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

固镇县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古代

秦固镇县属 泗水郡(治今淮北市相山)所辖。

西汉高帝元年(前206),固镇县置 谷阳县(治今谷阳城);高后元年(前187)封洨侯国(治垓下,今濠城集),武帝征和元年(前92)改置洨县。新莽时期改洨县为育城县。

东汉谷阳县设置不变,育城县复名 洨县,均隶属豫州(治今 亳县)沛国(由沛郡改)。

三国废谷阳县入洨县和蕲县(治今宿县蕲县集),隶属豫州(治今河南汝南县境)谯郡(治今亳县)。

西晋洨县属沛国,蕲县属谯国(由谯郡改),隶属豫州(治今河南淮阳)。

东晋初年, 洨县属沛郡(由沛国改);蕲县属谯郡(由谯国改),隶属豫州。

东晋咸和二年(327)后赵入据 淮北,洨县属 沛郡,蕲县属谯郡,隶属豫州(治今河南许昌)。

北朝·北周:武帝时入据淮北,谷阳郡领高昌县和临淮县,蕲城郡领蕲城县,均隶属仁州。

隋 开皇六年(586)废高昌县,降谷阳郡为 谷阳县;废蕲城郡,改蕲城县为蕲县。大业年(605~617)初,废仁州,并临淮县入谷阳县。谷阳县、蕲县均隶属彭城郡(治今江苏徐州)。

五代固镇县北部先后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的宿州蕲县,南部先后隶属吴、南唐的泗州,虹县。后汉以后,于显德五年(958)取南唐江北之地,固镇县分属宿州蕲县和 泗州 虹县。

北宋元祐元年(1086)升零壁镇为县,七月废;元祐七年(1092)二月复置县,政和七年(1117)更名为灵璧县(今同)。固镇县隶属淮南东路(治今江苏 扬州)宿州的蕲县、虹县和灵璧县。

南宋固镇县为金国南京路(治今河南开封)所辖,分属宿州的蕲县、 灵璧县及泗州的虹县。

元至元二年(1265)并蕲县、 灵璧县入宿州,至元四年(1267)复置灵璧县改隶泗州,至元十七年(1280)复改隶宿州。

明洪武十二年(1379)固镇县分属凤阳府(治凤阳)的凤阳县、怀远县与宿州及其所辖灵璧县,隶属 南京直隶。

清固镇县分属宿州、灵璧县、 凤阳县和怀远县,隶属安徽省凤颍六四道(道尹驻凤阳)凤阳府。

近现代

民国元年(1912),分属宿县(由宿州改)、灵璧县、凤阳县和怀远县,隶属淮泗道(由凤颍六四道改);民国21年(1932)分属第四区(专署驻寿县)的 凤阳县、 怀远县与第六区(专署驻泗县)的宿县、灵璧县; 民国27年(1938),分属第三区(专署驻阜阳)的怀远县、第四区(专署驻宿县)的宿县和灵璧县、第九区(属县由第五区兼管)的凤阳县。

1949年10月1日,固镇县分属 宿县、灵璧县、五河县和 怀远县,隶属皖北行署(驻合肥)宿县专区(驻宿县)。1961年4月复置宿县专区,固镇县属之。1964年10月31日,国务院决定以宿县、灵璧、 五河和怀远4个县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立固镇县,1965年7月1日,固镇县以 固镇为治所,正式成立,属宿县专区(1971年3月改为宿县地区)。1983年7月1日,改隶 蚌埠市。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固镇县下辖8个镇、3个乡、1个开发区。 [5]

区划详情

8个镇:城关镇、 王庄镇、 新马桥镇、 连城镇、 刘集镇、 任桥镇、 湖沟镇、 濠城镇。

3个乡: 石湖乡、 杨庙乡、 仲兴乡。

1个开发区:安徽固镇经济开发区。[5]

自然环境

位置

固镇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固镇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 北纬33°10′~33°30′和 东经117°02′~117°36′之间;南濒北淝河与蚌埠市郊为邻,北抵沱河与灵璧县相望,东与 五河县接壤,西南与怀远县毗连,西北与 宿县搭界;东西宽约47公里,南北长约51公里,总 面积约1450平方公里。

气候

固镇县 气候为东部季风 气候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由于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所以兼有南方和北方的气候特点,全县四季分明,温和湿润, 无霜期长, 季风显著, 雨量适中, 日照充足,光、热、水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水生植物

主要有藕、 菱角、芦苇、蒲草、 杂草、 水浮莲、 水葫芦、水花生、节节草、三棱草、牛毛毡等。

竹木

主要有刚竹、淡竹、 臭椿、泡桐、中槐、桑、枣、榆、苦楝、枫杨、旱柳、棠棣、侧柏、皂角、杏、桃、梨、柿、 银杏、香椿、梓、小叶杨、毛白杨、石榴、花椒、白腊、杞柳、柽柳、黄木宣、刺槐、大官杨、法梧、沙兰杨、意大利214杨、 晚花杨、棕榈、重杨木、水杉、池杉、柳杉、龙柏、雪松、塔柏、苹果等。其中银杏为珍贵的遗树种,杨树、刺槐、 臭椿、 泡桐的面积和立木蓄积量最大。

花草

主要有月季、 牡丹、 腊梅、榆叶梅、 玫瑰、 蔷薇、迎春、夹竹桃、紫薇、紫荆、木槿、扶桑、含笑、白兰、苏铁、凤尾铁、玉兰、菊、荷、君子兰、鸡冠、兰草、美人蕉、吊兰、一串红、香草、含羞草、茉莉、仙人掌、仙人球、牵牛花、五角星、鸡草、秫秸、巴蕉、马齿菜、碧连珠等。

药用植物

主要有半夏、光菇、益母草、 地骨皮、青木香、蒲公英、 车前草、白头、合欢、留行子、葫芦子、萝卜子、地肤子、桃仁、 无花果、马鞭草、败浆草、 墨早莲、月季花、凤仙花、红花、桑叶、土元、大蓟、小蓟、白茅根、侧柏子、银花、 葛根、 女贞子、 苍耳子、艾叶、荆芥、鱼腥草、虎仗、紫苏、香附、紫花地丁、远志、苦楝皮、半枝莲、生地、枸杷、苡米、菊花、鸡冠花、白芍、板兰根、杜仲、木白术、白芷、槐米、皂角、瓜蒌、芡实、木槿、薄荷、 冬葵子、芦根、 射干等,尤以半夏最为名贵。

动物资源

家畜 类

主要有黄牛、水牛、马、驴、骡、山羊、绵羊、猪、狗、猫、家兔、长毛兔、水貂等;家禽类主要有鸡、鸭、鹅、鸽、鹌鹑、鱼鹰、鹦鹉、 画眉、黄雀、黄鹂等;昆虫类主要有蚕、蜜蜂(可入药)等;水族类主要有家鱼、螃蟹、大对虾、三角帆蚌等。

兽类

主要有 黄鼬、 野兔、獾、 灵猫、家鼠、田鼠、剌猬、蝙蝠等;鸟类主要有燕子、布谷鸟、喜鹊、灰喜鹊、乌鸦、斑鸠、鹌鹑、麻雀、黄雀、啄木鸟、猫头鹰、雀鹰、鹞鹰、夜鹰、苇鹰、画眉隼、鹦鹉、黄鹂、太平鸟、 绿头鸭、赤颈鸭、 白眉鸭、花脸鸭、斑嘴鸭、大雁、白鹭、鹬、lp_12_01等;爬行两栖类主要有大蚂蚁、小蚂蚁、晰蜴、壁虎、 蝎子、蜗牛、蜘蛛、土鳖子、蝼蛄、花蛇、草蛇、水蛇、青蛙、蟾蜍、蚯蚓等;昆虫类主要有蝉、蜻蜒、野蜜蜂、蚂蜂、螳螂、 花大姐、 萤火虫、放屁虫、蝴蝶、天牛、屎壳螂、蚂蚱、伏凉、蛐蛐、蝈蝈、蟋蟀、苍蝇、蚊子、花蚊子、臭虫、跳蚤等;水族类主要有鲤鱼、鳜鱼、鲫鱼、粘鱼、lp_12_02条鱼、银鱼、混子鱼、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鲶鱼、鳊鱼、团头鲂、感鱼、赤眼鳟、红老臼、翘嘴鱼、密固鱼、麦穗鱼、黄桑鱼、 鳗鱼、 乌龟、泥鳅、刀鳅、 黄鳝、螃蟹、小蚂虾、蚌、螺、蚂磺等。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66.38万人,比上年减少0.02万人;其中男性34.65万人,占总人口的52.2%,女性31.73万人,占总人口的47.8%。常住人口50.2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3]

经济

综述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295.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5.40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95.09亿元,下降15.0%,其中工业增加值86.68亿元,下降16.5%;第三产业增加值115.44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4:40.2:33.4调整为28.9:32.1:39.0。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59008元。[3]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64.33万亩,其中,小麦面积84.08万亩,稻谷面积2.60万亩,玉米面积73.0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50.5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3.29万亩。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63.02万吨,增长1.4%。其中,夏粮34.91 万吨,增长1.0%;秋粮28.11万吨,增长1.8%。油料产量24.14万吨,下降6.5%。蔬菜产量90.52万吨,增长0.9%。水果产量24.88万吨,增长2.9%。

2021年年末全县生猪存栏34.50万头,比上年增长11.2%;全年生猪出栏 59.17万头,增长26.3%。肉类总产量18.78万吨,增长15.1%。禽蛋产量4.21万吨,下降5.6%。水产品产量1.13万吨,增长1.2%。

2021年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44万吨,下降1.7%。农用薄膜使用量0.19万吨, 下降0.8%。农药使用量0.11万吨,下降2.5%。[3]

第二产业

2021年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达203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7.9%,其中,股份制企业下降29.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9.7%,其他企业下降44.4%。

2021年全县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有增有降,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0%,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0%,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5.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34.4%,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23.4%,医药制造业下降4.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下降52.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下降40.5%。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96.23亿元,下降54.4%;实现利润总额2.40亿元,下降67.5%。

2021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8.45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完成产值30.88亿元,下降10.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6.40万平方米,下降6.8%;房屋竣工面积49.96万平方米,下降63.0%。[3]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比上年增长7.4%,其中,技术改造投资下降1.5%,民间投资增长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2.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9%。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4.07亿元,比上年下降16.4%;房屋销售面积134.26万平方米,下降15.8%;房屋销售额66.64亿元,下降6.4%。

2021年全年谋划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其中,乡村振兴领域重点项目143个,总投资1024.74亿元;基础设施领域项目41个,总投资306.61亿元。大成食品二期、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87个项目新开工,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园、年产15万吨乳酸10万吨聚乳酸、固蚌高速等38个项目竣工。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3.20亿元,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55亿元,增长6.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额7.58亿元,增长12.2%。

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66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出口14350万美元,增长19.2%;进口2297万美元,增长57.5%。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6409万美元,增长134.7%。

2021年全县星级饭店(宾馆)3个。旅行社分社9家。A级旅游景区5个,其中,3A级旅游景区4个,2A级旅游景区1个。

财政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亿元,比上年增长8.7%。房产税增长31.5%,增值税增长26.3%,契税增长4.8%。财政支出42.38亿元,增长4.2%。全年31项民生工程计划投入资金13.9亿元,增长7.8%。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266.40亿元,比年初增加30.92亿元,增长13.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7.22亿元,比年初增加25.28亿元,增长13.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2.44亿元,比年初增加43.0亿元,增长22.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0.5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71.04亿元。[3]

文化

文化综述

固镇县地处皖北平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4300—46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发现 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填补了安徽省无史前城址的空白。秦汉以后,多次设国、郡、州、县、镇;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立 谷阳县,北魏太和年间改设谷阳镇,后演变为固镇。公元前202年,著名的“垓下之战”发生在该县境内,开启了汉王朝400年基业,也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动人故事,旅游及考古价值极高,“垓下遗址”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曾在固镇垓下为官,著有《说文解字》,开启了中国字典之先河。固镇县还是天津方言的发源地。

民间文化

1、独杆轿(濠城镇)

“独杆轿”的表演一般通过语言、动作来传播和继承。它依靠历代表演者的口耳相授,且在传承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独杆轿”的表现采用喜剧形式,并达到喜剧的效果。其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丑画的化妆和道具,直接的情节和语言,达到诙谐滑稽的作用。“独杆轿”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虽不同于一般的舞蹈表演,但同样吸收了一些舞蹈动作,因此属于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形式,其人物、情节、道白、表情、动作等展现了特有的艺术特点。

2、垓下舞龙(濠城镇)

舞龙是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和传播的表演艺术。自明朝初年起,垓下舞龙便开始流行,经过多年的表演、实践,不断积累、丰富、加工、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喜闻乐见、深受欢迎的原生态艺术活动。 “舞龙”是劳动群众自发的一种娱乐活动,极富欣赏性,演出时能充分调动观众情绪,场面火爆,气氛热烈,有强烈的感染力。

3、谷阳旱船(城关镇)

“旱船”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在表演、传承过程中,经过表演者和观众的不断加工、完善,得到了发展和进步。其表演的情节也直接体现了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采用源自生活实践的舞蹈动作,通过表演者生动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打动观众,吸引观众,达到娱乐的目的。旱船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是以动作表现主题的表演艺术,其情节、人物、道具、表演等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

4、谷阳跑驴(城关镇)

形象逼真,表演的道具主要是毛驴,用篾扎制,头部灵活,便于操纵,远望如真人骑驴。

特点:表演灵活,形式多样,除双人表演外,也可单人表演,还可多人表演。艺术性强,富有感染力。舞蹈动作幅度大,动感强,通过上坡、下坡、过河等情节,采用走、跑、跳、纵、卧、踢等步法、身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5、董庙花车(刘集镇)

董庙花车表演形式多样,源于生活,贴近群众,流行于民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歌舞。它采用了对白、歌唱、舞蹈等多种手段,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情丰富,情绪饱满,乐观昂扬,效果明显,深受欢迎,是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文艺活动。

6、董庙舞狮(刘集镇)

狮子舞以其特有的表演形式,有其特有的艺术特点。其表演时间、场合、人数、道具等均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极为适合广大农村和劳动群众。通过一些简单的道具和动作,逼真表现了狮子的喜怒哀乐,揭示了“万物之长”的人能够驯化“百兽之王”即自然的鲜明主题。

民间工艺

1、虎头鞋帽

虎头鞋、帽全部为手工制作。以棉布为原料,绣上虎头图案,有的在虎头上还绣有“王”字。

2、女性“扯脸”

女性“扯脸”,是一种传统美容、脱毛的保健技艺。两女性对面而坐,一女子以口捻线,起固定作用;同时双手捻动棉线,适度用力,上下左右捻去对方脸上的汗毛。捻时,敷以白粉,既光滑润肤,又增白美容。

3、王世祥雕塑

王世祥:(号石人),67年生,安徽省固镇县人,安徽工艺美术名人(架上雕塑仅评2人),蚌埠市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安徽日报》、《美术报》、《安徽工艺美术报》等报刊,杂志多次发表。代表作有:《月下独斟》、《板桥遗韵》、《生机》等等。

民间小吃

1、湖沟烧饼

正宗的“湖沟烧饼”以当地优质小麦头道面为原料,用多道工序和制,其主要特点是香酥可口,稍嚼即烂,外脆里嫩,不会戳破口腔。原料采用正宗驴油,当地产优质小麦粉,芝麻及上等黑胡椒采用十几道工序制作.通过当地土窑烧制土缸烘烤而成。巴掌大小,厚薄只有半寸,内外多层。烧饼里面是香葱和面调和的馅,外边是一层厚厚的焦黄加黑的芝麻,金黄灿灿的,看上去象一个玲珑剔透精致的小工艺品,烧饼外黄里软,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咬一口,香气四溢,葱油流满嘴角。

2、固镇绿豆饼

濠城有一种传统特产绿豆饼:一是它的形体最小,直径仅1公分左右,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饼了;二是它雅名“吉祥饼”是明太祖当年金口玉牙所封,并御赐“天下第一”。吉祥饼是濠城地方的特产名吃,曾做为贡品,挂过金匾,号称“天下第一”。同时,当地人为了纪念项羽,又称为“霸王饼”。

3、面蒸

淮河流域过年有个习俗,就是蒸馒头。蒸馒头象征着蒸蒸日上,这也是老一辈人传下的传统。馒头的花样还挺多,登高、手、寿桃样的,都是一些吉祥的图案,还有十二生肖,一般家里有几个属象就做几个生肖馒头。

4、炸糖糕

白面粉适量,稍加些白糖,用开水烫面,一边倒入开水一边用筷子搅拌,越软越好,然后摊在案板上晾一小时左右,现在才正式和面,把烫好的面撒上干面粉揉和,一边揉一边加干面粉,这样炸出的糖糕才外面起脆皮,面和好后醒一会就可以炸制了。

5、老任桥牛肉

固镇县任桥牛肉历史悠久,主要起源于这里的桥东回民村。村民们世代以杀牛、经营牛肉为生,延续至今。这里开的牛肉馆,风味独特。 “老任桥牛肉”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与其精工制作、味道鲜美分不开的。“老任桥牛肉”不仅仅指的是单纯的肉,它包括牛身上的各种器官和部位。从头到尾,由外而内:如牛脸、牛脑、牛舌、牛耳、牛排、牛肝、牛心、牛黄管、牛肚绷、牛肚、牛百叶、牛肠、牛鞭、牛球、牛伞、牛尾、牛蹄筋等等。

6、小磨香油

香油按制作方法分为小磨香油和机榨香油,小磨香油因香气扑鼻、香味浓郁诱人而得名。因以芝麻为原料,故称“芝麻油”“麻油”。古人把芝麻叫做“胡麻”“脂麻”,称芝麻油便是“胡麻油”“脂麻油”。香油堪称油类之上品,人们把芝麻尊称为“油料作物皇后”,把芝麻油尊称为“植物油脂国王”。

7.王庄花生

王庄镇,盛产花生。王庄历史悠久,素有“固镇南大集”、“九府通衢,凤北第一镇”之称。王庄花生,带动了整个固镇乃至周边各县花生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年产量近20万吨,连续居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一位,其延年益寿的长生果取之不竭。而注册商标“中国名牌—固镇王庄牌花生”系列产品更是五彩缤纷。“淮花”咸酥花生采用独特的生产技术,配以多种中草药配方,采用流芳百年的传统配制工艺,以其鲜、嫩、脆、香的独特风味,堪称中国一绝, “梅里美”、“连龙”、“福星”多味花生果、五香花生米等花生系列产品也以别具一格的风味,精美的包装打进全国众多大中城市。

8.石湖西瓜

石湖的西瓜皮薄、味美、营养丰富。石湖西瓜大市场地处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西瓜种植面积20万亩,年产西瓜100万吨,交易量每天可达100万公斤。在六月初上市,品种有巨宝王,扶风地龙,庆五,郑杂,抗二,新红宝,黑蜜二号,性科二号(无籽西瓜).甜皇蜜宝(优质瓜),美抗王(优质瓜),双星喜春(优质瓜),华蜜佳美(小型礼品瓜椭圆花皮)。

9、桥湖螃蟹

固镇县桥湖螃蟹水产养殖面积1.74万亩,年产河蟹183.4吨,年产值800多万元,户均年收入6万余元。同时,还加强养殖技术的自主创新。以前常见的单一养殖螃蟹,在桥湖,已经发展成鱼蟹混养,上层养鲢鳙,下层养鳜鱼,充分利用各种鱼类的自身特点,养殖效果良好,养殖效益增加。发明了蟹鳜混养、吊笼养蟹、网箱养鳜等水产养殖新技术,已通过省市级科技成果鉴定,并在广大养殖户中推广使用。

交通

固镇县 交通便利,北顾 徐州,南临 蚌埠,位于上海、南京、徐州等大城市经济辐射圈内,京沪高铁、S101省道贯穿全境,宁洛高速、合徐高速傍依而过,水运经浍河可入 长江,县城距蚌埠机场60公里,距徐州机场100公里。

2021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60亿元,比上年增长6.3%。

2021年全年公路客运量54.30万人,比上年下降38.5%;公路货运量1699.23万吨,下降4.7%。[3]

社会

教育事业

初等教育

1951年8月,固镇的私立崇正小学与国光小学合并成立公办第二小学。从此,固镇县只有公办与民办两种办学形式。1953年出现民办公助形式的办学热潮,教育质量相应提高。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小学教育稳步发展,教育呈现空前兴旺的景象。

在1959~1961年的3年饥荒中,在校学生空前减少, 教育趋于低潮。1963年根据“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农村开办耕读小学,聘用了大批 民办教师。

1965年底,固镇县计有小学657所,在校学生4.14万人,小学教师1730人,其中民办教师403人。1966年,扩建小学戴帽初中班,但因处于停课状态,大多数有名无实。

1978年~1980年,县教育局2次调整 学校布局,停办小学戴帽初中班。截至1985年底,全县共有小学332所,在校学生8.03万人,基本形成合理的小学教育网络。1984年,经蚌埠市教育委员会验收,固镇县有9乡、1镇达到普及初等教育标准,1985年又有20个乡普及了初等教育。其余21个乡的普及任务,将于1986年完成。

2021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1%。[3]

中等教育

民国28年(1939),伪固镇区长 徐荫堂在东岳庙创办区立固镇初级中学。民国34年(1945)10月, 灵璧县国民政府迁驻固镇,将其改名为灵璧县立初级中学,并于次年7月迁往灵城。民国36年(1947),王奎壁在新马桥创办私立正明中学。

民国38年(1949)春,中共民主政权的江淮中学(驻五河)设立固镇分校,不久升格为固镇中学。1949年10月建国后,创办湖沟初级中学。1958年创办任桥、刘集、王庄、曹老集、新马桥等5所初级中学,1959年创办唐南初级中学。

1965年7月固镇县建立时,共有9所普通中学,其中完全中学(简称完中)1所;在校学生2859人,其中高中生224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普通中学教育畸形发展,只要在几间破草房门口挂上“××中学”的牌子,便可以收生“闹革命”;部分小学也办起了戴帽初中班。1966年底,固镇县初级中学猛增至40所。当年,高中未招生;初中招生指标仅为684人,但却收进2362人,使初中在校 学生达3956人。

1969年秋和1972年春, 蚌埠第一中学下迁固镇县清凉、 连城、宋店等地办学,致使部分初级中学增设高中班。1972年,固镇县完中已达15所,收新生356人,使在校 高中学生达1905人;初中调整为14所,在校学生10798人。1973年春,在固镇二小初中班的基础上成立固镇二中。1977年,完中发展到22所,致使小学和初中的教师逐级上调,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1978年,完中调整为12所,初中调整为20所。1979年11月,县城开办一所初级中学——固镇三中。1980年,进一步调整完中布局,全县共有固镇一中、固镇二中、湖沟中学、任桥中学、新马桥中学、石湖中学等6所完中,另外还有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的1所附属中学。1985年,全县共有完中7所、初中40所,其中县属 初中14所。

2021年全县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普通教育学校181所,其中,普通中学30所(高中10所,初中20所),小学66所,幼儿园8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2021年全县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387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320人,其中,高中807人,初中1513人。

2021年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03万人;普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1.58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36万人(高中在校学生1.05万人,初中在校学生2.31万人);小学在校学生5.88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2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06人。[3]

邮电事业

2021年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3446万元,比上年增长9.4%。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69万件,增长18.5%。[3]

科技事业

2021年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7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6.52亿元。全县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

2021年全年新授权发明专利68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98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76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7件。技术合同成交额2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88.3%。[3]

文化事业

2021年建成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28个,覆盖率达100%。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垓下非遗体验中心、中华古民居博览园固镇县非遗展示馆等6个文化场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垓下非遗体验中心、中华古民居博览园固镇县非遗展示馆等6个文化场馆建成并对外开放。组织“送戏进万村”演出768场,开展各类演出、志愿者进社区、文艺小分队进基层、展览活动80余场次,举办公益培训10个大类200余课次,培训5000余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304场。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学党史办实事 百场电影进社区”活动,11个乡镇社区免费放映100场电影。泗州戏小戏《承诺》《唤醒》入选2021年蚌埠市戏剧孵化项目。[3]

卫生事业

2021年年末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57个,其中医院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社会办一级以上医疗机构9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67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10人,注册护士111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868张,其中医院床位2207张。[3]

体育事业

2021年全县共有651块体育场地,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03.34万平方米,乡镇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行政村(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09平方米。场地类型包括27种(含篮球场)337个、乒乓球场354个、全民健身路径150套、羽毛球场58个、排球场50个等。[3]

劳动就业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3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95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12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0.7%。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97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68元,比上年增长8.6%。[3]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全县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四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90万人、2.25万人、3.84万人、2.53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53.1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6.17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金100%按时足额发放。[3]

城市环境

2021年全力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老城区道路管网EPC项目稳步推进,工业路、立新南路、浍北路、大营路、黄桥北路、交通路已完成并通车;汉兴大道西段、浍河东路已开工建设;老客运站、高铁路改造已开工建设;生态文旅小镇项目,一期在建工程11栋主体已封顶。世纪广场即将开工建设。深入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全年共建设张洪、垓下、曹庄、一中西、老三中、大瓦房等6个安置房,张洪、垓下、曹庄、老三中安置房主体已完成,一中西安置房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大瓦房安置房已竣工;启动烟库片区、谷阳花园片区、振亚华门片区一、振亚华门片区二等4处连片老旧小区改造;全年农村危房改造开工建设205户,竣工170户;全年开工建设公租房500套,完成租赁补贴发放319户,完成率152%,完成实物配租83户。

2021年全县有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个,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以上天数78.1%。[3]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起、死亡10人。其中:道路交通安全事故5起,死亡6人,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4人,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3]

文化建设

为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固镇县做出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垓下文物保护规划、垓下旅游开发规划相继出台,垓下大汶口文化遗址被评为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固镇县博物馆免费向市民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申报力度取得新进展,截止2012年,全县已公布两批共4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 垓下传说”、“ 独杆轿”等7项入选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垓下民间传说同时被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县书法作品在全国各类大展中频频获奖,其入展档次之高,入展人数之多,在安徽省名列前茅;绘画、摄影、武术、体育、舞蹈等在全省及全国的比赛中不断载誉归来;民间的舞龙、舞狮、花鼓灯、社区艺术团、夕阳红艺术团等异常活跃;各类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及体育培训机构异军突起;垓下遗址旅游、金海岸生态观光园、淮北西大门红色旅游、新马桥香雪度假村、新马桥徐郢草莓基地农家乐旅游、湖洼闸休闲游等逐步发展,县城中心广场、城西公园已经建成,成为市民休闲的新去处。

旅游

垓下遗址

垓下遗址旅游风景区所在地位于 安徽省 固镇县 濠城镇。该项目北濒沱河,南临濠城镇区,西起夹山口汉墓,东至虞姬湾,景区范围共2.5平方公里。 垓下遗址旅游景区是安徽省历史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列入省861项目的重点工程,安徽省大遗址项目工程。蚌埠市八大重点工程,蚌埠市十二五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蚌埠市政府旅游招商的重点项目。固镇县政府成立了垓下景区管委会,组织专门机构筹建该项目,该项目已获得国家文物局、国家社科院、省文化厅的高度重视,并积极申报国家大遗址工程和国家文明探源工程。

胡洼闸

胡洼闸风景区于1995年投资兴建,通过十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形成了环境优雅,风景宜人旅游景观。如今的胡洼,就象一个沉睡多年的美人,渐渐苏醒过来;又好比一朵出水芙蓉,向人们展现出诱人的姿色。四水相聚,成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2000多亩梨园,是蚌埠市三县一郊最大的果园,分布于东西两岸,全长12公里,建于1995年,栽种梨树10万余棵。这里就如“世外桃源”一般的仙境。

伯牙墓

伯牙墓,在今固镇县 湖沟镇西南十里村北,西与 宿州市永镇镇比邻。相传当年伯牙访贤,沿汾洪江而下,至固镇县湖沟镇西南的下集贤村时染疾不治,葬于固镇县湖沟镇西南十里村北,现香山庙遗址北处。 伯牙墓所在地留存高古堆两座,高出四周地面二米左右,北面的古堆为 伯牙墓,南面的古堆为 香山庙遗址,两处遗址是县文保重点单位。

烈士陵园

“ 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位于 固镇县 任桥镇清凉村。陵园占地22亩,高大的红色门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园内苍松翠柏,庄严肃穆,一尊由 张爱萍将军题词的“抗战烈士万古长青”的纪念碑高19米,数百个刻有知名烈士的墓碑形成错落有致的碑林,整个陵园内长眠着2400多位抗战英烈,是皖北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的胜地。

固镇城西公园

固镇县 城西公园占地总面积716亩,其中水面面积336亩,也是皖北县级最大的开放式城市公园。 城西公园位于 安徽省 固镇县,被迎宾大道分成南北两块,在设计中,通过设计入口广场将南北统一,南区主要以楚汉文化为主题,结合民俗风情文化街,形成传统文化的汇集场地,更将垓下古战场作为独特的当地历史在南区建设展示区域,形成具有宣传教育于一体的文化场地。北区则打造具有现代感的城市休闲广场,通过打造特色景观走廊,形成主要景观轴线,设计长岛结合栈道形成多种水景体验。更将具有当地特色的鲁班斧与张果老的传说、许桥和马玉巧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一碑三孔桥的历史典故等设计其中,形成景观。公园内的知音广场、许慎雕塑展示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谷阳城遗址

谷阳城遗址出土遗物十分丰富。除了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和窑炉、灰坑等遗迹外,考古人员还在探方区域的西侧,发掘出了不少字迹较清晰的如“夏侯竟印”“纪禁”“周光”“张禹”“陈禹私印”“胡武私印”“朱宣私印”“纪童”等蜜印。其中,还发现一枚汉唐时随葬所用的蜜印,极其宝贵。 谷阳城遗址的发掘,为淮河流域汉代郡县遗址考古,带来了新的收获,为研究淮河流域两汉社会的变迁提供了新的考古学材料。

张家湖湿地

张家湖湿地位于 刘集镇夹河 村,南临怀洪新河,为怀洪新河支流淤积而成,经张沟闸与怀洪新河相通。湖内水质优良,常年有多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 湖水面积4000亩,滩涂面积500亩,流域面积175平方公里,周围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湖内 生物资源丰富, 水草覆盖率85%以上,湖周树木20万余株,是一个风景优美天然氧吧。

生态养生园

安徽金海岸 农业生态养生园于2010年11月7日开工奠基,是天津金海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集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地址在新 马桥镇园艺二场, 园区占地3000亩,总投资2.5亿元。整个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两年内将建成:二代节能日光 温室600栋、实验室700余平方米、采摘休闲区500亩、海洋生物观赏馆3000平方米、100亩智能联栋温室花卉栽培区、散养家禽区150亩及名贵兰花繁育基地200亩等等。已完成梨园采摘休闲区, 家禽区,鹿苑、特色精细蔬菜种植体验区、玫瑰园、 樱花园、 兰花园、竹林等景区的建设。今年成功举办中国固镇第三届梨花节。

著名人物

古代名人

伯牙, 春秋战国时期 晋国的 上大夫,原籍是 楚国郢都(今湖北 荆州)。 伯牙墓位于固镇县 湖沟镇十里村香山庙自然村北口。

陈胜,秦末 固镇人。与吴广在蕲县 大泽乡(在今安徽宿县)发动起义。

许慎,汉代著名学者、《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曾在固镇县城东二十五公里处的 濠城(古代 洨县的治所)当过洨长。

陈咸(生卒年不详),字子康,西汉沛郡洨县(今 安徽 固镇濠城)人,西汉名臣。

陈宠(?-106),沛国 洨县(今 安徽 固镇)人,先祖世习律令,宠传其家业。

陈忠,字伯始,东汉 陈宠子,沛国洨县(今 安徽 固镇)人,东汉文官。

徐大鹏(生卒年不详),清灵璧县固镇保(今 固镇县皇店瓦房村)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中武解元,四十三年(1778)中进士。

近代名人

徐介藩(1901—1983)原名徐齐邦。 安徽省 固镇县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3年4月16日因病逝世,终年82岁。夫人张梅。

当代名人

袁贵仁:安徽 固镇人,教育部部长。

张穹,1952年11月出生, 安徽 固镇县人。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原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陈广川,1964年出生,祖籍安徽固镇,现任江苏同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陈广川被安徽籍南京企业家推举为 南京市安徽商会会长,在当地被称为南京徽商的领军人物。 2012年4月9日,第七届 中华慈善奖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陈广川获得“最具爱心捐赠个人”奖。

欧兴田,男, 安徽省 固镇县 任桥镇清凉村人,曾参加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解放军离休干部。2011年3月,这位86岁老人为一句承诺守护战友陵墓30年的故事感动无数网友,被网民投票选为“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中国好人”。

荣誉

2016年4月,安徽61县市经济实力排行榜出炉,固镇县2015年GDP总值171.57亿元,排名第28。[6]

2018年6月,固镇入选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7]

2021年5月,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固镇作为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予以通报表扬。[8]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