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目录导航

名称意义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全称为: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是核医学领域比较先进的临床检查影像技术。

大致方法是,将某种物质,一般是生物生命代谢中必须的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核酸、脂肪酸,标记上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如F18,碳11等),注入人体后,通过对于该物质在代谢中的聚集,来反映生命代谢活动的情况,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最近各医院主要使用的物质是氟代脱氧葡萄糖,简称FDG。其机制是,人体不同组织的代谢状态不同,在高代谢的恶性肿瘤组织中葡萄糖代谢旺盛,聚集较多,这些特点能通过图像反映出来,从而可对病变进行诊断和分析。

正常值

PET特别适用于在没有形态学改变之前早期诊断疾病,发现亚临床病变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目前PET在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这三大类疾病的诊疗中尤其显示出重要的价值。、

优点

PET是目前惟一可在活体上显示生物分子代谢、受体及神经介质活动的新型影像技术,现已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评价、脏器功能研究和新药开发等方面。

(1)灵敏度高。PET是一种反映分子代谢的显像,当疾病早期处于分子水平变化阶段,病变区的形态结构尚未呈现异常,MRI、CT检查还不能明确诊断时,PET检查即可发现病灶所在,并可获得三维影像,还能进行定量分析,达到早期诊断,这是目前其它影像检查所无法比拟的。

(2)特异性高。MRI、CT检查发现脏器有肿瘤时,是良性还是恶性很难做出判断,但PET检查可以根据恶性肿瘤高代谢的特点而做出诊断。

(3)全身显像。PET一次性全身显像检查便可获得全身各个区域的图像。

(4)安全性好。PET检查需要的核素有一定的放射性,但所用核素量很少,而且半衰期很短(短的在12分钟左右,长的在120分钟左右),经过物理衰减和生物代谢两方面作用,在受检者体内存留时间很短。一次PET全身检查的放射线照射剂量远远小于一个部位的常规CT检查,因而安全可靠。

临床意义

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显示的是疾病引起的解剖和结构变化,而PET显示的则是人体的功能变化。换言之,如果人体的解剖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传统的影像技术对于疾病的诊断是无能为力的。实际上,疾病的发生都伴随着生化过程的功能改变, 这些改变往往要早于解剖结构的改变;还有一些疾病如早老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等 本身就没有明显的结构改变,传统的医学影像就无法显示这些功能方面的变化了。PET能得天独厚地显示功能性的改变,因而对疾病的更早期发现、诊断具有优势;此外,PET还能进行三维立体动态及全身显像,可发现其它检查所不能发现的问题,防止了“—叶障目,不见泰山”,弥补了传统医学影像的不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