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髎

肘髎

目录导航

腧穴释义

肘髎:肘,肘部;髎与窌,意思为孔穴,因此穴在肘上肱骨旁凹陷中,故名。

腧穴定位

简便定位

肘髎解剖图肘髎解剖图(2)屈肘,在曲池穴上方,肱骨边缘处,从曲池向外斜上1寸,当肱三头肌的外缘处取穴。

解剖定位

在肱骨外上髁上缘肱桡肌起始部,肱三头肌外缘;有桡侧副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

功能主治

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功效机制

通经活络,舒筋利节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肘关节附近,擅长通经活络、舒筋利节,以治疗循经疾患为主。

主治病症

中医病症:肘臂痛,麻木,上肢瘫痪,嗜卧等。

西医病症: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等肘关节病。

配伍应用

肘节痹,臂酸痛,腋急痛,肘难屈伸:肘髎、膈会、支沟、曲池、腕骨(《备急千金要方》)。

手麻痹不仁:肘髎、曲池、支沟、腕骨、膈会(《针灸资生经》)。

保健养生

肘髎是治疗肘上疾病的特效穴,如肘部劳损、网球肘等。揉时要找到痛点,多揉一揉,症状就会得到相应缓解。

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按揉肘髎,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对上肢、肩臂部有良好的保养作用,可预防肩周炎。

腧穴操作

  • 刺法

腧穴操作示意图腧穴操作示意图(4)直刺0.5~0.8寸或斜刺,沿肱骨前缘,进针1~0.5寸,局部酸胀,可向前臂放散。治肘部痛时可用“齐刺”或“恢刺”法。

  •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灸5~20分钟。

  • 按摩

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等。

古文摘录

定位记载

《针灸甲乙经》:在肘大骨外廉陷者中。

《循经考穴编》广注:肘大骨外廉,就骨略上一二分陷中。一法曲池外一寸罅中。

《类经图翼》:在肘大骨外廉陷中,与天井相并,相去一寸四分。

《针灸集成》:在曲池上外斜一寸,横直天井。

主治记载

《针灸甲乙经》:肩肘节酸重,臂痛不可屈伸。

《太平圣惠方》:肘臂酸重,不可屈伸,麻痹不仁。

《针灸大成》:风劳嗜卧,肘节风痹,臂痛不举,屈伸挛急,麻木不仁。

《针灸聚英》:风劳嗜卧。

《循经考穴编》:肘节骨痛,拘挛麻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