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虚损不足所引起,临床以咳喘无力、痰液清稀、畏风自汗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见于咳嗽、哮喘、自汗,以及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
关于肺气虚,历代医家多有论述。 《内经》谈及肺气虚的病因病机。隋代 《诸病源候论》阐述了汗出病候与肺气虚损、卫阳不固的关系。宋代杨仁斋(即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论》认为肺气虚进一步发展即为肺阳虚证。明代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肺气虚的主要症状是虚喘。清代程锺龄的《医学心悟》指出肺气虚有因“脾虚不能生肺”而成者。
肺气虚证的成因为劳伤、久咳、暑热及重病之后,损伤肺气,或脾虚不能上升清气于 肺,而致肺气亏少,功能活动减弱。肺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为咳喘气短,声音低怯,自汗畏风,易感外邪,气短乏力,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脉弱等。由于肺主气而司呼吸,有输布精微至全身,通调水道的作用,因而在病理上,肺气不足将导致胸中宗气亏少,呼吸失司;卫气不足,卫外不固,易被外邪所袭;肺气虚少不能通调水道、布散精气而致水液失调,脏腑及周身失养。所以肺气虚的辨证要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①咳嗽声低无力,喘息短气,声怯懒言,痰多清稀。②面色不荣,畏寒自汗,疲乏无力,易患外感,或脾气虚导致大肠传送无力而致便秘,虽有便意而大便难下伴汗出气短。③除上述肺经症状与全身表现外,多见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或细弱。
肺气虚又可发展为肺阳虚,症状比前述更加严重,且有背寒怕冷,反复感冒等阳虚表现。如肺气虚与脾虚或肾虚同时存在,可出现浮肿、小便不利。
临床表现
肺气被耗,呼吸功能衰退――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
动则气耗―活动后喘息加重。
肺不布津,停聚成痰――痰液清稀。
肺不宣卫,肌表不固――自汗 恶风 易于感冒。
肺气虚证:肺主气而司呼吸,肺气虚,易影响宗气的生成;肺有卫外固密肌肤的作用,若肺气虚,则可表现为呼吸功能的减退,肌表腠理不固。正如《太平圣惠方》所云:“夫肺者,内主于气,外应皮毛。”“夫肺为四脏之上盖,通行诸脏之精气,气则为阳,流行脏腑,宣发腠理,而气者皆之所主也。”《 诸病源候论》认为:“……肺气不足,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是为肺气之虚也,则宜补之。”肺气虚最易影响心脏而致心气亦虚,这主要是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肺主气,血液运行和呼吸功能正常又与宗气的充足有关。故《灵枢·邪客篇》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是由肺吸入之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生成的,肺气一虚则宗气生成不足,其贯心行血脉的功能减退,运血无力,形成瘀血内阻心脉,临床可见气虚血瘀证,若累及心气,心气亦不足,就可形成心肺气虚证。若肺气虚日久,咳喘加重,气不归根,肾失摄纳,形成肺肾气虚证。故《医述》引《 仁斋直指方》云:“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乃气之根。凡咳嗽暴重,引动百骸,气从脐下奔逆而上者,此肾虚不能纳气归原。”若肺气虚进一步发展,损伤阳气,出现寒象,“肺虚则生寒,寒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声嘶,语言用力,颤掉缓弱,少气不足,咽中干无津液,虚寒乏力,恐怖不乐,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诊其脉沉缓,此是肺虚之候”(《圣济总录》)。有的书称为肺阳虚,其临床表现除肺气虚症状加重外,兼有经常 感冒,畏寒肢冷,甚则有损伤脾肾阳气的临床表现,为肺气虚重证,以肺气虚证伴见寒象为临床特点。
肺气虚证的治疗以补益肺气为主。肺虚咳喘可用补肺汤或人参胡桃汤;肺卫不足易感外邪可用玉屏风散;合并肺阳虚者可用保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