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五菱洪光,在很多人眼里,它是十足的入门级商务车之王,或者说它是口碑在舆论嘲讽下的秋季名山神车。五菱洪光的驾驶传奇已经深入人心,450多万辆的恐怖销量也是它是“神车”的事实。不过,姜哥这次说的并不是五菱洪光的本尊,而是五菱今年10月推出的“最贵”五菱洪光——五菱洪光PLUS。
光是提到PLUS,很多人就能猜到,它很可能是五菱洪光加长加宽的产物。虽然与五菱洪光相比,五菱洪光PLUS变得更长更宽,同时其外观、内饰包括车辆定位也发生了变化。
众所周知,五菱洪光是一款微型面包车,通用性强。有两座/五座/七座/八座车型,八座的上升也将五菱洪光推入了微观层面的行列。五菱洪光PLUS在保留全才属性的同时,将车型官方定位改为MPV,对产品各方面实力进行了优化。当然,同时价格也涨到了6.58-7.98万。
除了尺寸,五菱洪光PLUS在内饰和动力方面的升级也很明显。内饰越来越不像注重经济性的入门级轿车。虽然材质仍然是硬塑料,但在内饰的整体设计上做了一些努力。随着车身尺寸的增大,原来的1.5L动力进行了涡轮增压,改为1.5t.所有这些变化都在意料之中。如此“进化”的五菱洪光PLUS实力如何?姜哥之前就试驾过这款车,今天我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1.价值上的巨大进步。
外观方面,与五菱洪光相比,五菱洪光PLUS颇为相似。不过五菱洪光PLUS应该更本土化,前脸中网的设计应该更有设计感,或者更高级。中间两块平行的镀铬板贯穿车灯和中网,整体视觉体验会有点像大发旗下K-Car的设计风格。
至于尾部的造型,五菱洪光PLUS在设计上至少比五菱洪光高了一个时代,尾灯也不再是直立的,而是变成了更有立体感的设计。而且车身侧面有很多腰线贯穿其中,给整车带来了更好的层次感,甚至加入了悬浮式车顶的设计,四根立柱全部黑化。
在内饰方面,五菱洪光PLUS也进行了创新升级,整体设计更加精致,尤其是显示屏和控制按钮连为一体的设计。虽然不是整块大屏,但视觉效果不错,有点类似特斯拉的家族式大屏设计。
2.野蛮空间。
既然加了“PLUS”这个名字,我们就不能以“PLUS”这个词为耻。五菱洪光PLUS整体尺寸为4720/1840/1810mm,轴距为2800mm。
随着a PLUS的加入,五菱洪光PLUS的尺寸相比五菱洪光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它基本上以同样的价格碾压了其他竞争产品。可以说,五菱洪光PLUS在空间属性中疯长。
同样,PLUS版本继续提供2座/5座/7座/8座版本,而江歌这次试驾的是7座2 2 3版本。因为是后轮驱动,后排的鼓包还是无法抚平,但在第二排两个座位的车型上是无害的。
3.涡轮来了。
对于之前的五菱洪光,大部分人都说它的1.5L动力耐用,而没有人会评论它的快速反应。不过,新款五菱洪光PLUS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后,动力相对有所提升。原因不仅仅是尺寸的增加,还有五菱洪光曾经被用于各种不可思议的运输工作。相信加装涡轮的动力能更好的满足潜在用户的日常实际需求。
接下来江哥就来说说开车的感觉。刚进入车内,就能感受到1.5L相比,带涡轮的1.5T动力会更强劲,发动机功率108kW,峰值扭矩250Nm。不过,江歌不得不提的是,五菱洪光PLUS的弱点在于,它保留了所有手动变速箱,所有手动变速箱的配置相比其他方面都有所提升。整个手动变速箱确实在原地踏步。由于定位比五菱洪光更先进,江歌认为后期如果能提供一款自动变速箱车型会更有竞争力。
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它的整体底盘质感相比五菱洪光有了很大的提升。动力方面,江歌赞不绝口,1.5T发动机打造了五菱洪光最需要的动力特性,“低速大扭矩”。低速时响应灵敏,发动机的声音让人感觉精力充沛。油门和刹车的调节比较均匀,但离合接头很高,新手很容易熄火。
悬架方面,前排的抗振性能对得起这个价格,但由于后排钢板弹簧的非独立悬架,整个悬架比较硬,经历较大起伏时体验并不好。不过总的来说,作为后驱车型,它的易驾驶属性还是存在的,江歌也认为,如果能把五菱洪光开成神车,那么也能开出这样的五菱洪光PLUS,甚至开得更快更猛。也许,如果你能在霞山路打败五菱洪光,那可能就是你自己的PLUS版本了。
总结:
简单来说,江歌会更直接地称五菱洪光PLUS为“高端版”五菱洪光。虽然车辆定位已经改为MPV,但整车的驾驶体验和功能使用还是非常接近五菱洪光。对于一些对五菱洪光的空间、视觉层次或动态层次有较高要求的群体,可以考虑选择预算不多的五菱洪光PLUS。总的来说,如果你认可五菱洪光,那么这款五菱洪光PLUS可以支持你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src="http://www.jsjiaoyi.com/file/upload/202310/04/064641161.png"/>瑞虎8的问世,让奇瑞拥有了产品力更强势的车型——有能力从外形、尺寸、空间、配置等多方面去对抗一线自主对手。不过以“中型SUV”的定位看,瑞虎8稍显勉强,毕竟车身尺寸、动力指标都逊于同级对手,个人觉得其更适合纳入到紧凑级阵营中,好在8-15万元的定价为它争取了门槛优势——而主力版本价格被锁定在10-13万间,实惠的价格意味着其能承载更宽泛的用户群体。
本次体验车型为2019款瑞虎8的次顶配车型,即1.6TGDI自动尊贵型,小改款的它到底经历了哪些蜕变,接下来一同看。
【静态篇】
2019款瑞虎8的外观以老款为基础,对细节作出微调,如中网、日行灯样式等,实际上它的整体设计已足够协调,无需大刀阔斧修改。
大灯升级为矩阵式LED光源,照射效果及使用寿命更进一步。尾灯色调为带“透视效果”的樱红色,运动氛围更浓。双出排气口被重置于矩形装饰口内,从老款的“装饰”变为了实体,个人很欣赏。
瑞虎8采用全包式门槛,上下车不会蹭脏裤腿,非常贴心。座椅皮质十分柔软,内部填充物足够厚实,乘坐支撑力足够,能讨好对舒适性有高要求的用户。主驾座椅为多向电动调节,副驾则为手动调节方式,这倒不奇怪,至少对驾驶者有所关照,许多更高价位的合资品牌车型也不过如此,何况是“10万级”的自主SUV。
2019款瑞虎8的内饰设计可以说是“全盘颠覆”,整体氛围偏温馨。当中,岔色缝线、棕色皮质的运用使整个内饰的质感有了显著提升。
全液晶仪表由老款的7.3英寸升级为12.3英寸,呈现的信息囊括了导航界面、胎压/胎温、行车辅助、娱乐信息等。不过对于习惯了“指针”的我来说,感觉它的时速和转速显示区域设计过于花哨了,不够直观。
中控屏改为悬浮形式,尺寸为10.25英寸。内置功能中,全景影像可模拟3D模型,通过路口时能对周围环境呈现更直观解析,减少了盲区范围,有趣又安全。
中控台设计颇有“艺术感”,并采用了触摸按键,触按回馈仅为声响,并无力感。我注意到,使用一定时间后可能会形成划痕,平日维护有一定难度,建议用眼镜布轻轻擦拭。
挡杆由机械式变为电子式,这倒是趋势之一,外观精美又能减少误操作。悬浮式中央通道下层设置了两个储物槽,对空间的利用率很高。上层除挡杆、驻车制动、行车功能外,还安排了手机无线充电座。不过有个问题是手机充电座偏浅,急刹时手机很容易滑出,如将凹槽略略加深会更实用。底座类似“绒布”的材质也会吸附大量灰尘,很影响美感。
空间方面,2019款瑞虎8无明显变化,将前排调至相应距离后,后座的膝部空间为一掌长度(参考身高1.79米)。前排扶手上层为杯架,可前后滑动,但对下层空间有些阻挡。
从外观看瑞虎8的车顶轮廓平直高大,车尾有明显延长,当初都是为容纳第三排座椅所考虑的。而当2019款全系仅提供5座后,空间效率久变得更“纯粹”,不必为驾乘空间和乘员数量去作艰难抉择,前者成为了“唯一受益者”——可以看到,无论垂直高度还是纵深长度均达到了更好效果。当然,在后备箱内部也能找到些“过往痕迹”——依然有第三排杯座和靠手,说明该处并未重新设计模具。
其他方面,瑞虎8也能带来些“小惊喜”,比如感应式门把手,携带钥匙接近车辆一定范围后,车门会自动解锁,若短时间内未有上车动作,则会迅速锁车,安全又很有“仪式感”,该功能在许多高端车型上有所应用,虽说成本不高,但能对此有所考虑还是值得称道。
【动态篇】
核心部分,2019款瑞虎8新增1.6T+7DCT动力组合,引擎最大功率为197马力,峰值扭矩则达到290牛.米,纸面参数不输早年的2.0T。同时1.5T动力的最大功率也强化至156马力,逼近了同级主流范围。
在实际驾控方面,首先瑞虎8的方向盘力感轻盈,低速转动很轻松,无压迫感,行车中又提供了必要的稳定感,对女士上手比较友好。我行车中刻意快速左右抽打方向后发现其虚位和旷量有些明显,车头几乎不会产生相应偏移,这与许多全路况SUV相似,当遇到条件较差的非铺装路面时,方向盘不会频繁扭摆,容错率高,也缓和了冲击,很释放手臂压力。
略微偏硬的避震风格对起伏路面仍有不错的抑跳表现(车身),不过对于缓和路面冲击方面,效果就相对弱一些了,能清晰感知到轮胎的高频振动。
瑞虎8油门踏板力度揉和,不沉重,尤其适合需要频繁起步的拥堵路况。普通模式与ECO模式下,初段动力有些乏力,同时,变速器的升挡积极性很高,基本保持在2000转内,目的在于降低引擎转速,达到节能目的,而该车的定位也正是如此。而当我全力给油后,能感受到引擎转速在3000-3500转间有明显的“喷涌阶梯”,介入感有些突兀,多数小排量涡轮引擎都难以规避此现象。
切换运动模式后,变速器立减一挡,升挡点提高到3000转左右,降挡频率也随之加快,似乎更眷恋在低速挡位中,以维系迅捷的加速需求。相比前两种模式,运动模式的动力改善效果明显,甚至深油门原地起步时前轮还会出现短暂打滑,只是换挡动作也就更易被感知到,因此略显躁动。
在市区行驶,瑞虎8搭载的行车辅助系统(盲区监测、车道偏离预警)工作效率高,对后向超越或侧向并线的车辆都能及时识别,并以声音+仪表盘图示来告知驾驶者的,对新手很有帮助。
驾仕总结:
2019款瑞虎8在原有的优势上再次强化了内饰和外观的质感,同时引入了更前沿的科技与辅助装备。更重要的两点是,取消7座布局以凸显“大五座”的舒适性;同时在保留1.5T的前提下,新增了1.6T+7DCT动力总成,丰富产品线的同时也使其核心实力得到了提升。体验过程中虽然也发现了部分有待改进、优化的细节,但这些都并不影响它成为一台高性价比自主SUV。以“小改款”来说,2019款瑞虎8的蜕变程度可以说十分够量了。
仅一年时间内,瑞虎8就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自我转变——产品力的不断精进必然能为它建立更好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