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乡镜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植物以龙血树、岩棕、紫柚木最为珍贵,并 有国家保护的狗熊、岩羊、穿山甲、白鹇等珍稀动物,菌类主要有木耳、红菌、鸡棕、奶浆菌等。境内矿产资源储量也很丰富,储存有锰矿、铅锌矿、铜矿及多金属矿床。
拉巴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83个自然寨,109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3384户12545人, 总劳动力7898人,居住着拉祜族、汉族、佤族、哈尼、彝、傣、回、白、土等9个民族,其中:拉祜族是主要民族,占总人口的69%,小聚居的山区乡。是个民族大杂居,6个村委会能够接受到移动电话信号,1个村委会已安装程控电话,4个村委会和75户农户安装了无线电话,全乡有2座电视接收站,覆盖率达99%。
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主要属南亚热带夏湿冬干山地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雨季分明。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其中海拔700米以下的澜沧江、小黑江、黑河等河谷地区为北热带,700~1400米之间的大部分坝子河谷低丘地带为南亚热带,这两个气候带的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4%,气温高,热量足。县城勐朗镇年均气温19.2℃,年降雨量1624.0毫米,年日照2098.0小时。丰厚的热区资源,使澜沧成为盛产稻谷、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甘蔗、茶叶、水果、咖啡、橡胶、烤烟等热区作物的沃土,适宜甘蔗、茶叶、橡胶、咖啡、南药、水果等经济作物生长。
拉巴在拉祜语中的意思是“剥虎皮的地方”, 这里居住着拉祜族、汉族、佤族、哈尼 、彝、傣、回、白、土等9个民族,其中:拉祜族是主要民族,占总人口的69%,拉巴乡的拉祜族主要是以“拉祜西”为主,是拉祜族的一个支派,服饰与“拉祜纳”近似,以黑为主。
孔明山位于芒东村小新寨寨头,海拔2228米,站在山顶,可以看到澜沧、西盟、孟连三大县城,山上植被茂密,野花遍地,其中还会有麂子、野猪、白鹇等野生动物的出现。
孔明山有一块石头,上面有一个像牛脚的印迹,据传,这是因为,有一个神仙路过孔明山,被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就忍不住住足游玩,因此才在那留下了一个脚印,另一个脚印在我乡的小拉巴村,两只脚印之间相隔十几公里。
大黑山原始森林位于音同村新音同寨头,海拔1400m—2144m,山中不仅植被茂密,而且品种众多,其中还分布一定数量的野茶,有的树高达10多米,品质相当好,像龙血树、黄草等一大批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原始森林内还有近1万余亩的牧场,周边的老百姓都在其中放牧。
2006年,拉巴乡实有耕地面积为48436亩,完成粮豆总播种面积41326亩,实现产量686万公斤。比上年的669万公斤增加17万公斤,增长2.54%。人均有粮389公斤,比去年增加8.96%。农 村经济总收入2015.71万元,比上年的1836.1万元增加179.61万元,增长9.78%,人均纯收入838元,比去年增长10.41%。壮大支柱,即壮大畜牧业、甘蔗、林业三大支柱产业,2006年末,畜牧业方面:拉巴乡共有大牲畜存栏5926头,出栏710头,比去年增80%;生猪存栏11734头,出栏5479头。甘蔗方面:全乡共有甘蔗总面积23207.7亩,2005-2006年榨季完成甘蔗砍运榨13046.2亩,工业入榨48074吨,比去年的35979.9吨增加12094.1吨,增长33.61%。林业方面:拉巴乡有林地面积27.5万亩,其中:国有林7.2万亩,集体林16.9万亩,个体林2.2万亩,其它有林地1.2万亩,拉巴乡森林覆盖率达55.6%。培育经济增长点,即培育茶叶、砂仁、草果、咖啡、矿业五个经济增长点,新植无性系良种茶2386亩,比去年增加1780亩,新植茶树林3000亩;咖啡种植面积800亩;砂仁种植面积1760亩;草果种植面积366亩,产量6.18吨,收入15.45万元;现办理了采矿许可证的有4家,小拉巴河边锰矿、竹林锰矿点、大果吗谷滴水坎箐铅锌矿点、塔拉开帮杀铅锌矿点。已投资325万元在小拉巴村竹林锰矿点建成锰矿选厂、投资480万元建成日产50吨的铅锌矿选厂。
拉巴乡共有甘蔗总面积23207.7亩,2005-2006年榨季完成甘蔗砍运榨13046. 2亩,工业入榨48074吨,比去年的35979.9吨增加12094.1吨,增长33.61%。
砂仁是拉巴乡特有的一种名贵中草药材,它的药用部分为花及果实,系芳香健胃药。能通行滞气,醒脾止胃痛,增进食欲。也能治气滞凝结疼痛,胸腹胀闷,噎嗝,呕吐泻痢,胎动不安等,2006年末,砂仁种植面积1725亩,产量41.09吨,收入24.65万元。
拉巴乡是一个无电乡,2007年,通过多年的努力,投资1000多万元的“3 0万无电人口通电工程”和“中西部电网完善工程”等两个项目,现在我乡已全面开工建设,争取2008年春节前完工,使全乡通电率达90%以上。全村109个村民小组已全部通公路,连通西盟、孟连的孟景公路横穿我乡政府所在地塔拉弄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有78个村民小组已通自来水,建有地面卫星接收站15座,有电视800台,完成13个自然村409户的有线电视安装。
完成拉巴乡1520户的茅草房改造工程,使5624人住进了新房。
拉巴乡建有党支部9个,下设党小组42个,共有党员269人,少数民族党员有226 人,男性党员241人,女性党员28人。全乡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数6个,团员人数550人。
拉巴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109个村民小组,共有村干部18人,其中:女干部1人。
继续落实“拉祜文化兴县”战略,拉巴乡共举办了8次拉祜祝酒歌培训班,掀起全 民共唱拉祜歌的热潮,拉巴乡带团参加了葫芦节活动,进行了具有拉巴特色的物资展销。拉巴乡现有地面卫星接收站15座,有电视800台,完成13个自然村409户的有线电视安装,通过积极努力,新增加闭路电视节目8套,现在乡机关辖区内可收到闭路电视节目20套,每个星期的一、三、五播放澜沧新闻和各单位送来的宣传资料,增进了乡内与外界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06至2007学年度,小学在校生945人,小学入学率达98.4%,初中阶段在校学生613人,初中毛入学率为102.7%。完学率为84.6%。2000年实现“普六”,2002年实现青壮年无盲验收。2006年,通过举全乡之力,完成了“普九”任务。
2006年末,拉巴乡共有3384户12545人,农业人口3181户12123人,其中:男性6 924人,女性5621人,总劳动力6719人,居住着以拉祜族(占总人口的69%)、汉族、佤族、哈尼、彝、傣、回、白、土等9个民族。全乡建有乡卫生院1个共有医生8人,其中:中级职称防疫主管医师1名,初级职称内科医师2人,综合医士2人,未评定3人,村卫生室6个共人村医12人,其中:女村医3人。
拉巴乡新农村建设工作一直都是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 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来进行。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做到了责任落实。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人民政府乡长为常务副组长,财政、农业、民政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全乡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
(二)经费保障,责任落实,为打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局面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还专门划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经费5000余元,派专人专车进入各村各寨开展工和,由于经费的及时到位,使得我乡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除了派出工作组进村入户进行宣传外,主要是要发挥广大当地党员的作用,乡上通过举办村两委班子成员、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员培训班的方式,讲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政策和措施,然后再由他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群众。
(四)做好数据统计和乡情村情的上报工作,为上级部门客观估价拉巴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音同、小拉巴重点扶持村项目工程已实施完成并验收报帐,国家投资15万元的塔拉弄新村重点扶持村工程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乡政府的大力宣传下,县下达500亩的坡改梯建设,已按时完成,比计划还多开挖了南列村的200亩,达700亩现,已全部报帐验收。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争取到的投资1000多万元的拉巴乡“30万无电人口通电工程”和“中西部电网完善工程”等两个项目,现已全面开工建设,争取2008年春节前完工,使全乡通电率达90%以上。
富东乡邦崴村千年古茶树1991年,在境内富东乡邦崴村海拔一千九百公尺的高山上发现傲视全球的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王。澜沧邦崴古茶树,证明了思茅先民具有古老的种茶历史。此树的树干地径180厘米,离地40厘米处的树干直径156厘米,树高12米,树冠幅度7.8米,树冠挺拔,枝叶茂密,生机盎然。经鉴定,树龄在900~1000年左右,被学术界普遍誉为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棵具有过渡型特征的古茶树,也就是既保留部分野生特征,又新增了部分人工种植的特征,介于野生到人工栽培品种之间,由此确认了思茅是茶叶原产地的历史地位。
惠民乡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距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城70余公里,东面与西双版纳的勐海县相连。据芒景缅寺木塔石碑记载,这里的茶树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96年,距今1200多年,后来经过几个朝代的连片开垦种植,至今已达一万多亩的规模。在这些古茶树上还生长着一些据说只有在几百年树龄的古茶树上会生长的螃蟹脚——一种寄生在茶树上的草本植物,据研究,螃蟹脚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常饮可防血管硬化。
糯福乡基督教堂清宣统二年(1910年)美国基督教浸信会缅甸景栋教会派牧师到孟连东乃等地传教。民国5年(1916年),派撒腊比布到澜沧传教。民国9年(1920年),美国牧师主持糯福教务,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修建教堂。糯福教堂为澜沧、双江、沧源、耿马等地的基督教会总部。为便于传教,永伟业用拉丁字母为拉祜族创造了拉祜文字。糯福教堂总面积506.6平方米,融合西洋与当地民族建筑形式,设计别致,风格奇异。198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竹塘(募乃)仙人洞 位于竹塘乡募乃街子前、佛双公路边半山腰上。仙人洞洞口开阔,洞内象一间装饰精美、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大厅。四壁缀满了各式各样的钟乳石。洞的侧方 有一条狭窄黑暗的通道,只能单人躬身行走。越往里走越黑,手电无光,只有点着火把才能照亮。一直往里走可通山前面的悬岩上。在洞口,俯首可观募乃全景。晴天,白云弥漫于山间, 在阳光渲染下,五光十色,观有仙境之感。
位于竹塘区募乃街子前、佛双公路边的半山腰上。“仙人洞”洞口开阔,洞内象一间装饰精美、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大厅。四壁缀满了各式各样的钟乳石,有似象牙的,有似龙、飞禽走兽的,也有似芭蕉、竹子和一串串翠绿欲滴的葡萄的。特别是有的钟乳自顶部垂直而下,与地面上突起的白笋石仅一掌之隔,犹如一棵雕刻精美的玉柱。洞的侧方有一条狭窄黑暗的通道,只能单人躬身行走。越往前走越黑。手电无光,只有点着火把才能照亮。一直往里走可通山前面的悬岩上。在洞口,俯首可观募乃全景。晴天,白云弥漫于山间,在阳光渲染下,五光十色,确有仙境之感。凡是到募乃的人,都要亲临其境,欣赏一番“仙人洞”的风光。
位于县城勐朗坝,解放后已建成环境幽美、宽敞舒适、设备较好的浴室。其温度达56℃,含有硫磺等矿物元素,有较高的疗养价值。每当假日或工作之余,前往沐浴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