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椎间盘退变
腰椎示意图椎间盘退变脱水,失去正常水压的弹性,从而使脊柱屈伸、侧屈及旋转范围增大。与之相关,则椎弓的小关节产生移位、半脱位、关节囊撕裂,关节滑膜产生炎症,疼痛和因疼痛引起肌肉痉挛,脊柱正常功能活动丧失。如继续退变,椎间纤维环松弛膨出或产生破裂;关节软骨面退变,关节囊松弛,关节可脱位。如纤维环已退变失去弹性,则已产生的椎体及小关节移位再难恢复。
2、小关节损伤
关节面的退变失稳,关节囊的松弛,对椎间盘的运动失去导向和保护,从而加重椎间盘的劳损,再反过来影响小关节,使腰椎失稳。
2、超负荷状态
特别在腰椎前屈过大时,会产生腰背部的酸痛或钝痛;肌肉的保护性痉挛收缩,则使对疼痛的敏感度增加,并产生病理代谢产物,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症状:腰椎失稳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失稳期病人可有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腰痛并向下放散到臀部、大腿后面,但不过膝。病人不能作弯腰姿势,每当弯腰到一定程度时,腰部有断裂感,只能直腰休息。有些病人表现为背部及下肢无力,走路及下楼梯时可突然跌倒,可能是失稳的活动过度。在卧床及腰椎处于稳定状态时腰痛减轻。
体征:检查时可见脊旁肌痉挛,腰椎生理曲度失常。当腰部作屈伸活动时,可见运动过程不均衡,或突然发生绞锁,或于某部位特别疼。触诊时可发现滑脱腰椎之棘突有位移。侧弯运动两侧不均等,脊旁有压痛,病人虽述下肢麻木,但神经检查无定位性神经根损害现象,亦无痛觉丧失。
X线片
X线检查:平片可见椎体边缘呈磨角样或出现牵拉性骨赘,椎间隙变狭窄。相邻椎体或棘突边缘失去连续性,脊柱有侧凸或向一侧倾斜。过屈过伸脊椎摄侧位片,可见椎体向前或向后移位,可为单向或双向;左右侧曲时摄前后位片,可见左右弯曲幅度不等,失稳椎体有侧移位。
CT扫描:有局限,只能显示两侧小关节面间隙不对称,必须结合临床分析诊断。
1、治疗原则:治疗上应针对患者病情特点具体分析,采取相关措施,首选保守疗法。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脊髓压迫和通过植骨内固定维持脊柱稳定性。方法采用患侧肌间隙入路,保护后方韧带复合体进行神经根管处,直接减压后应用单侧弹性钉棒固定。结果对本组32例手术患者进行6~19个月随访,患者术后功能明显恢复正常,无术后腰痛、腰椎失稳并发症发生,较原来手术后患者进行的劳动强度及弯腰动作有明显提高。术后满意率可达100%。结论:单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肌间隙入路并进行单侧弹性钉棒内固定术,保留了腰椎活动要求的后方韧带复合体,同时在减压处补充了因手术减压而损伤的患侧小关节,对腰椎减压彻底且活动不受影响,是一种开放式的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
1、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术后脊柱失稳再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
1997年5月~2002年8月收治的采用后路椎管减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椎失稳再手术病例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8~64岁,平48.5岁.再手术距初次手术时间2~10年,平均5年8个月.病程6个月~3年,平均1年6个月.单节段病变17例,双节段病变6例.
所有患者初次手术行椎间盘切除术,根据手术后症状和影像学检查评估脊柱失稳程度以确定再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120~210 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550~800 ml,平均650 ml;术后随访1~6.4年,平均3.6年.疗效应用MPQ问卷和下腰痛及功能不利评分评定,临床成功率86.9%,
患者满意率82.6%.螺钉断裂2枚,松动1枚.5例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23周后恢复.3例硬膜撕裂.3例植骨未融合,其中2例行后外侧融合术.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术后脊柱失稳再手术时应行腰椎融合术,同时应用内固定,促进植骨融合并以维持椎间隙稳定,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
2、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9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症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采用VAS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椎间Cage融合加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92例患者,皆随访1年或以上。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比较有明显统计意义;术后2周的优良率为90.2%,术后1年的优良率为88.0%。
结论: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加锥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症一种比较理想方法,值得被推广应用。[3]
日常生活注意要点
一: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
二: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 不要长时间在空调下,这样对腰部不太好! 加强腰背部的保护 。
三:白天腰部戴一个腰围(护腰带),有利了腰椎的恢复。
四: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注意劳动姿势, 避免长久弯腰和过度负重,以免加速椎间盘的病变 。
五: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
六:平时的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 。
七:平时还应注意: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2、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腰椎失稳症的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加重症状。
4.、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