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L2驾驶技术 严重依赖外资 中国汽车核心产业链失守

汽车是民用工业领域最为复杂的产品,集机械、电子、软件为一体,技术含量之高、供应链之复杂,是其他产品无法超越的。

通常评价一个国家的汽车实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汽车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是汽车供应链的发展状态。

汽车品牌上:在新中国70年的发展过程中,自主品牌稳步发展,国内销量占比达到38%左右,但是在国际市场影响力仍然太低,有长足发展空间。

汽车供应链方面:中国的汽车供应链发展状态比汽车品牌发展状态还要糟糕。

本想着通过汽车的四化弯道超车,结果在汽车自动化发展的第一步L2阶段,就已经被国外供应商垄断。

02 自主品牌的L2驾驶技术来自何方?

最近几年的自主品牌汽车,只要超过10万的,如果没有配置L2自动驾驶功能,都不好意思出来打招呼;自主品牌成为了中国汽车L2技术普及的急先锋。

自主品牌L2驾驶技术,严重依赖外资,中国汽车核心产业链失守

L2自动驾驶定义:半自动驾驶,实现汽车多项功能的自动操作,少部分功能任然需驾驶员操作,主要功能包含:ACC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主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等。

自主品牌L2驾驶技术,严重依赖外资,中国汽车核心产业链失守

自主品牌龙头吉利的SUV星越,全系标配L2自动驾驶功能;吉利帝豪GS,在高配上配置了L2级驾驶辅助;吉利缤瑞,也在高配上配置了L2技术。

自主品牌L2驾驶技术,严重依赖外资,中国汽车核心产业链失守

长安汽车在去年10月的投资互动平台上透露,其L2技术已实现量产,集成了ACC、自动泊车等关键技术,并将在CS75和CS55上先行配置。

而作为中国SUV龙头的长城,同样在大力普及L2自动驾驶技术。在长城VV6上,除了最低配,实现了标配 L2技术;而最新推出的哈弗 F7,在13万以上的版本上均搭载了 L2 自动驾驶技术。

自主品牌L2驾驶技术,严重依赖外资,中国汽车核心产业链失守

在众多中国主流自主品牌发布的产品中,宣称已经达到L2自动驾驶的背后,却有着同一家外资巨头:德国博世。

中国大部分的自主品牌所搭载的L2自动驾驶系统,都是与德国博世“联合开发”,其实就是“拿来主义”。

在联合开发过程中,博世几乎提供了L2自动驾驶全部的一整套技术打包方案,包括雷达、摄像头、控制器、软件算法等,自主品牌的主机厂仅需要提需求、配合标定等。

自主品牌L2驾驶技术,严重依赖外资,中国汽车核心产业链失守

外资巨头博世,早已完成了全面的自动驾驶战略布局,并在L2阶段就已经占领了大部分的国内市场市场。

对于自主品牌,与博世这样的成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进行联合开发,是投入最少,风险最小、效率最高的途径。在产品大批量的均摊下,博世提供的L2驾驶系统已经可以覆盖10万元级别自主汽车市场。

除了上述提到的汽车品牌,还包括威马、荣威、宝骏等,均采用了博世提供的整套L2解决方案。

03 中国汽车产业链现状全景

中国汽车的产业链发展状态,用一句话概括:

非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发展规模大,利润低;核心产业链基本被外资垄断,突破难。

自主品牌L2驾驶技术,严重依赖外资,中国汽车核心产业链失守

一辆汽车上大概装配有超过1500个零部件,而散件总和超过2万个;可按如下分解:

外饰部分:前、后保险杠总成等。

内饰部分:顶内饰、门板、地毯等。

照明:前、后大灯阅读灯等。

底盘模块:前后桥总成、传动轴、刹车系统、燃油系统等。

大功能件:前后玻璃、门玻璃、天窗系统、气囊、电器系统等。

电子模块:娱乐导航系统、辅助驾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等。

每一个零件的质量稳定性决定汽车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质量可靠性。

对于汽车发达国家,零部件和整车产业链产值比一般为1.7:1,而我国只有1:1;从产值上看,我国的零部件产业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以2017为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进口总值居然是我国进口的第二大类工业品,仅次于集成电路。

自主品牌L2驾驶技术,严重依赖外资,中国汽车核心产业链失守

中国的汽车产业链都集中在哪些领域呢?

汽车内外饰领域是中国的强项,其中延锋伟世通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世界零部件百强榜中位列16位,主要生产仪表板、门内饰、保险杠、座椅、方向盘等。

铝合金车轮领域,代表企业为中信戴卡,占领了国内50%市场,国际20%市场。

各类装饰条、密封条、座椅骨架结构件等,代表企业和敏实集团。

以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非核心部分,主要代表企业万向集团。

还有就是汽车玻璃领域,著名的福耀玻璃。

安全气囊领域,代表企业宁波均胜;宁波均胜是笔者最看好的零部件企业之一。

自主品牌L2驾驶技术,严重依赖外资,中国汽车核心产业链失守

而在天窗系统、底盘系统、灯具、汽车电子、ESP及制动系统、发动机电喷系统、汽车辅助驾驶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几乎被外资垄断。

201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成就与现状分析》中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外资零部件企业平均利润率达到10%至15%,而大部分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利润只有2%至3%。

笔者认为,在汽车产业链的核心领域,对中国企业而言还是接近空白,有很大发展潜力。

04 综述

中国汽车零部件核心产业链,基本还处于被外资垄断状态。

本想通过汽车转型弯道超车,结果在最核心的汽车自动驾驶领域,才走到L2自动驾驶的第一步,就被别人垄断。

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发展和积累。

希望我们在汽车品牌发展的同时,更能静下心来,在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上,能脚踏实地的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汽车杂谈 汽车杂谈

1人在论坛活跃

进论坛逛逛

最新帖子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
  • 回复
  • 点赞
  • 收藏
  • 分享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