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系统与数学

模糊系统与数学

目录导航

办刊历史

1987年,《模糊系统与数学》创刊。

1988年,该刊以半年刊稳定发行。

1995年,该刊由半年刊改为季刊[3]

2005年3月,该刊启用“网上投稿系统”。

2006年,该刊由季刊改为双月刊[3];同年6月,《模糊系统与数学》英文网站开通[5]

2007年,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暨《模糊系统与数学》杂志创刊20周会召开。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2019年7月,该刊编辑部联系电话变更,原号码正式停用。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主要栏目

《模糊系统与数学》主要栏目有模糊集理论、模糊集应用、粗糙集等[4]

  • 刊登内容

《模糊系统与数学》主要刊登模糊拓扑、模糊代数、模糊分析、模糊测度与积分、模糊逻辑、模糊决策、模糊规划、模糊控制、模糊神经网络、模糊可靠性、模糊图像处理等领域内容[1]

人员编制

据2020年5月《模糊系统与数学》官网显示,《模糊系统与数学》编委会有编委42人、顾问6人[2]

《模糊系统与数学》编委会名单
职务 名单
编委 王绪柱 王熙照 陈水利 陈世权 宋士吉 吴伟志
方进明 方锦暄 陈仪香 陈永义 张德利 吴孟达
史福贵 白世忠 陈国青 陈德刚 黄天民 徐泽水
李生刚 李永明 郑崇友 赵彬 裴道武 徐晓泉
李庆国 李军 胡宝清 哈明虎 樊磊 寇辉
李洪兴 李雷 秦克云 袁学海 张维明 樊太和
汤建钢 杨忠强 贾利民 徐罗山 张德学 薛小平
顾问 汪浩 吴从忻 王国俊 吴望名 李中夫 张文修[2]

办刊成果

《模糊系统与数学》编委会名单
职务 名单
编委 王绪柱 王熙照 陈水利 陈世权 宋士吉 吴伟志
方进明 方锦暄 陈仪香 陈永义 张德利 吴孟达
史福贵 白世忠 陈国青 陈德刚 黄天民 徐泽水
李生刚 李永明 郑崇友 赵彬 裴道武 徐晓泉
李庆国 李军 胡宝清 哈明虎 樊磊 寇辉
李洪兴 李雷 秦克云 袁学海 张维明 樊太和
汤建钢 杨忠强 贾利民 徐罗山 张德学 薛小平
顾问 汪浩 吴从忻 王国俊 吴望名 李中夫 张文修[2]

出版发行

收录情况

据2020年5月11日中国知网显示,《模糊系统与数学》共出版文献3294篇[3]

据2020年5月1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模糊系统与数学》共载文2830篇、基金论文量为2160篇[4]

影响因子

《模糊系统与数学》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核心引用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维普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1][3][4][6]

荣誉表彰

据2020年5月11日中国知网显示,《模糊系统与数学》总被下载388117次、总被引27298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444、(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320[3]

据2020年5月1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模糊系统与数学》被引量为20111次,下载量为56245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34(数学刊均影响因子为0.27),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4564名[4]

文化传统

《模糊系统与数学》是Caj-cd规范获奖期刊[3]

现任领导

  • 投稿指南

1、投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条理清晰、文字精炼、有创新、有推广前景和应用前景,研究论文一般不超过八千字,短文与研究简报一般不超过三千字。

2、如无特殊原因,该刊只接受中文论文(外籍作者除外)。

3、投稿务必做到清稿、定稿,可参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或《模糊系统与数学》,以详细了解论文格式,有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在首页最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编号;请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其出处,由此引发的一切著作权的责任由作者自负。

4、作者应限于对文章能负责并能解答有关问题者,通讯作者应保证每一位作者都看过并同意稿件的内容。

5、投稿时请提供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简要情况和详细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E-mail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