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学

骨学

目录导航

定义

骨学是全身骨的总称。每一块骨都是一个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功能,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及骨基质组成,外被以骨膜或软骨,内有骨髓。它不但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而且还具有不断改建、修复和再生能力。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促进骨的良好发育和健康生长,长期不活动可导致骨质酥松。

组成

骨细胞是成熟骨组织中的主要细胞,相当于人的成年期,由骨母细胞转化而来。当新骨基质钙化后,细胞被包埋在其中。此时细胞的合成活动停止,胞浆减少,成为骨细胞。骨细胞能产生新的基质,改变晶体液,使骨组织钙、磷沉积和释放处于稳定状态,以维持血钙平衡。骨细胞对骨吸收和骨形成都起作用,是维持成熟骨新陈代谢的主要细胞。

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胶原纤维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排列成束,彼此交织吻合,纤维束常有分支。纤维具有韧性,抗牵引力强。电镜观察,胶原纤维由更细的微原纤维(microfibrils)组成。微原纤维有特殊的横带,其周期为64nm。每条微原纤维有一序列的明暗带。暗带中比明带有较多游离的化学根,所以贮留较多的电镜切片染色剂

胶原纤维:染成粉红色,束状,其中的原纤维大多看不清;

胶原纤维主要含有胶原蛋白,氨基酸有甘氨酸、脯氨和羟脯氨酸等。胶原是唯一含羟脯氨酸较多的蛋白质,因此,测定羟脯氨酸的量能确定组织中胶原的含量。胶原蛋白占全身蛋白质的30%。聚合成胶原的微原纤维的蛋白质分子称为原胶原分子。

骨基质为骨组织的基础,其化学成分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两种。其中有机成分主要有骨粘蛋白和硫酸软骨素;无机成分主要是骨盐,主要有磷酸钙等。由于骨盐的沉淀,而使骨组织质地坚硬,所以骨组织非常坚硬。

骨的分类

成人有骨206块,约占体重20%,根据在体内的部位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前两者统称为中轴骨。按形态不同,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等四类。

1长骨

成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有骨髓腔容纳骨髓。两端膨大为骺,其表面光滑构成关节面。幼年时骺与骨干之间保留一片软骨。成年后软骨完全骨化,期间留一骺线。长骨多分布在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2短骨

形似立方体,多位于连接牢固又有一定活动度的部位,如腕骨和跗骨等。

3扁骨

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具有容纳、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如颅盖骨、胸骨和肋骨等。

4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功能多样,如椎骨。有些不规则骨内具有含气腔,称为含气骨,如上颌骨等。

骨的表面因受肌肉牵拉、血管神经的经过和贯通,以及临近结构的影响而形成不同形态并赋予一定名称,如勾、管、裂、孔、结节和粗隆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