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风光(30)太白县历史上曾属雍州、梁州分辖。
东周时,北部属虢县,西北属陈仓县,东北属武功县。
秦、西汉时,北部属虢县,西北属陈仓县,西南属故道县。
东汉、三国、两晋时,北部属陈仓县,东北属郿县,西南属故道县。
十六国时,北部属苑川县,东部属郿县,西南属故道县。
北魏时,西北部属苑川县,东南属盩厔县,西南属故道县。
西魏时,北部属陈仓县,东南属盩厔县,西南属梁泉县。
隋时,西北属陈仓县,东南属盩厔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梁泉县。
唐时,西北属宝鸡县,东南属真符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梁泉县。
宋、金时,西北属宝鸡县,东南属盩厔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梁泉县。
元、明时,西北属宝鸡县,东南属盩厔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凤州、凤县。
清时,西北部属宝鸡县,东南属佛坪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凤县。
建国后,1952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设太白中心区,按丁等县编制。1953年1月27日,陕西人民政府命令,设太白区,暂属宝鸡专区管辖。
1953年1月27日,陕西人民政府命令,设太白区,暂属宝鸡专区管辖。
1953年2月17日,太白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区政府驻地咀头街,1955年改区政府为区人民委员会。
1953年2月建立太白中心区后,全区划4个区:第一区(终南区),第二区(靖口区),第三区(二郎坝区),第四区(桃川区)。
1953年6月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命令,将凤县黄牛河乡全部,关上乡的第四行政村(117户)以大沟口为自然界线及洋县第四区平堵河乡的皂角湾村划归太白区,全区辖终南、靖口、二郎坝、桃川4个区,共18个乡。6月,区划调整,将第一区(终南)之第四乡的水蒿川村划归第二区(靖口);将第三区(二郎坝)之太白河乡划归第一区(终南)。全区共辖4个区、20个乡、90个行政村、236个自然村、5940户、25014人。
第一区(终南区)辖咀头、方才关、拐里、七里川、太白河5个乡。
第二区(靖口区)辖关上、黄牛河、白云、王家凌4个乡。
第三区(二郎坝区)辖二郎坝、皂角湾、黄柏塬3个乡。
第四区(桃川区)辖灵丹庙、沙羊店、老爷岭、高码头、龙窝、鹦鸽、六家村、瓦窑坡8个乡。
1956年3月,撤销第一区(终南),改原区所辖诸乡为太白区直属,并将所辖之咀头乡、方才关乡合并设咀头乡,乡人民委员会驻地咀头街;将第四区(桃川)之灵丹庙乡、老爷岭乡、沙羊店乡合并设灵丹庙乡,乡人民委员会驻地灵丹庙街;将鹦鸽乡、瓦窑坡乡、六家村乡合并设鹦鸽乡,乡人民委员会驻地鹦鸽街。
1957年7月15日,将第三区(二郎坝)之二郎坝乡、皂角湾乡合并设二郎坝乡,乡人民委员会驻地二郎坝。区划调整后为:太白中心区直辖咀头、拐里、七里川、太白河4个乡。下属的靖口区辖关上街、王家凌、白云、黄牛河4个乡;二郎坝区辖二郎坝、黄柏塬两个乡;桃川区辖鹦鸽、灵丹庙、龙窝、高码头4个乡。
1958年12月,太白区并入宝鸡市,成立太白人民公社。[10]
1958年10月27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将太白区的黄柏塬、二郎坝两个乡剞归洋县。1959年5月又将黄柏塬、二郎坝划归太白人民公社。全公社辖终南、鹦鸽、桃川、靖口、高码头、龙窝、黄柏塬、二郎坝、太白河、王家凌、白云11个管理区。
1961年8月,省人民委员会按照区划调整方案设立太白县制。9月,县人民委员会将原太白人民公社所辖11个管理区改为10个人民公社(咀头管理区与白云管理区合并)。
1962年,将终南公社分设为终南、白云两个公社,同时将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也作了调整。
1961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太白县制。9月1日,太白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驻地咀头街,属宝鸡专区管辖。
1966年9月,将太白县11个人民公社和89个生产大队改为象征“红色政权”和“革命”之类名称。
1968年4月10日,撤销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太白县革命委员会。[11]
1970年12月~1971年5月,陆续恢复原公社、生产大队名称。
1971年12月,宝鸡地区撤销后,归宝鸡市管辖。1979年3月1日,宝鸡地区恢复后,归宝鸡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71年12月,宝鸡地区撤销后,归宝鸡市管辖。
1979年3月1日,宝鸡地区恢复后,归宝鸡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太白县(21)1980年8月1日,宝鸡地、市合并后,归宝鸡市管辖。1980年12月31日,撤销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县人民政府,驻地咀头街,属宝鸡市管辖。
1980年8月1日,宝鸡地、市合并后,归宝鸡市管辖。
1980年12月31日,撤销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县人民政府,驻地咀头街,属宝鸡市管辖。
1996年,太白县人口4.9万人,辖1镇10乡:咀头镇、靖口乡、桃川乡、太白河乡、二郎坝乡、黄柏塬乡、高码头乡、龙窝乡、鹦鸽乡、王家堎乡、白云乡。县政府驻咀头镇。[12]
1997年,撤销高码头乡、龙窝乡,两乡合并设立高龙乡;桃川乡改为桃川镇,鹦鸽乡改为鹦鸽镇,太白河乡改为太白河镇,靖口乡改为靖口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太白县总人口51332人,其中:咀头镇22360人,桃川镇5947人,鹦鸽镇7087人,靖口镇3685人,太白河镇3899人,白云乡1521人,王家堎乡2338人,黄柏塬乡889人,高龙乡2311人,二郎坝乡1295人(5个镇、5个乡,89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白云乡并入咀头镇,撤销二郎坝乡并入黄柏塬乡。
2010年,太白县辖5个镇、3个乡:咀头镇、桃川镇、鹦鸽镇、靖口镇、太白河镇、王家堎乡、黄柏塬乡、高龙乡。2011年,撤销高龙乡并入鹦鸽镇,撤销黄柏塬乡设立黄柏塬镇,撤销王家堎乡设立王家堎镇。调整后,太白县辖7个镇:咀头镇、鹦鸽镇、桃川镇、靖口镇、太白河镇、王家堎镇、黄柏塬镇。[11]
截至2021年,太白县下辖7个镇。[13]太白县城(30)
7个镇:咀头镇、靖口镇、太白河镇、桃川镇、鹦鸽镇、黄柏塬镇、王家堎镇。[13]
太白县行政区划图(2)
太白县地处秦岭西部,位于宝鸡市东南,[14]因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境内而得名。太白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县城距西安180公里,距宝鸡64公里,距汉中170公里。[15]
太白县内由北及南,北仰南缓,太白山居中东西展布隆起,形成中高、南北较低之地形大势,境内群峰耸立,山环水绕,海拔高在740~3771.2米之间,相对高差达3000多米。黄柏塬二郎坝的小盆地,稻田成片,水牛成群,素有“小江南”之称。[15]
太白县内气温差别显著,古有“山前桃花山后雪”、“太白积雪六月天”之状观,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158天,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气候中温湿润,带有大陆性季风气候与高山气候交汇的特征。[15]
太白地质构造复杂,地下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13年,太白县经地质部门勘测,已发现金、铌、钽、坭锡等稀有贵金属,铜、铅、锌、镍、铁等有色金属,大理石、云母、石英灯等非金属矿,已探明黄金储蓄量40吨,储量100吨,是陕西省第二大黄金生产县。[16]
太白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石头河、红岩河、湑水河等五大河流共59条支流,流境总长219.8公里,是关中城市水源涵养地和饮用水资源保护地,被誉为“关中水塔”。水能储藏量42、74万千瓦,可开发容量11.43万千瓦,已开发容量6.44万千瓦。以太白山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佛池等最为典型的冰斗湖、冰蚀湖为太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下水资源,水质良好,富含钙、镁、钠等矿物质,矿化度下雨0.5克/升。[16]
据1980年至2013年的气象资料记载和实际测量,最大风速为20m/s,最小风速6m/s,年平均风速14m/s~16m/s的时间约4500小时,被列为风资源可开发县。
太白县 熊猫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对太白盆地地热资源勘查结果显示,太白县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已探明石沟小贯字黄土梁陈家院子一带基本具备形成地热水资源的条件,蕴藏有低中温地热水资源。出水量为167立方米/小时~229.63立方米/小时,水温为35℃~45℃。[17]
太白县境内种子植物121科、640属、1500余种;苔藓植物63科、142属、302种。此外尚有大量蕨类植物、地衣植物和菌类植物。
太白县境内鸟类192种,隶属13目,37科;兽类62种,隶属5目,22科;昆虫类1435种,隶属19目,99科。
太白县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太白区总户数6111户,24445人,其中男14325人,女10120人。至196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在7.12~15.28‰之间,净迁移率在0.99%。1963年出生人口首次过千,为105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达22.91‰。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太白县总户数为6700户,总人口32191人,比1953年增加589户、774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达23.59‰,人口净迁移率达4.97%。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太白县总户数为8799户,总人口为46938人,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增加22493人,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增加14747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太白县总户数为10718户、总人口为49743人。比1953年增加4607户、25298人,比1964年增加4018户、17552人,比1982年增加1919户、2805人。
2019年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1513人,户籍人口47398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0‰,死亡率6.29‰,人口自然增长率3.71‰,城镇化率45.24%。[7]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刘俊霞[9] |
县委副书记 | 张俊峰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张俊峰 |
副县长 | 白海明、康凯、刘永辉、侯伟强、牛晓辙、张志鹏、武翠艳、宋建峰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秦斌 |
副主任 | 宋鸿格、魏小燕、陈军礼、张涛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张宏斌 |
副主席 | 冯燕艳、李伯锁、赵志强 |
参考资料来源:[18]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刘俊霞[9] |
县委副书记 | 张俊峰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张俊峰 |
副县长 | 白海明、康凯、刘永辉、侯伟强、牛晓辙、张志鹏、武翠艳、宋建峰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秦斌 |
副主任 | 宋鸿格、魏小燕、陈军礼、张涛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张宏斌 |
副主席 | 冯燕艳、李伯锁、赵志强 |
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957万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66393万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132378万元,同比增长14.3%;第三产业78186万元,同比增长10.5%;三次产业比为24:47.8:2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364元,增长23.5%。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4105万元,占全县经济总量44.8%。[19]
201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4420万元,同比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75013万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139906万元,同比增长12.2%;第三产业129501万元,同比增长8.7%;三次产业比为21.8:40.6:37.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861元。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9779万元,占全县经济总量46.4%。[7]
猕猴桃
2019年全县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7613万元,同比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100953万元,同比增长6.5%;林业产值13210万元,同比增长11%;牧业产值7485万元,同比增长0.5%;渔业产值116万元,同比增长12.2%。
2019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8850亩,同比减少2.54%。粮食产量达到6756吨,同比增长5.21%,其中夏粮989吨,同比减少16.5%;秋粮5767吨,同比增长4.15%。种植油料3545亩,实现油料产量419吨,同比增长6.62%。蔬菜种植面积107890亩,产量418768吨,实现产值62165万元。种植中药材达到27322亩,产量18740吨,同比增长3.71%。年末园林水果实有面积2188亩,当年采摘面积2188亩,园林水果产量2827吨,同比增长5.01%;食用坚果2097吨,同比减少28.16%;完成造林面积3500亩,更新造林5000亩;养殖大鲵、细鳞鲑3.7万尾;生猪出栏14610头,猪肉产量1822吨;牛出栏993头,同比减少5.43%,牛肉产量140吨;羊出栏14645只,同比减少14.38%,羊肉产量226吨;家禽出栏9.91万只,禽肉产量172吨,同比增长56.36%。[7]
2019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三大骨干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98.15%。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产值增长24.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75.9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0.70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业完成产值下降16.55%,贡献率下降21.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下降3.07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增长24.84%,贡献率4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6.21个百分点。
2019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9.45亿元,同比增长19.96%,利润总额1.91亿元,同比增长6.24%。
2019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85亿元,同比增长4.35%;资质内建筑业完成总产值6.75亿元,同比增长0.6%。[7]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453101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0779万元,同比减少3.8%;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9908万元,同比增长14.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3654万元,同比减少12.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86991万元,同比增长3.1%;民间投资231572万元,同比增长8.2%。[7]
商业贸易和旅游业
2019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846万元,同比增长8.9%。其中,批发业19564万元,同比增长27%;零售业35068万元,同比增长2%;住宿业2606万元,同比增长30%;餐饮业9608万元,同比增长19%。
2019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41.7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7.05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9%和15.7%。全县共有“农家乐”211户,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73.17万人次。2019年太白县被命名为“陕西省第三批旅游示范县”,王家堎镇荣获“陕西省特色旅游名镇”,黄柏塬村荣获“第一批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7]
金融和财政
2019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82208万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7278万元,同比增长13.6%。各项贷款余额187361万元,同比增长39.5%,其中涉农贷款126809万元,同比增长30.9%;企业贷款137190万元,同比增长57.2%。
2019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7202万元,占调整任务的100%;总税收收入8655万元,同比下降29.3%。财政支出103118万元,同比下降10.1%,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0255万元,同比下降26.5%;科学技术支出331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671万元,同比下降5%;教育支出13670万元,同比下降14.5%。[7]
地方文化
布艺
布艺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很早以前,陕西广大乡村妇女就常常缝制一些活泼的禽兽花卉和生活用品,来美化生活和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后来逐渐商品化。太白布艺既有关中风情又有巴蜀特色,造型简单、色彩明快、装饰性强、质朴优美、独具特色。
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或剪画,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悠长历史。也是一种楼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它的材料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太白剪纸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美观大方,主要有窗花、顶棚花、灯笼花、炕围花等。
面花
“面花”又称“面塑”或“捏泥人”。“面花”是一种面食艺术,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的一种“饮食文化”。在旧社会,白面是一种奢侈品,穷人家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几个白面馍馍,因此,这就成为了孩子期盼的美味佳肴。
社火
社火亦称射虎,起源于古代图腾,随着古代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是中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最早是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进行的各种杂戏或杂耍表演。太白社火形式多样,有马社火、车社火、黑社火、耍龙灯、舞狮子、赶旱船、跑毛驴、踩高跷等。每逢重大节庆或农闲时间,群众都会自发组织进行社火巡游表演,增加节日气氛,表达丰收喜悦,以期日子越过越红火。[17]
1957年8月7日,虢嘴(宝鸡县小庵至嘴头镇)公路建成,境内始通汽车。1959年8月6日,嘴头镇至白云简易公路修通。
1960~1985年,境内有公路10条,通车总里程194.96公里,各乡镇通汽车,并有木材专用缇4条(省林业局3条,县林业局1条),总里程79.52公里。
2019年,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950.95公里,公交线路3条,公交车6辆,年末实有营运公共汽车58辆、出租汽车21辆,全年输送旅客136.5万人次,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3715万人公里。[7]
截止2019年底,全县共有学校24所,其中幼儿园10所、小学9所、初中3所、高中1所、职业学校1所。专任教师597人,其中小学267人、初中161人、高中66人、职中26人、幼儿园77人。在校学生5193人,其中小学2261人、初中1002人、高中616人、职中147人、幼儿园1167人。[7]
2019年年末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8个,实有病床188张;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88人,其中医师48人、助理医师85人、卫生防疫人员15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所普及率28.7%。[7]
2019年全年共计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60余场次。举办了“陕西体彩”2019陕西省群众足球三级联赛乙级联赛宝鸡太白赛区群众足球赛、2019年陕西省青少年越野滑雪公开赛、“中国体彩”航空嘉年华暨一带一路国际腕力争霸赛、约战太白之巅全国羽毛球电视挑战赛。承办了第五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暨陕西省第五届滑雪大会、陕西·宝鸡第三十五届太白“陈仓杯”中国象棋公开赛。参加市十二运会,荣获摔跤比赛团体总分第三名、田径比赛团体总分第五名。参加在榆林举办的“舒华杯”陕西省青少年滑轮+越野滑雪全能锦标赛、在渭南举办额陕西省滑轮公开赛,赵鑫隆分获男子乙组300米金牌、男子青年组5公里第二名。[7]
2019年,全县共开展大型文艺活动14场次,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各类展览活动22场次,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12场次,完成送戏下乡104场次、公益电影放映819场。共举办文艺团队负责人、农家书屋管理员及扇舞、声乐等各类培训33场次,受益群众30000余人次。共播放各类新闻1600余条,制作专题节目200余期。[7]
2019年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收入4684万元,同比下降2.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783万元,同比下降3.9%;邮政业务总量941万元,同比增长9.2%。全县固定电话4985部,移动电话用户60912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18.2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宽带用户5915户。[7]
2019年全县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8236人,在岗职工8104人;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58672万元,同比增长5.2%;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8182万元,同比增长4.9%;在岗职工年均工资72186元,同比增长24.8%。
2019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11人,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535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37.96万元。组织开展免费就业培训450人次,创业培训144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14391人,劳务输出14391人,劳务经济收入3.23亿元;免费职业介绍1471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13万元。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907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参保2332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40319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5828人,工伤保险参保7339人,生育保险参保4295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参保23618人,失业保险参保4002人,为29名符合条件的人员申领社保补贴16.53万元。[7]
太白县2019年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86元,同比增长9.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70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2元,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984元,同比增长18.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687元,同比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平方米。[7]
2019年年内高质量实现39户111人脱贫,超额完成年度减贫目标任务。整合投入产业扶贫资金6295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2个,3305户贫困户实现了中长期产业全覆盖。全县发展核桃、板栗、花椒等干杂果12.09万亩,建成蓝莓草莓基地3200亩、冰葡萄基地512亩,中蜂存栏6.5万箱,食用菌总规模达到1800万袋,开办农家乐215家。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91人,开发贫困劳动力公益专岗290个,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对象累计转移就业936人。实施630户2354人易地扶贫搬迁,腾退旧宅基地490户,腾退面积171.5亩,累计兑现建房、基础设施、宅基地腾退补助资金15430.39万元。落实教育扶贫资金1464.1万元,受助学生25526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5742人次,受助资金396.982万元。持续推进“3+1”健康扶贫政策体系,累计救助贫困人口14299人次1024.42万元,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335.95万元。发放金融贴息贷款2106.5万元,惠及贫困户697户。选聘444名贫困群众担任生态护林员,发放管护费173.88万元,兑现生态补偿惠农政策性补助资金1835.78万元,其中贫困户3733户623.42万元。兑现落实低保、五保、社会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资金1473.96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1599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