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或下探至15万元,规划年产能400万辆,特斯拉动了谁的蛋糕?

行业资讯
2023-04-17 23:00

近日,媒体爆料特斯拉正在为新车型开启年产400万辆的年产能计划。虽然这则消息聚焦在产能上,但是却对释放出新车型了两个信号,一是特斯拉有新车型并且将在不久后上市,二是特斯拉方对新车型的销量前景有着较高的预期。

据种种迹象看,该规划已经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中。该规划产能也引发了行业热议,讨论焦点可以总结为特斯拉新车型的上市会对电动车市场格局有何影响。


下面本文将从特斯拉低价车型是否真的有、成本如何控制、上海工厂的产能变化、低价车型对电动行业格局的影响这四个方面来探讨特斯拉低价车对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影响。

低价车下探至20万元以下,马斯克这次没画饼

今年3月初,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投资者日上表示,特斯拉还计划推出两款全新车型,其中一款为更小型的纯电动车型。


而近日,特斯拉在正式发布可持续性能源发展“宏图计划”第三篇章完整文件中确认了这款小型纯电动车的相关信息。

文件中提到,未命名的Compact(紧凑型汽车)车型将配备53kWh磷酸铁锂电池(以下简称该车为新车),相关信息与马斯克特斯拉在投资者日上提到的更小型纯电动车型相符,因此可以认为是特斯拉官宣了该款车型并且将在不久之后面世。


从规划来看,新车6年内的全球销量目标为42M(4200万辆),为特斯拉所有车型之最,接近特斯拉总销量目标的一半。按照这份计划,新车将成为特斯拉未来的主力车型,并成为主要的销量增长点,重要性超越Model 3与Model Y。

价格方面,马斯克在2020年表示,新车预计售价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万元),笔者认为新车在中国的价格将接近或低于此价格。上述表格明显能看到,新车的电池容量远小于Model 3/Y,所以价格不会超过20万。结合马斯克的话,定价2.5万美元将会是大概率事件。此外,特斯拉车型在中国的售价低于美国市场,所以在中国卖15万元左右最有可能。

20万以下,特斯拉怎么盈利?

今年1月特斯拉在中国、美国等市场开启降价后,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生产了超过44万辆电动车,同比增长44.3%,销量创造了新高。从特斯拉几番降价后销量暴增的现象看,低价能为特斯拉带来更大的市场已经得到印证,新车价格下探是一条可行之路。

不过这又催生出另一个问题,特斯拉新车能否能在低价下实现盈利呢?


2022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同样开启了降价策略,不过特斯拉开启降价策略后,其毛利率降幅明显,从2022年一季度的32.9%降至四季度的25.9%,但这一数字还是高于比亚迪同期22.8%的毛利率。

因此,价格降低后,将会直接影响车型毛利率,甚至有可能面临亏损的风险。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0李想就曾表示,20万元以下的市场很难盈利,所以理想至今未进入这一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初的投资者活动日上,特斯拉方面再次表示,下一代车型制造成本将降低50%,如果事实情况如此的话,那么以特斯拉的规模盈利将不难。


尽管运用一体化压铸技术、不用更贵的稀土材料等,特斯拉的成本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远不及特斯拉所言的降幅50%这么夸张。

电动汽车成本最大的成本是电池,所以要想实现成本降低一半,特斯拉电池的成本控制将成为命门。对此,马斯克表示,特斯拉自研的4680电池将让2.5万美元的汽车成为可能,马斯克信心满满,不过事实情况真有这么好吗?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会在未来将大面积磷酸锂铁电池方案,磷酸锂铁电池的成本低于三元锂电池,所以电池成本上将有一定的降幅。另外,磷酸锂铁电池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等价格回落,将进一步压缩电池原材料成本。


此外,特斯拉4680大圆柱电池的运用也将让电池生产成本下降,4680尺寸大,钢壳外包装材料的使用就会少很多,能够节约成本。另外,4680电池极大简化电池包的结构,生产效率提高后,生产成本也会随之下降。

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显示,特斯拉通过4680创新科技能使电池单位成本下降56%。国内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厂商的跟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着,4680电池在成本上的良好控制。

综合各项情况来看,特斯拉有望实现新车整车制造成本降低50%,并最终实现盈利。

为何给上海工厂承接1/4产能?

据特斯拉规划,新车的目标年度销量400万辆,未来6年总销量目标为4200万辆。

目前,特斯拉全球工厂现有产能为200万辆,仅为新车目标销量的一半,所以特斯拉需要增加产能。从特斯拉动作来看,产能规划也正向新车产能靠拢。

特斯拉在今年公布了位于墨西哥的新工厂——蒙特雷工厂,该工厂的占地面积将为上海工厂的20倍,柏林工厂方面,特斯拉已提交该工厂的变更申请,计划将年产能从50万辆提高到100万辆。


对于这400万辆产能,北美工厂将分配到200万辆,柏林和上海工厂分别是100万辆。

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为什么特斯拉只把1/4的产能放到中国市场?二是上海工厂能够消化掉这部分新增的产能吗?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新车只将100万辆的产能放到上海工厂似乎并不符合我们对特斯拉一贯以来的印象,换句话说就是给上海的产能太少了。

一方面,上海工厂在去年交付71万辆,占比特斯拉全球交付量54%,所以按照上海工厂趋势,应该多分一些产能。另一方面,我国新能源市场占据全球份额的一半左右,产销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所以中国会是特使拉新车型的销量最大来源地区之一,特斯拉在只有上海有一个工厂,所以从运输成本以及市场前景分析,对上海工厂的产能都不够多。


主要原因可能集中在中国市场竞争压力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主要被国产品牌掌握,同时盘踞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众多,光是独立品牌就突破了100个。

而特斯拉将大部分产能都给到了北美的工厂,墨西哥和德克萨斯的工厂将承担200万辆的产能。据数据显示,最近半年,特斯拉在特斯拉纯电汽车美国市场份额占到了6成,所以在美国市场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因此特斯拉将重点放在了美国市场。

第二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上海工厂有这个实力达到目标产能,达不到还能扩建不过关键问题在于能否顶住库存压力,换句话说,中国市场能否消化掉100万辆新车型。


个人认为并不容易,除了前文提到中国市场竞争大之外,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增量也不能满足特斯拉膨胀的需求。中汽协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预计为900万辆,意味着特斯拉将要占到1/9的份额,但是近几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只有7%左右的市场份额,要想一次性上涨58%的市场份额并不容易办到。

所以在上海市场放100万辆的新车产能并没有想象中的少,反而是很多了。

对电动车市场格局有何影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A级新能源车成为市场主流,15万至20万元是市场最受欢迎的价位区间,该价位区间是自主品牌的主要发力点。

如果特斯拉新车下探至15万元,那么将会对一线品牌造成冲击,对二三线品牌造成重击,对小众品牌带来较大的生存压力。


15万价格区间上,比亚迪、长安、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有多款主力车型布局。特斯拉在价格战中销量创新高能证明特斯拉在中国有较强的号召力,所以新车价格打下来后,销量一定不会差,将抢占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另外二三线的新势力品牌可能会一蹶不振,根基、口碑不敌比亚迪等老牌车企,将会面临市场被大范围抢占的压力。

除此之外,特斯拉的成本控制也会是新车型的一大利器。在新能源市场上,优异的成本控制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定价自由权,这也会是自主品牌将面临的一大挑战。


此前,Model 3与Model Y能够大幅降价的支撑就是特斯拉优异的成本控制,而自主品牌要是拼不过成本控制,那么特斯拉想打价格战随时打,就将一直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汽配观察员
汽车源
汽车源,汽车自媒体达人,关注汽车行业动态,汽车使用保养
收藏 收藏
我来说两句~
暂无评论消息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