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青石斑鱼

拟青石斑鱼

目录导航

简介

俗名: 石斑 过鱼 罔仔 竹节鲙

学名:Epinephelus fasciatomaculosus

英文名:Rock grouper

中文名:拟青石斑鱼 拟青石斑鱼

科名:Serranidae

科中文名:鮨科

拟青石斑鱼拟青石斑鱼同种异名:Epinephelus fasciatomaculatus, Serranus fasciatomaculosus

分布

世界分布: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南中国海、中国台湾及日本南部。中国台湾南部产量较多。

模式种产地:Nagasaki, Japan

濒危状态: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栖息环境:礁区、近海沿岸

栖息深度:1 - 230米

最大体长:30 cm

有毒鱼类:否

经济性:是

食用鱼类:是

观赏鱼类:否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标准体长为体高之3.0-3.3倍。头背部斜直;眶间区平坦或微凹。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或无,两侧齿细尖,下颌约2列。鳃耙数7-10 15-19。前鳃盖骨后缘具3-5个明显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57-70;纵列鳞数105-127。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无缺刻,具硬棘XI,软条14-15;臀鳍硬棘III枚,软条8;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成鱼头部及体侧淡褐色或灰绿色;体侧上半部、头的后半部及奇鳍散布小黑斑;头另具不显之纵带。幼鱼头部及身体具3条黑色点状纵带。

栖所生态

主要栖息于浅的岩礁区。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

渔业利用

具经济性之食用鱼。一般渔法以延绳网及一支钓捕获。清蒸食用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