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常识完全手册


  虽然说有些车主并能独立操作更换轮胎这个体力活已经对轮胎选购、使用、保养维护知识已经耳熟能详虽然说我们对那些因轮胎而导致危险事故担心害怕所以我们更想解到关于轮胎、更细节信息比如轮胎如何制造而成

车轮

  毋庸置疑轮胎汽车最重要组成部件之它支持车辆全部重量承受汽车负荷、传送牵引和制动扭力保证汽车轮胎与路面我们喜爱速度感、推背感、飘移痛快都需要优秀轮胎帮助实现

  【技术控】轮胎结构什么样

  轮胎通常由外胎、内胎、垫带这三个部分组成无内胎轮胎胎体内层有气密性橡胶层并且需配专用轮辋未来轮胎结构向无内胎、子午线结构、扁平化、轻量化方向在发展

        胎圈:轮胎安装在轮辋部分由胎圈芯帘布层包边和胎圈包布等组成它能承受因内压而产生伸张力同时还能克服轮胎在拐弯行驶中所受横向力作用使外胎致脱出轮辋因此它必须有强力结构应紧密坚固易发生变形

  胎体:又称胎身通常指由层或数层帘布层与胎圈组成充气轮胎受力结构胎体需要有充分强度和弹性以便承受强烈震动和冲击承受轮胎在行驶中作用于外胎径向、侧向、周向力所引起次变形胎体由层或层挂胶帘布组成这些帘布能使胎体以及整个外胎具有必要强度

        外胎:由胎体、缓冲层、胎面、胎侧和胎圈组成 外胎断面可分成几个单独区域:胎冠区、胎肩区、胎侧区、加强区和胎圈区

        胎面:外胎最外面与路面接触橡胶层(通常把外胎胎冠、外胎结构

  帘布层:胎体中由并列挂胶帘子线组成布层轮胎受力骨架层用以保证轮胎具有必要强度及尺寸稳定性

  缓冲层:斜交轮胎胎面与胎体之间胶帘布层或胶层延伸到胎圈中间材料层用于缓冲外部冲击力保护胎体增进胎面与帘布层之间粘合子午线结构轮胎缓冲层由于其作用般称为带束层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没胎冠中心线圆周方向箍紧胎体材料层

  胎肩:胎冠两侧边缘部分、胎侧、加强区部位最外层橡胶统称为胎面胶)

  胎面:用来防止胎体受机械损伤和早期磨损向路面传递汽车牵引力和制动力增加外胎与路面以及吸收轮胎在运行时振荡

  胎侧:轮胎侧部帘布层外层胶层用于保护胎体又有弹性

  胎踵:胎圈外侧与轮辋胎圈座圆角部分

  胎圈芯:由钢圈三角胶条和胎圈芯包布制成胎圈部分

  钢丝圈:有镀铜钢丝缠绕成刚性环将轮胎固定到轮辋主要部件

  装配线:模压在胎侧与胎圈交接处单环或环胶棱通常用以指示轮胎正确装配在轮辋标线

  【轮胎历史故事】最早轮胎用木头做

  最早轮胎木头材质古代战车、国外马车都木头轮胎

  探险家哥伦布在1493-1496年第二次探索新大陆时到达西印度群岛中海地岛他发现当地孩们用橡胶硬块当玩具后来他把这些橡胶硬块带回国经过若干年以后橡胶得到广泛应用车轮也逐渐由木材变成硬橡胶制造开始时候橡胶轮胎实心颠簸感噪音也

  1845年苏格兰土木技师汤姆生发明充气轮胎并以《马车和其他车辆轮胎改良》为题获得英国政府专利同年12月10日世界条充气轮胎诞生个购买充气轮胎个贵族名叫罗列四个轮胎价钱合计为44磅2先令当时英国注重传统绅士文化保护绅士马车而限制蒸汽车发展汽车速度在市区被限定为时速2mile(约3.2km)郊区为4mile(约6.4km)因此充气轮胎并没有在发明后就获得广泛使用

  到1888年个爱尔兰兽医邓禄普先生取得充气轮胎专利10岁儿子强尼买辆三轮自行车硬橡胶做实心轮胎在满石头行走时舒服儿子抱怨激发邓禄普先生对充气轮胎兴趣

  早期充气轮胎使用用涂有橡胶帆布当胎体因为帆布纵线和横线互相交叉行走时由于轮胎变形导致线互相摩擦容易被磨断所以轮胎跑300公里就需要更换

  1903年帕玛先生发明斜纹纺织品它促成交叉层轮胎发展使轮胎寿命大大加长因为斜叉胎体会因轮胎行走而引起摩擦帘线容易被磨断

  1930年米其林制造个无内胎轮胎;这种轮胎利用轮胎内壁和胎圈气密层保证轮胎与轮辋间良气密性外胎兼起内胎作用轮胎内未配装内胎而此轮胎本身就有内胎构造空气即充填在胎中目前已普遍采用取代有内胎车轮

  1946年又发明举世闻名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帘线排列方向与轮胎子午断面其帘布层相当于轮胎基本骨架由于行驶时轮胎要承受较大切向作用力为保证帘线稳固在其外部又有若干层由强度、易拉伸材料制成带束层其帘线方向与子午断面呈较大交角

  子午线轮胎中钢丝带则具有较柔韧性以适应路面规则冲击但它缺点胎侧易裂口由于侧向变形大会导致汽车侧向稳定性稍差制造技术要求成本较

  通过以轮胎演变与发展故事可以看到制造材料与制造工艺革新正在改变人们汽车生活

guomengyang
轮胎 轮胎

19人在论坛活跃

进论坛逛逛

最新帖子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
  • 回复
  • 点赞
  • 收藏
  • 分享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