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检测

血糖检测

目录导航

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值表示法有两种单位,一种是毫克/分升(mg/dl),为旧制单位;另一种为毫摩尔/升( mmol/L),为新制单位。现虽提倡用新制单位,但旧制单位仍在一定范围使用。所以,知道二者之间如何转换就很必要了。两种单位的换算公式为:mg/dl÷18=mmol/L;mmol/L×18=mg/dl。比如:120mg/dl换算成以mmol/L为单位的数值时,需除以18,即120mg/dl÷18=6.67mmol/L;6.67mmol/L换算成以mg/dl为单位的数值时,需乘以18,即6.67mmol/L×18=120mg/dl。

 1. 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自身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活动,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帮助患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医。

 2. 血糖监测的结果可被用来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结果,并指导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改善治疗状况。

 3. 实时血糖检测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4.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身体状况。

 监测血糖的时间

 每天监测4次:三餐前,睡前

 每天监测7次: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下半夜还要在测1次。

 出现低血糖要马上采取措施(喝适量的糖水等)。

 出现高血压并采取措施(注射适量胰岛素等),1.5小时后,身体出现不适时也要及时监测。

 不同时间段监测血糖的意义

 1. 空腹血糖:主要反映在基础状态下(最后一次进食后8-10小时)没有饮食负荷时的血糖水平,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2. 餐后2小时的血糖:反映胰岛B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即进食后食物刺激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测餐后2小时的血糖能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能较好的反映进食与使用降糖药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的。

 3. 睡前血糖反映胰岛B细胞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是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的依据。

 4. 随机血糖:可以了解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对血糖的影响,如进餐的多少,饮酒,劳累,生病,情绪变化,月经期等。

 监测血糖的频率

 1. 刚刚被诊断为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治疗或正在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每天监测4-7次。

 2. 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2mmol/L每天监测4-7次。

 3.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6.2mmol/L每天监测4次。

 4. 反复出现低血糖,妊娠或打算妊娠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时,要及时监测血糖。

 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宜自我监测血糖

 服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

 实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

 全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不稳定糖尿病患者。

 反复出现低血糖和酮症的患者

 妊娠糖尿病的患者。

 肥胖患者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1.医生或糖尿病教育者应每年检查1-2次患者的自我监测技术,尤其当自我监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相符时,必须检查其监测技术的质量控制情况(包括对照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监测和与医院血糖监测的一致性)。

 2. 血浆葡萄糖水平比全血葡萄糖水平高10%-15%,在解释血糖水平时应注意所采用的仪器是检测的血浆葡萄糖还是全血葡萄糖。

 3. 患者应做好血糖监测日记,包括:血糖测定时间,血糖值,进餐时间及进餐量,运动时间及运动量,用药量及时间以及一些特殊事件的记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