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巴龙

约巴龙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 chinese)→ 约巴龙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拉丁文学名( name)→ jobaria

  发音( pronounced)→ jo-bar-ia

  含义( meaning)→ "jobar-约巴"是当地游牧民族神话中的一种动物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亚目( suborder)→ sauropodomorpha 蜥脚型亚目

  类( infraorder)→ sauropoda 蜥脚类

  eusauropoda 真蜥脚类

  属( genus)→ jobaria 约巴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j.tiguidensis 悬崖约巴龙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

  时代( period)→ 白垩纪早期 hauterivian to barremian

  分布( found in)→ 非洲撒哈拉沙漠

  发现地层( stratum)→ ...

  食性( diet)→ 植食

  典型体长( length)→ 长21米

  推测体重( mass)→ 18吨

  发现者( discoverer)→ sereno, beck, dutheil, larsson, lyon, moussa, sadler, sidor, varricchio, g. p. wilson & j. a. wilson, 1999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a]约巴龙和圆顶龙有点类似,生活在白垩纪早期,它的胸腔就达1.8米,刚好躺下一个成年人,这具化石比较完整,包含了12块椎骨和其他不少化石,约巴龙和同时期的其他蜥脚类恐龙并不相似,它显得更加原始——有着较小而复杂的椎骨和较短的尾巴。

物种起源

约巴龙约巴龙(5)在恐龙家族史中,它出现在大约 1300万年到1400万年以前。 成年的约巴龙恐龙大约重量20多吨,站立起来有20多米。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保罗先生带领他的小组在尼日尔共和国境内的撒哈拉沙漠挖掘出了这一庞然大物。他说恐龙化石骨骼证明了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恐龙种类。他说:"95%的恐龙骨骼得以保存下来,这种新型类型的恐龙比任何白垩纪时期发掘的长脖子的恐龙都完整。" 今天我们了解的沙漠在当时已经不存在了。这一群恐龙很可能居住在这一曾经过茂密的森林和宽阔的河道的地区。这一小组发现了从未成年恐龙到成年的一系列的化石。这一类的不同年龄段的恐龙生活在一起。这种恐龙路看起来好像是被凶猛的洪水吞没的。这个团队认为约巴龙这种恐龙很可能是古代恐龙的家系。在白垩纪时期它们仅仅在非洲得以生存和繁衍。和其他白垩纪时时期的恐龙不同,这种类型的恐龙牙齿像长着勺子一样。这种牙齿非常适合用来夹住小树枝条,这种恐龙的脖子由12个脊椎骨组成。和古老的梁龙等复杂的脊椎骨和尾骨相比,这种类型的恐龙的脊椎骨结构非常简单。

相关资讯

约巴龙是一种体形庞大的植食性恐龙,尾巴比大多数蜥脚类恐龙的都短。它们成群生活,在现今的北非—带啃食茂密的植物。通过观察大象的行为,科学家认识到,即便是像约巴龙这样的庞然大物,也能够用后腿站立起来,将头伸到高高的树顶。生活在三叠纪早期的恐龙身体相对较小。然而,到了2.05亿年到1.44亿年前的侏罗纪,真正的巨型恐龙出现了。侏罗纪温暖、潮湿的气候孕育着丰富的树木、蕨类植物和木贼,这些都为巨大的植食性恐龙,例如雷龙和马门溪龙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与此同时,诸如畸齿龙和沱江龙等较小的植食性恐龙也繁盛起来,为越来越大的食肉者,例如永川龙和角鼻龙提供了丰富的肉食。[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