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维纳斯的梳妆
【大小】98x130.5厘米【收藏】斯德哥尔摩国立美术馆
布歇起初画了一幅《化妆》,但画家本人觉得未曲尽其意,于是在四年后,即于1746年,又完成了这一幅《维纳斯的梳妆》。在这幅画上,女人的肌肤被画得同她身上的缎子裙服一样光滑,就象是一个玩偶。就其俗气的一面来看,我国旧时月份牌画上的擦笔画大美人也不敢望其项背。此画作于1746年,画幅稍大一些。
布歇出生在巴黎圣·让-南古莱乌教区韦雷里大街。父亲尼古拉·布歇也是一位画家。布歇17岁时,父亲推荐他向法国画家弗朗梭瓦·勒穆瓦纳(1688~1737)学画。1725年,受已故华多的友人让·德·朱利埃纳的委托,他与其他画家一起把华多的许多素描刻成版画,后被出版印成版画集《千姿百态》。这项工作使布歇对华多的艺术更加崇拜了。1723年,布歇参加了巴黎美术学院举办的绘画竞赛,并获得了赴罗马考察的一等奖,但学院方面未能支付这笔旅费。几年后,他自费去了意大利。在那里他首先对17世纪充满牧歌情调的美术杰作发生兴趣。1731年回到巴黎,此后很快风靡画坛。1734年被选为美术学院院士,后又升为教授。至1765年,随着他的声望日高,学院方面终于聘任他为该院院长,并获得“皇家首席画家”的称号。 布歇在宫中的创作活动是多方面的,
他既绘制天顶画、装饰壁画,也作肖像,还画一些具有牧歌情调与风俗场景的风景画,同时又为皇家织造厂设计挂毯稿子,负责宫廷演剧的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他的那些以裸体女性为主的神话题材的油画,显示了没落贵族追求糜烂的享乐生活的一面。订画的贵族们要求尽可能画得甜腻,带有肉欲的诱惑力。他画的那些裸体女神,就象是用玫瑰色瓷土捏成的,肤色圆润光滑,毫无真实感。哲学家狄德罗对这位画家进行过激烈的抨击。在他评论官方举办的沙龙展览会和《论绘画》等文章里曾写道:“他的女神的风韵是从德桑的媳妇(当时的名妓)学来的”,“我敢说,高雅、正直、真诚、朴素等观念,对他几乎已经是生疏了。”据说这幅画是应瑞典驻巴黎的大使特森伯爵定购而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