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浊分清。主治头痛,颈项强痛,目眩,目赤肿痛,鼻痛,耳聋,癫痫,惊悸,热病。
脑空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穴。
胆经经气在此冷降归地,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
脑空。脑,首也,首为阳、尾为阴,此指穴内的天之上部。空,空虚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冷降归地,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本穴物质为承灵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归于地部,穴内的天部层次气血为空虚之状,故名。
配大椎穴、照海穴、申脉穴治癫狂痫证;
配风池穴、印堂穴、太冲穴治头痛、目眩;
配悬钟穴、后溪穴治颈项强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目眩、耳聋。
坐位,用双手拇指罗纹面分别按揉两侧脑空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宜,其他手指置于旁边以助力。该手法可防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等病症。脑空穴大致位于头后枕外隆突的上缘,距正中线约三横指。
〖解剖〗在枕肌中;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之支。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少阳、阳维之会。
脑空穴 足少阳阳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降水云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水气化雨冷降,小部分水气下传风池穴。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