、闭幕式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祝贺性演出也不复存在;就连被业内外普遍十分看重的电视节开幕式,也被仅十分钟的简朴仪式所取代。办节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方式等方面,离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要求越来越近。
首届中国四川电视节1991年9月24日至2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3500多名(含外宾近400名)代表参加了电视节。期间主要举行了“金熊猫奖”国际电视评选、国际电视节目交易会、国际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国际电视学术和技术交流等活动。
第二届四川电视节1993年9月22日至2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31个国家和地区328家(境外148家,境内180家)影视机构和厂商,2400多名(外宾400余名,内宾2000余名)来宾参加了电视节。主要内容有“金熊猫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国际电视节目交易会、国际电视设备展览会暨国际音响影视展览会等活动。
第三届四川电视节1995年9月21日至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共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位中外宾,参加了电视节的各项活动,其中外宾585人,内宾2300人。本届电视节主要进行了“金熊猫奖”国际电视评奖、国际电视节目交易会、国际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暨国际音响影视展览会、国际电视学术研讨会等活动。
第四届四川电视节1997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为了与国际通行名称惯例接轨,该届电视节使用了“1997四川电视节”的名称。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152家机构和3500多名中外代表参加了本届盛会。
第五届四川电视节于199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376家中外影视机构的6000多位代表光临本届盛会。电视节主要举办了国际电视节目交易会、国际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暨国际音响影视展览会、国际电视节目市场研讨会、国际广播电视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在为期四天的节目交易中,达成意向性签约引进的各类海外电视节目达3152集,成交额865万美元;向海外输出各类电视节目达1595集,成交额112万美元。国内影视机构之间的销售也十分活跃,销售达5621集,成交额1.92亿元人民币。
第六届四川电视节2001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在成都举行。节目交易达成意向性签约的各类海外电视节目达1530部(集),向海外输出各类电视节目达3621部(集),成交额362万美元。国内影视机构之间销售各类电视节目8313部(集),成交额达2.37亿元人民币。参加本届“金熊猫”评选的电视纪录片共342部。四川电视节是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发展成就和实力水平的展示,是中国影视机构电视节目和广播电视设备网络进出口的主渠道之一,也是中国广播电视对外合作交流合作的窗口。
第七届四川电视节2003年10月28日至10月31日隆重举行,达成意向性协议金额4.8亿,创历届电视节的新高。本届电视节共有来自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110家广播电视网络设备生产厂家、销售商参加国际广播电视网络设备展览,前来观展和洽谈的用户达4万多人次,成交金额达1.1亿多元。国际广告设备展览会、国际标识标牌展览会共达成合同意向性交易额4200多万元。电视节还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数字电视数据广播论坛、电视技术论坛、有线电视技术交流会等共13场,为近几届最多的一次。
第八届四川电视节于2005年11月26日至11月28日在成都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电视节有来自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各兄弟省、市、自治区1614个机构5000多名来宾参与。截止闭幕,电视节各项交易活动共达成意向性协议金额5.54亿元人民币。国际节目影视交易市场方面,有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522家中外影视机构3628名代表光临了本届节目交易市场。其中海外机构163个,海外代表383人。据不完全统计,在为期三天的节目交易中,达成意向性签约引进各类海外电视节目达2471部(集),预计成交额达800万元人民币;向海外输出各类电视节目达3715部(集),预计成交额600万美元。
第九届四川电视节于2007年10月28日至10月30日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 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2家中外影视机构参与了本届电视节节目交易。据不完全统计,在为期3天的交易中,达成意向性签约的各类海外电视节目达1323部(集);向海外输出各类电视节目达1850部(集),成交额300多万美元,是上届的2.8倍;国内影视机构之间的交易也十分活跃,销售各类电视节目9521部(集),成交额达6.26亿元人民币,较第八届增长4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