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

天镇县

中文名 天镇县
车牌代码 晋B
外文名 Tianzhen
别名 边城
火车站 天镇站
下辖地区 5镇、6乡、176个行政村、16个社区
行政代码 140222
县长 闫伟国
机场 大同云冈机场
著名景点 慈云寺、盘山、新平古城
海拔 最高海拔2100米
地区生产总值 502179万元(2021年)
电话区号 0352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天镇县天镇县(3)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周为代国领域,战国时为赵国廷陵邑,秦置延陵县,西汉置阳原、延陵二县,北魏改置广牧县,后屡改县名,唐设天成军,辽代始为天成县,金改为天城县,元仍名天成县,明代改制为天成卫、镇虏卫,明洪武年改为天城卫,洪熙元年又添设镇虏卫,清顺治三年(1646年)并天城、镇虏二卫为天镇卫,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始称天镇县,属大同府。民国属雁门道。抗日战争时期,本县南部山区为我根据地,属晋察冀边区。

1948年3月全县解放。

1958年并入阳高县,1961年又恢复天镇县。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天镇县下辖5个镇、6个乡。[7]

区划详情

5个镇:玉泉镇、谷前堡镇、米薪关镇、逯家湾镇、新平堡镇。

6个乡:卅里铺乡、贾家屯乡、赵家沟乡、南高崖乡、张西河乡、马家皂乡。[7]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天镇县东临河北省怀安县,南毗河北省阳原县,西接本省阳高县,北楔内蒙古兴和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13°53′30″至114°32′30″,北纬40°9′8″至40°40′35″。

西距大同市80公里,东距张家口市85公里、距北京300公里,北距呼和浩特市200公里。

地形地貌

天镇县系阴山山系,属大同断陷盆地,地貌复杂,地层古老,整个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微倾,最高海拔2100米,最低海拔976米,地貌特征为山区多、平原少,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分别占总面积的51%、29%和20%。

气候特点

天镇县为大陆性北温带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90—128天,年均日照时数2827小时,年均气温6.4℃。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天镇县可划分为川区、山区、丘陵区、边山路口区,可供农、林牧用地194.75万亩。现有耕地面积59.74万亩,其中水浇地24.16万亩。林地面积17.4万亩,森林覆盖率16%,天然草地面积 46.5万亩。天镇县尚有荒山、荒坡、荒滩面积50万亩,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矿产资源

天镇县现已探明的矿种有39种,其中铅、锌、铁、银、金、钛、大理石、榄石、磷灰石、白云母、长石、石英、玄武岩、泥炭等矿产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而且矿地质条件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开采价值。

水利资源

天镇县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属海河水系,有南洋河、洪塘河、三沙河、柳林河四条主要河流及大小20多条支流,总长106公里,总流域面积1542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988万立方米。

天镇温泉位于县环翠山南麓,古长城脚下,距天走公路起点 2公里,离县城 5公里。此泉地下储存面积为 8平方公里,量为7亿立方米,100米以下冒出地表水温为44℃,泉水中含有28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素,属锂、锶、偏硅酸——钠型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其有益成份含量均超GB8537—87标,是山西省首次发现的优质矿泉水。

人口

人口数据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0年,天镇县总人口187832人。其中,男性人口95545人,女性人口92287人,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3.53:100。户籍人口203455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0.14%,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12.27%。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9181人,乡村人口为168651人。[5]

天镇县天镇县

202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58870人,比上年末减少137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7957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2.78%,比上年末提高0.9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90913人,占常住人口比重57.22%,比上年未下降0.89个百分点。全年全县出生人口889人,出生率为5.55‰;死亡人口1317人,死亡率为8.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7‰。[3]

民族分布

辖区内有回族、藏族、满族、蒙古族、壮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

经济

综合

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21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314万元,增长10.3%;第二产业增加值128649万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246216万元,增长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4:25.6:49,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分别为38.8%、4.8%、56.4%,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2.8个百分点、0.34个百分点、4.0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609元。[3]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59273.02亩,同比增长7.3%;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46727.62亩,同比增长1.7%;玉米面积366610.9亩,同比增长0.3%,谷子66471.21亩,同比增长9.68%,薯类面积74883.83亩,同比增长13.09%,豆类面积42070.19亩,同比减少20.52%,蔬菜种植面积43553亩,同比增长69.01%,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0838.4亩,同比增长126.96%,药材种植面积21366亩,同比增长11.05%。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达207180.82吨,同比增长1.1%,谷物产量189067.52吨,同比增长0.85%,其中玉米168719.13吨,同比增长1.08%,薯类(折粮)72056.87吨,同比增长14.19%豆类3701.92吨,同比减少23.2%,蔬菜产量78192.9吨,同比增长71.8%,油料产量4198.5吨,同比增长107.24%,瓜类产量3687吨,同比减少47.8%,水果产量340.1吨,同比减少25.09%。

2021年年末生猪存栏77841头,(能繁母猪8017头),同比增长74%,生猪出栏133351头,同比增长23%;牛存栏24256头,同比增长15.7%,奶牛存栏21047头,同比增长13.6%,牛出栏7888头,同比增长8%;羊存栏205373只,同比增长14.3%,羊出栏133610只,同比增长43.5%;家禽存栏295705只,同比增长9.5%,家禽出栏270740只,同比增长8.8%;肉类总产量13973吨,同比增长25.8%,牛奶产量75151.583吨,同比增长39.3%;禽蛋产量3303.261吨,同比增长0.1%;。年末大牲畜存栏(除牛外)11055头,同比减少8.9%,其中:驴存栏10009头。

2021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0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00公顷,封山育林300公顷,育种育苗233.33公顷,,零星植树148万株。

2021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6.5万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13.48万千瓦,汽油发动机动力0.24万千瓦,电动机动力2.78万千瓦,机械耕地面积3.55万公顷,机播种面积3.03万公顷,机电灌溉1.8万公顷,机械植保面积0.85万公顷,机收面积1.28万公顷。农、林、牧、渔业用电量4657.6446万千瓦时,其中排灌用电1913.1954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46331.4吨,地膜覆盖面积1.12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68万公顷。[3]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个,总产值完成215927万元,增速10.96%,其中:新能源光电风电总产值5个,总产值65655万元,同比减少2.53%,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30.41%,正方利民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总产值120968万元,同比增长23.89%,占全部工业规上总产值的56.02%。规上工业产值达到亿元以上有4家,分别为:正方利民(天镇)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120968万元,华润新能源(大同)风能有限公司24085万元,华能天镇风力发电有限公司19161万元,晋能清洁能源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天镇光伏电站17471万元。按照登记类型分,国有企业4个,产值41570万元,同比减少4.42%,占总产值19.25%,港澳台企业1个,产值24085万元,同比增长0.91%,占总产值11.15%,私营企业9个,产值150272万元,同比增长18.09%。占总产值6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3276万元,增速8.1%;规上工业实现利税55096万元,增长39.1%。

建筑业

2021年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234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下降25.2%,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5个,总产值32266.7万元,同比下降49.18%。按登记类型分,集体企业1个,产值3169.9万元,同比增长12.06%,私营企业4个,产值29096.8万元,同比减少52.04%。[3]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2395万元,比上年增长1.8%,按三次产业投资分,第一产业完成35081万元,同比增长108.46%,第二产业完成161802万元,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完成65512万元,同比减少22.2%,按登记注册类型投资分,国有完成64682万元,国有独资企完成145023万元,私营企业完成52076万元,港澳台商完成614万元。

2021年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6619万元,同比减少48.7%,其中,住宅投资5049万元。

2021年全年全县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9个(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195514万元,同比减少2.5%。

服务业

2021年全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24621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4524万元,增速5%,占服务业增加值14.0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368万元,增速4.8%,占服务业增加值19.2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65万元,增速20.1%,占服务业增加值0.47%;金融业增加值12887万元,增速4.1%,占服务业增加值5.23%;房地产业增加值9096万元,增速35.7%,占服务业增加值3.69%;其他营利性服务业19581万元,增速13.3%,占服务业增加值7.95%,非营利性服务业115300万元,增长7.7%,占服务业增加值46.83%。

贸易

202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052.7万元,增长17.6%。按区域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82937.4万元,同比增长18.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6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115.3万元,增长16.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27267.9万元,增长1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2%。餐饮收入7784.8万元,增长46.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全县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14万元,增长4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按单位所在地分,城镇25460.4万元,增长48.3%,乡村253.6万元,增长164.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业2965.2万元,增长65.1%,商品零售22748.8万元,增长47.1%。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财收入完成18190万元,同比减少6.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545万元,同比增长4.2%,非税收入完成8645万元,同比减少15.6%。

2021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3807万元,同比减少17.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994万元,同比增长9.7%,公共安全支出5767万元,同比增长6.1%,教育支出31127万元,同比增长3.6%,科学技术支出825万元,同比增长2.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486万元,同比增长1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653万元,同比减少33.2%,卫生健康支出16545万元,同比减少30.1%,节能环保支出9990万元,同比增长77.6%,城乡社区支出8260万元,同比减少52.5%,农林水支出75239万元、同比减少19.6%,交通运输支出7209万元,同比减少38.8%,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06万元,同比减少84.7%,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13万元,同比减少60.4%,金融支出132万元,同比增50%,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873万元,同比减少21.6%,住房保障支出9040万元,同比增长11.2%,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91万元,同比增长23.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970万元,同比增长63.6%%,其他支出3344万元,同比增长44.1%,债务付息支出2717万元,同比增长8.4%,债务发行费用支出5万元,同比减少73.7%。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7288.19万元,比上年增加69005.23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25480.77万元,比上年增加80765.78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1965.78万元,比上年增加79755.29万元,涉农贷款余额315784.75万元,比上年增加37072.32万元。[3]

2016年05月20日,贵州省2016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入围名单公示,天镇县入围。

文化

旺火:大年初一不论贫富,家家点旺火,象征一年兴旺发达,境内传统悠久。除夕傍晚垒旺火,家户置院中,铺面置铺前。燃料因地而异,多用干草干柴。县城周围多用煤炭垒砌。平远堡村一直延用劈开木材架垒旺火,旺火架数以年而定,平年12架,每架4根木材相互交叉,中间留空,填入干草,共48根,闰年为13架,52根木材。大年初一子时后,手置火把点燃旺火。1985年后,县城临街单位逢春节、元宵节、院内、门前均垒燃旺火。县政府大院旺火越垒越大,2009年元宵节在大院中央土台上置高约5米,周6米余,用煤20余吨,点然的旺火,在彩灯的映衬下,更显旺气冲天,观众尽欢。南高崖村。元宵节众户积柴,晚间在村口燃点,并有文艺在其间。

黄河九曲灯:元宵节择一较大场地,按灯谱栽杆(高一米)365根、杆顶点灯盏,场中央栽一高杆(称老杆),顶悬灯(旧时直鹤)入仪后,观众手执彩灯循灯场路线转引,至老杆处行祭,乐曲吹奏,祈一年安乐,尔后转出灯场。

焰火: 建国前,县城正常年景重大节日在火神庙燃放,称“四个斗子一座城”、“老阁”等。因伴有迷信色彩,建国后一度中止燃放,1972年元宵节首次恢复燃放,称焰火晚会,观众云集。1984年元宵节在县城南门外燃放焰火,除传统外,增有“大地开花”、“丰收乐”、“仙女散花”等高空礼花燃放。2009年后高空焰火燃放采用电控科技,燃放地点县城外西北的洋河畔。特产美食

豆腐干

豆腐干豆腐干(3)天镇豆腐干,有豆腐干和豆腐筋之称。豆腐干长度约为15厘米,宽为3厘米,厚度是0.5厘米。豆腐筋长度约为15厘米,宽为2厘米,厚度为1厘米。

豆腐皮

豆腐皮系天镇县城的传统名产。把黄豆打浆、烧胚、过滤、点浆、舀皮,一锅豆腐皮就得舀70多张,接着是压水、扯皮、煮皮,这一连串的工序都是在40℃的高温下进行的。刚刚从豆腐皮布上扯下来的豆腐皮不会有一丝裂缝,而且都不会掉角,这也是天镇豆腐皮的独到之处。  天镇豆腐皮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还有钾、钙、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长期食用,能降低人体的血压和胆固醇,增强人体对肝炎和软骨病的防治能力。

莜面栲栳

莜面栲栳莜面栲栳莜面栲栳栳的制做工序繁复,和面由体力较好的小伙子负责,加以烧开的水,用擀面棍搅拌成面团,必须趁热将其揉精。接下来将小莜面团一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绕,就成为了一卷卷的莜面栲栳栳。接着将薄片卷成空心卷,竖立在笼中,蒸约10分钟后,揭去笼盖即可。

交通

天镇县天镇县天镇县交通条件比较便利。有(北)京—包(头)铁路横贯东西,大(同)——张(家口)、天(镇)——走(马驿)两条国道纵横交错。县、乡、村公路通车率达100%。天镇县有11个乡镇、95个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通车里程477.7公里。

天大高速是山西省“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第三纵之东纵最北部段落,也是山西省大同市境内实行“省投市建”的三条高速公路项目之一。天大高速起点位于天镇县辛庄子村附近,途经天镇、阳高、大同三县,终点位于大同县官堡村东,与在建的同源高速官堡枢纽起点连接。

天大高速是2009年11月开工的,虽然开工时间早,但受季节限制,每年的路基建设有效工期仅为半年。同时,由于山体围岩土质易疏松,给隧道建设增加了许多难度,天大高速公路项目中,长度达6126米的大梁山隧道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并且已超越雁门关隧道,再创雁北第一隧道之称。天大高速公路将实现通车90公里的目标,到2012年11月底将全线贯通。

天镇县距离北京300公里,距离大同80公里,距离张家口85公里。有京包铁路横贯东西,同张、镇马两条国道纵横交错。县、乡、村公路通车率达100%。天大高速公路部分通车,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429.746公里(2013年),公路密度为87.45公里/百平方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69.34公里。天镇县有11个乡镇、95个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通车里程477.7公里。

天镇县南距大同云冈机场70km,高速公路全程直达。

2021年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512.517公里,公路密度88.04公里/百平方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94.13公里,按行政等级分:高速43.607公里,国道34.927公里,省道68.791公里,县道232.32公里,乡道699.705公里,村道443.167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43.607公里,一级路7.106公里,二级路98.247公里,三级路288.458公里,四级路1071.108公里,等外路3.991公里。按路面结构类型分:沥青混凝土路面307.694公里,水泥路1068.484公里,简易铺装1.491公里,砂砾路134.848公里。[3]

社会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00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92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1%。

2021年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471人,参加城乡居民

2021年社会养老保险120356人,参加工伤保险13474人,参加失业保险8350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145人,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175657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122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1857人。[3]

教育事业

天镇县实验中学天镇县实验中学

截止2021年底,全县教育系统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4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中10所、小学25所、幼儿园45所(公办园29所、民办园16所)、教师进修校1所;共有在校生22321人,其中普通高中3386人、职业高中536人、初中5264人、小学8985人、幼儿4150人;共有专任教师1987人,其中高中393人、职高45人、初中710人、小学787人、幼儿52人。[3]

医疗卫生

2021年全县医疗机构225个,医疗卫生床位数1036床,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686人,其中执业医师443人。[3]

人民生活

2021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7元,同比增长9.4%,城镇居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27454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0610元、同比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6626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245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7.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1%(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占生活消费的比重)。[3]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县行政区域面积170928公顷,耕地面积56448.16公顷、林地面积40467.58公顷,园地2478.6公顷、草地面积53343.45公顷,建设用地11136.90公顷,其中,商业服务业用地220.77公顷,工业用地275.97公顷,采矿用地4189.12公顷,城镇住宅用地269.29公顷,公路用地1154.28公顷,未利用地54278.08公顷。

2021年县城空气质量共监测365天,优良天数334天,其中一级天气102天,二级天气232天,三级天气21天,四级天气3天,五级天气2天,六级天气5天,综合质量指数3.43;污水处理水厂日处理污水12500吨,处理率达到92%。[3]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各类安全事故万人死亡率0,各类安全事故亿元GDP死亡率0。[3]

邮政通讯

2014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426万元,其中邮政业务1362万元、联通业务总量3012万元、移动业务4052万元;固定电话用户26264户、移动电话用户7.4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4312户。[8]

能源事业

2021年全县全社会用电总量31005.2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5%,按行业用电分:全行业用电22625.7591万千瓦,占全社会用电72.97%,比上年下降0.1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2654.953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0.39%,占全行业用电量11.73%;第二产业用电12725.2502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8.08%,占全行业用电量56.24%(工业用电12171.086万千瓦时,下降5.52%);第三产业用电量7245.5156万千瓦时,增长6.83%,占全行业用电量32.0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8379.4909万千瓦时,增长16.01%,占全社会用电量27.03%。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电4697.0325万千瓦时,增长15.2%,乡村居民生活用电3682.4584万千瓦时,增长17.07%。[3]

政府扶持

2018年5月25日,山西省政府专享政策一县一条,天镇县允许现有村医通过考试考核择优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采取“乡招村用”方式继续在所在村服务。[9]

旅游

慈云寺

慈云寺慈云寺慈云寺是天镇县现存边塞历史文化文物的典型, 于1957年山西省政府审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慈云寺始建于唐代,由县志记载,贞元年间(785—805)筑天成军城池,[10]慈云寺建筑在贞元之后,那时叫法华寺,到辽开泰八年(1019年)重新修葺。到明朝中的宣德年间(1426—1435年)又进行大修,敕赐“慈云寺”,史称“关外巨刹”。清朝,亦屡有修葺,但一直保持元明朝时的建筑风格。

玉皇阁

玉皇阁玉皇阁新平堡既是军戍堡寨,也是边境贸易的一大处所。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在新平堡中央修建了玉皇阁一座,为明代典型的正方形三层两檐歇山顶式楼阁,面阔3间,进深3间。斗拱四铺作补间1朵,正脊、戗脊为琉璃雕作;底部为石基砖碹十字形通道,上面四周为压条砖栏;上层为木制勾栏平座,上下座均有回廊。

这是新平堡最高的建筑,也是新平堡标志性的建筑。在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光绪八年(1882)均有重修,但均保持了原建的风格、构件。新中国1966年毁阁内塑像及壁画。1992年重修,原天镇县委书记贺锐题匾“代郡延陵”,悬于上层正南。

盘山

盘山盘山位于天镇县东南4公里盘山,山上有显化寺,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为儒、释、道三教混合寺院。寺院面北朝南,占地20000平方米,有韦驮殿、释迦殿、文殊楼等,院外有玉皇阁、阿育王塔。南山坡有8座十方塔,寺区有八景:一线泉、水打鼓、日落晚霞、唐松、槐抱榆,牡丹花、仙人足印、仙人桥。六十年代部分建筑拆毁,现逐步恢复修建,现存有明弘治五年(1492年)开凿的石洞,宽3.6米,深3.7米,高2.9米。洞前凿石阶30余级,约尺许,上必侧足:洞内石刻三圣坐像及十八罗汉像壁画,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各异,藻井中的飞天虽经过岁月腐化,可雕像色彩依然鲜明。最大的高1.4米,最小约0.5米北洞为仙人洞,深3.9米,宽3.5米。

长城

李二口长城李二口长城李二口长城是明长城的一部分。是明嘉靖年间修筑的,这段长城东面是李二口村。在天镇北川还有汉长城、北魏长城遗址,规模较小,墙体不存,仅留残迹和基础。现存比较完整的是这些明代的外长城。该县境内明长城修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全长68.5公里,现存完整墙体的有33.5公里。墙体多为土筑,山岭地段土石并筑,多依山势而定,一般高6到10米,宽5至8米。

著名人物

苏保衡(1113—1167),字宗尹。其父苏京,辽代进士,任西京留守。金朝官员宗翰引兵进入西京,苏京出城投

天镇县天镇县(4)

降。苏京病重,把苏保衡托付给宗翰。苏京死后,宗翰把苏保衡推荐给朝廷。皇帝恩赐他进士出身,补为“太子洗马”(官名),调到解州任军事判官,进升到“同田知兴中尹”。

王宪,字维纲,明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曾任阜平县、滑县知县,奉召进京拜为御史。明正德年间,先后任大理寺丞、右佥御史、右副都御史等职,曾奉旨巡抚辽东,历经郧阳、大同等地。在应州抵御外寇,封户部右侍郎。明武宗朱厚照南征,命其率户、兵、工三部侍郎督理军储,升代兵部尚书,兵部尚书兼督团营。告老归里,卒后赠少保,谥康毅。

李满仓,生于1937年,原大同矿务局同家梁矿东风采煤队队长。1977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1978年获山西省学大庆标兵,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被选为中共第十、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担任大同矿务局工会副主席,成为大同煤矿七十年代的英模代表。

王岐山,男,汉族,1948年7月生,山西天镇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8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大学普通班学历,高级经济师。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