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孔扇贝

栉孔扇贝

目录导航

基本简介

       栉孔扇贝学名Chlamys (Azumapecten)Farreri,俗名干贝蛤(其闭壳肌制成)、海扇,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珍珠贝目 Pterioida 、扇贝科Pectinidae、扇贝属。产于我国北部沿海,山东长岛、威海、蓬莱、石岛、栉孔扇贝文登和辽宁大连、长山岛等地是主产地。       

形态特征

        贝壳较大,量圆扇贝,一般壳长74mm,壳高77MM,壳宽27.5MM两壳大小及两侧均略对称,右壳栉孔扇贝栉孔扇贝较平,其上有多条粗细不等的放射物,两壳前后耳大小不等,前大后小,壳表多呈浅灰白色。

      栉孔扇贝是滤食性动物,喜欢生活在潮流畅通、盐度高、透明度大、水深1-30米的岩礁或有贝壳砂砾的硬质海底。平时用足丝,急速地伸缩闭壳肌,借海流以及贝壳开闭的排水力量作短距离移动。栉孔扇贝对水温的适应范围是4-25℃,最适水温为12-18℃。扇贝以用鳃过滤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为食,主要滤食细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细菌。栉孔扇贝为雌雄异体,一龄性成熟。生殖腺成熟时,雌性呈桔红色,雄性呈乳白色。进行繁殖的适宜水温为14-18℃。因此,蓬莱海域栉孔扇贝每年有两个繁殖期,一是5月下旬至7月上旬,二是8月下旬至9月下旬。栉孔扇贝的寿命较长,一般能达6年左右

生态习性

         栉孔扇贝生活在低潮线以下,水流较急、盐度较高、透明度较大、水深10-30m的岩礁或有贝壳栉孔扇贝栉孔扇贝沙砾的硬质海底,以足丝附着侧卧于附着基上,右壳在下。动物可开闭双壳排水,以反作用力作短距离的游泳。闭壳运动能发出清脆的声响,能脱落足丝到水中游动。正常生活时,通常张开两壳,滤食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碎屑以及其他小型微生物。若环境不适合,可自动切断足丝,急剧地伸缩比壳肌,借贝壳张闭排水的力量和海流的力量作短距离的移动。栉孔扇贝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在水温0℃以下也能够成活。15-20℃是最适生长温度,水温超过25℃生长受到抑制,4℃以下贝壳几乎不能生长。高盐种类,最适盐度范围为23-34。栉孔扇贝耗氧率高,抗干露的能力较差。

产地、产季

产于我国北部沿海,山东长岛、威海、蓬莱、石岛、文登和辽宁大连、长山岛等地是主产地。

繁殖特性

       栉孔扇贝为雌雄异体,存在雌雄同体的现象。在繁殖季节,雌性生殖腺呈橘红色,雄性生殖腺呈乳白色,区分栉孔扇贝栉孔扇贝明显。繁殖季节过后,生殖腺退化,雌、雄外观上完全相同,呈无色半透明状。栉孔扇贝每年有两个繁殖期,第一次在5-7月,水温14-20℃,第二次约在9-10月,水温22-20℃。繁殖季节主要与水温有关,在不同的海区有较大的差异,山东南部沿海,5月上中旬进入繁殖盛期;而在长岛北部岛屿海区,6-7月份才进入繁殖盛期。除水温以外,生殖腺植树的变化也是确定繁殖季节的一个重要依据,生殖腺指数平均达到15%时进入繁殖期。在繁殖季节有多次排放的习性,第一次排放后,经过一周左右又可排放,壳如此反复多次。产卵量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壳高6-7cm的两龄倍,怀卵量800万-1000万粒,一次产卵量200万粒左右,壳高8-9cm的3龄贝,怀卵量为1500万粒,一次产卵量400万粒左右。成熟卵子直径70微米左右,精子全长50微米左右。

栉孔扇贝图册栉孔扇贝图册(2) 栉孔扇贝图册栉孔扇贝图册(2)

苗种培育

栉孔扇贝图册栉孔扇贝图册(2) 栉孔扇贝图册栉孔扇贝图册(2)

养殖要点

幼虫培育适宜密度为8-12个/mL,培育水温为18-20℃,受精卵孵化至D形幼虫期,即可进行投喂三角褐栉孔扇贝栉孔扇贝指藻、等鞭金藻、叉鞭金藻、小球藻、塔胞藻和扁藻等。以等鞭金藻为例,D形幼虫初期日投喂量为1万-1.5万个/mL;壳顶期日投喂量为1.5万-5万个/mL;分3-6次投喂。多种饵料种类混合投喂的效果比单一种类要好。每天换水两次。光照一般控制在500lx一下。每5-7天倒池一次。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海水中,每立方米水提价入2-3g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附着基一般是棕绳编成的小帘(绳径8mm左右),或聚乙烯网片,附着继需用0.5%的氢氧化钠处理,清洗油污等,在经过反复锤打、浸泡,清除碎屑、杂质及可溶性有害物质等。附着基投放过早,不但影响育苗池的正常管理,而且容易被残饵、杂质污染,水质变差,幼虫难以附着;附着基投放过晚,则错过大批幼虫最佳附着机会而下沉死亡。最佳投放时间应在池内幼虫有50%以上出现眼点时,一般配合倒池。

养成时间

      筏式养殖:在海区设置筏架,然后在筏架上 吊挂养殖笼,1CM左右雅贝一层防治200个左右,放养量为400笼1/15公顷;穿耳吊养:利用壳高3CM以上稚贝,在其前耳钻一小孔,然后吊挂在养殖绳上进行养殖;底播养殖:把贝苗直接播放到海底或滩涂潮间带养殖,可与对虾混养。

经济价值

    栉孔扇贝为多年生,1-2龄贝生长速度较快,在人工筏式养殖的条件下,当年常温培育的苗种,入冬前壳高可达2cm以上,第二年壳底高可达7cm左右。

历史悠久

       经济价值很高。除在沿海产地常年可以吃到鲜贝外,为了保鲜和运输方便,多数将其闭壳肌取出冷冻后运销各地,称为冻扇贝柱或冻鲜贝。它是高级宾馆、饭店的重要烹任原料,并且正在进入一般家庭。用扇贝闭壳肌制成的干品“干贝”是海产八珍之一。

   

营养价值

      蓬莱海域扇贝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5000年以前,沿海渔民就对扇贝进行采捕。扇贝除供食用外,漂亮的贝壳还被用做装饰品,加工成贝雕工艺品。70年代,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研究获得成功,扇贝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据1982年调查,蓬莱沿海的扇贝自然分布面积近20万亩,平均生物量37克/平方米,栖息密度0.8个/平方米。90年代以来,蓬莱市栉孔扇贝养殖面积已突破2.4万亩,年产量超过8万吨。

鲜加工法

     每100克鲜扇贝柱内,含蛋白质14.8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3.4克、热量74千卡。扇贝柱的干制品叫干贝。每100克干贝含蛋白质63.7克、脂肪3克、碳水化合物15克、热量342千卡。此外,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营养元素和维生素。 

冻扇贝柱

   将新鲜的扇贝用海水冲洗干净,用钢刀插入壳口,贴贝壳一面割闭壳肌,去掉一壳,小心的去掉内脏团和外套膜,再取下干净的闭壳肌,然后用干净海水洗净,摘净闭壳肌上的黑斑点,捞出,然后用干净的海水加2-3%精盐浸泡7-8分钟,捞出进行凉晒,当达到7-8成干时,可放在大缸里封闭2-3天,然后再凉干即成干贝;

熟加工法

   这是目前扇贝加工的主要方法,约占总产量的80%以上。首先将扇贝壳面洗刷干净,用不锈钢刀片开壳取出闭壳肌(扇贝柱),然后用干净的海水洗干净,滤水6-7分钟;再用浮酸浸半分钟直接装盘速冻,冻块厚度不要超过5厘米,以冻0.5-1公斤盘规格为好。这种加工方法扇贝柱保鲜度好,运输方便,食用也方便

词条图册

      取闭壳肌与鲜加工法一样。然后将洗好的闭壳肌放在2-3%精盐中,慢水煮熟到90-95%程度,约4-7分钟后取,待温度降到40-50℃时,再放在干净海水中冷却,然后晒干即可。

  晒闭壳肌要放在竹筐上或放在聚乙烯纱窗网做成的晒筐上凉晒,色泽要求光亮,呈米黄色,干闭壳肌直径1厘米以上为等级品,不足1厘米为等外品。加工好的干贝,要严密包装好,防潮、防霉、防蛀。

  (3)扇贝罐头:加工工艺流程为:将铗扇贝洗净开索赔,取出闭壳肌;用2%精盐水洗无效发;预煮,要注意掌握火候,不要过度,流动水冷却;装罐,一般贝肉与汤比为60:50,液汁配比,精盐、味精和调节PH,封罐,钩合要严密;高温灭菌,冷却到常温;缸头标准检查,成品入库。

  近几年来,随着扇贝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国外客户又提出几种新的加工方法,一是带裙边的冻制品,即将鲜扇贝壳面洗刷干净,利用蒸汽开壳,把壳面去掉,再把胃摘去,然后装袋速冻;二是将去胃带裙边的扇贝用竹签每4个串成一串再速冻;三是将扇贝的闭壳肌用海水洗干净后单个速冻,然后装袋出口。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