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园街道办事处

目录导航

枣园街道办事处

基本内容

政区人口  枣园街道办事处位于章丘市中部,因驻地附近有两个建于明代名为前枣园和后枣园的村庄而得名。面积50.88平方公里,耕地3073公顷,下辖36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人口34090人,人口出生率7.39‰,人口自然增长率-0.23‰。

    经济状况  地区生产总值13.08亿元,粮食总产量26158吨,农业增加值2.15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23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29.5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税3.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润2.1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8828元,地方财政收入3036万元,各项税收8421万元,非公有税收7960万元,出口总值153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0万美元,引进引进办6.65亿元。 

    区位优势  枣园东距章丘市区明水5公里,西距山东省会济南30公里,胶济铁路、济青公路和章丘大道横穿东西,省道244线、潘王路纵贯南北,北距济青高速公路15公里、济南国际机场30公里,南距309国道5公里、济莱高速公路15公里,西距济南绕城高速公路20公里,半小时的车程可达京沪、京福高速公路,2.5小时可抵达青岛,四通八达的交通和理想的区位优势,使枣园成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中心。枣园水资源丰富,境内绣平干渠横贯东西,西巴漏河自南向北顺流而下,其上下游分别建有大站、朱各务两座中型水库,蓄水能力达2200万立方。在桃花山南麓发现的地热资源,填补了章丘市无地热资源的空白,经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论证,极具开发价值。枣园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大葱之乡”,境内有省政府确定的两万亩“大葱标准化生产基地”,“万新”牌富硒大葱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枣园工业发达,建有山东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枣园项目区,已有中国重汽、三一重工、山东建工、闽源钢铁等多家大型企业落户,巨鑫机车、瑞兴机械等十余家机械行业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钢铁、汽车、机械加工、建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枣园文化底蕴丰厚,自然环境优美,西毗著名的“龙山文化”发祥地城子崖遗址,东邻泉水甲天下的章丘百脉泉景区,境内有被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济南洛庄汉墓,高标准编制规划的西巴漏河滨河公园即将启动建设,届时将打造一条有亭台楼榭、风景优美的特色观光带,进一步凸显枣园独具特色的新城区风貌。2008年,枣园街道办荣获济南市“文明单位”、“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先进乡镇”,章丘市“经济建设先进单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招商选资工作先进单位”和“民营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工委、为事处立足新城区定位,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叫响了“聚合发展新优势,建设章丘新城区”的口号,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真抓实干,突出引进引办、园区建设、民营经济三个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一体化四大进程,促进了全办事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是连续多年被济南市委、市政府命名的“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历史文化

  枣园历史悠久,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是齐鲁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较着名的有元代的季官村石狮以及前清时期德国人捐资的胡迪天主教堂等。2000年开始挖掘的洛庄汉墓位于办事处驻地2公里处,国道071线两侧,洛庄汉墓以其陪葬坑多达39处和出土文物多,级别高而震惊海内外,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奇光异彩。枣园都市农业发展迅速,盛产大葱、西瓜,研制开发的“富硒大葱”已打入北京市场,大葱基地被北京市认定为“场地挂钩”首批蔬菜基础,并被山东省国际旅行社、青岛旅行社确定为大葱产业旅游观光点。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该街道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做好社会稳定工作,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连续多年被济南市委命名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并先后被济南市委评为“文明乡镇”和“平安乡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