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谷奴

目录导航

基本信息

【别名】 稻曲菌、丰年谷、丰年穗、 稻绿核、粳稻、谷奴

【简介】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粳谷奴Ustilaginoides virens (Cke.) Tak.,以菌核入药。

【性味与归经】微咸,平。肺经

【功能与主治】消炎,杀菌。用于走马喉痹。

【用法与用量】粉末1~1.5钱,白酒一小盅送服,日服2~3次。

【备注】(1)菌核生在抽穗后的少数小穗上。

【化学成分】含黑粉菌毒素(ustiloxin)

【资源分布】 分布于西南及吉林、辽宁、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和储藏】秋季将菌核摘下后,晒干备用。

【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稻绿核菌的菌核及分生孢子。

粳谷奴粳谷奴

动植物形态

菌核球形,直径约5mm。表面绿色,内部橙黄色,中央近白色。分生孢 子球形,有小刺,绿色,直径4-6μm。被害水稻的稻穗,每穗病粒少者1-2粒,多者10余粒,病粒内外颖先开裂,露出淡黄绿色的块状物,逐渐膨大,以后表面包被破裂,逐渐变为绿色,最后表面出现墨绿色粉末,且现龟裂纹。

生药材鉴定

1.性状鉴别 本品为稻谷穗上受稻绿核菌感染形成的病粒(菌核),每穗 1-2粒,多至10余粒。单个病粒呈球形,直径6-9mm,表面墨绿色,内部橙黄色,中央近白色。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分生孢子球形,有小刺,绿色,直径4-6μm。

粳谷奴粳谷奴

药用

【药用部位】

水稻感染稻曲病(由黑粉科稻曲拟黑粉菌所引起)后的果穗。

【性味归经】

微苦、甘、凉肺经。

【功效主治】

清热利咽。治喉痹,喉炎。

【用法用量】

内服:9-30克,水煎服。

【古籍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

【化学成分】

含橙红色色素黑粉菌素A(Usti-laginoidin A)柠檬酸、琥珀酸。

【参考出处】

《本草纲目》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