臑会

目录导航

名称释义

1)臑会。臑,动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阳气。会,会合也。该穴名意指手少阳、手阳明的天部阳气同会于本穴。本穴物质为消泺穴传来的天部阳气,性干燥,量弱小,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缩。由于穴内气血的变化是冷降收引,多气多血的手阳明经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而本穴又位于手臂,故名。臑交名意与臑会同。

2)臑窌。臑,动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阳气。窌,地窖也。臑窌名意指汇入穴天部阳气在此冷降为地部经水。理同臑会名解。

功能作用

降浊除湿。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

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穴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解剖

在肱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之间;有肱深动、静脉分布;布有臂后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

主治

1. 上肢臂痛;

2. 瘰疬,瘿气。

操作

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疼痛、瘰疬等。

配伍

配肩髃、臂臑主治臂痛;

配天宗主治肩胛痛;

配天突、水突主治肋间神经痛。

相关论述

《备急千金要方》:“臑会、支沟、曲池、腕骨、肘髎,主肘节痹臂痠重,腋急痛,肘难屈伸。”

《外台秘要》:“主项瘿,气瘤,臂痛,气肿腠理气。”

《铜人针灸经》:“治项瘿气痛瘤,臂痛不能举。”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