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中文名 | 被子植物门 |
门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纲中文名 | 双子叶植物纲 |
纲英文名 | Di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牻牛儿苗目 |
目英文名 | Geraniales |
科中文名 | 桦木科 |
科拉丁名 | Betulaceae |
属中文名 | 桦(木)属 |
属拉丁名 | Betula |
种中文名 | 糙皮桦 |
种拉丁名 | Betula,utilis,D,Don |
种下等级 | Betula albo-sinensis Burk. var. septentrionalis Schneid. |
生境 | 生境: 半阴坡林中, 灌丛中, 林中, 落叶阔叶林中, 山坡林中, 山坡杂木林中, 阴坡, 云冷杉林中 |
海拔下限 | 300 |
海拔上限 | 4500 |
是否中国特有 | 否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国外分布 | 北半球,不丹 |
国内分布 |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 河南省, 湖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
门中文名 | 被子植物门 |
门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纲中文名 | 双子叶植物纲 |
纲英文名 | Di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牻牛儿苗目 |
目英文名 | Geraniales |
科中文名 | 桦木科 |
科拉丁名 | Betulaceae |
属中文名 | 桦(木)属 |
属拉丁名 | Betula |
种中文名 | 糙皮桦 |
种拉丁名 | Betula,utilis,D,Don |
种下等级 | Betula albo-sinensis Burk. var. septentrionalis Schneid. |
生境 | 生境: 半阴坡林中, 灌丛中, 林中, 落叶阔叶林中, 山坡林中, 山坡杂木林中, 阴坡, 云冷杉林中 |
海拔下限 | 300 |
海拔上限 | 4500 |
是否中国特有 | 否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国外分布 | 北半球,不丹 |
国内分布 |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 河南省, 湖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
落叶乔木,高达32米。干皮光滑,红白或白色,纸状分层剥落,大枝皮桔红或红褐色。叶卵形、长卵形或长圆形,长4-9厘米,宽3-6厘米。果序单生,或2-4果序排成总状,圆柱形,下垂或倾斜。种子9月下旬成熟。
[1]乔木,高可达33米;树皮暗红褐色,呈层剥裂;枝条红褐色,无毛,有或无腺体;小枝褐色,密被树脂腺体和短柔毛,较少无腺体无毛。叶厚纸质,卵形、长卵形至椭圆形或矩圆形,长4-9厘米,宽2.5-6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有时成短尾状,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不规则的锐尖重锯齿;上面深绿色,幼时密被白色长柔毛,后渐变无毛,下面密生腺点,沿脉密被白色长柔毛,脉腋间具密髯毛,侧脉8-14对;叶柄长8-20毫米,疏被毛或近无毛。果序全部单生或单生兼有2-4枚排成总状,直立或斜展,圆柱形或矩圆状圆柱形,长3-5厘米,直径约7-12毫米;序梗长8-15毫米,多少被短柔毛和树脂腺体;果苞长5-8毫米,背面疏被短柔毛,边缘具短纤毛,中裂片披针形,侧裂片近圆形或卵形,斜展,长及中裂片的1/3或1/4。小坚果倒卵形,长2-3毫米,宽1.5-2毫米,上部疏被短柔毛,膜质翅与果近等宽。
![]() |
![]() |
![]() |
![]() |
树皮可造纸及盖屋顶。木材淡红或淡红褐色,坚硬,为细木工、家具、枪托、飞机螺旋桨、砧板等优良用材。
产于西藏、云南、四川西部、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西。生于海拔1700-3100米的山坡林中。印度、尼泊尔、阿富汗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2]
分 布:产神农架海拔1800-2800米处。
国内分布:产于西藏、云南、四川西部、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西。
国外分布:印度、尼泊尔、阿富汗也有
海 拔:2500-3800
生 境:生长在1800-2800米处,与红桦、巴山冷杉等混生。
培育繁殖: 用播种法繁殖,成片栽植时密度不宜过大。
Betula utilis D. Don, Prodr. Fl. Nepal. 58. 1825; Hook. f., Fl. Brit.Ind. 5: 599. 1888; Burk. in Journ. Linn. Soc. Bot. 26: 499. 1899; Schneid., Ill. Handb. Laubholzk. 1: 102. fig. 53 g. 1904. p. p. et in Sarg., Pl. Wils. 2: 474. 1916; H. Winkl. in Engler, Pflanzenreich 19 (IV-61): 61. 1904. p. p. et in Fedde, Repert. Spec. Nov. Beih. 12: 354. 1922; Rehd., Man. Cult. Trees and Shrubs 136. 1927; Hand.-Mazz., Symb. Sinic. 7: 19. 1929;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学 152. 1937;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 390.图779. 1972. ——Betula bhojpattra Lindl. ex Wall., Pl. As. Rar. 2: 7. 1831.——Betula bhojpattra Lindl. ex Wall. var. genuina Regel in Nouv. Mem. Soc. Nat. Moscou 13 (2): 59. t. 13. fig. 7-12. 1861. p. p. ——Betula bhojpattra var. typica, var. latifolia Regel in Bull. Soc. Nat. Moscou 38 (2): 416. 1865. ——Betula albo-sinensis Burk. var. septantrionalis Schneid., l. c. 2: 458.'1916;陈嵘, 文献同上153. 1937;胡先骕, 中国森林树木图志2: 15. 1948; 秦岭植物志1 (2): 57. 1974. ——Betula utilis D. Don var. pratii Burk. in Journ. Linn. Soc. Bot. 26: 499. 1899.[3]
木材坚韧,断面有光泽,供建筑用。
【藏药】绰巴:茎内皮用于肺炎,黄疸病,扁桃腺炎,乳痈,尿路感染;树皮煅炭治腹泻;树皮泡油治中耳炎,耳聋《藏本草》。[4]
树皮:清热利湿,驱虫。[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