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县四山皆竹,一色相连,以地产筠篁得名。县境古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秦筑五尺道有经此之说。汉属南广县地,隋属协州。唐于县境置羁康笼州、连州、定州,宋废定州。元合筠、连二州为筠连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为筠连县,隶于叙州府,至民国初年未改。此后先后隶属于下川南道、永宁道、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宜宾专区、宜宾地区、宜宾市。
筠连县筠连县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县境即有人类活动。秦统一六国以前,县境属“巴蜀本南外蛮夷地”一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筠连归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置犍为郡(郡治今贵州省遵义县西)。元封二年(前109),犍为郡属益州(州治今成都市)刺史部。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或元光五年(前130)置南广县(驻所在今珙县沐滩乡傅家坝),县境属益州犍为郡南广县地。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改益州刺史部为庸部,改犍为郡为西顺郡,县境属庸部西顺郡南广县地。公元23年,蜀地为公孙述割据,将庸部还名益州,西顺郡复名犍为郡,县境仍属益州犍为郡南广县地。汉建安二十一年(216),改犍为郡辖地为朱提郡,领朱提、汉阳、南昌、堂螂、南广5县,县境属益州朱提郡南广县地。公元221年4月,刘备于成都称帝,分益州为21郡,朱提郡仍置,领县亦有南广,县境隶属与前无异。蜀汉延熙年间(238~257),于南广县立南广郡,县境归益州南广郡南广县,不久废郡存县,仍属益州朱提郡南广县。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合南中建宁、云南、古兴、永昌4郡置宁州(州治今云南省曲靖市),并分朱提置南广,县境即属宁州南广郡南广县。太康五年(284)撤销宁州,县境仍属益州朱提郡南广县。惠帝太安二年(303),恢复宁州建制,县境又属宁州朱提郡南广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置南广郡属宁州,县境属宁州南广郡南广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5月,废南广郡,县境属宁州朱提郡南广县。晋元帝永昌年间(322~323),南广又为宁州朱提郡属县。晋成帝咸康年间(335~342),李雄定宁州,又置南广郡,县境仍属宁州南广郡南广县。晋穆帝时(345~361)安西将军桓温平蜀,南广县地属东晋。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隋讨平爨氏后,于南广郡旧地置协州(州治今云南省彝良县),县境属协州。隋炀帝大业初,废协州入开边县(县治今云南省盐津县滩头),至后仍又荒废。唐初,县境属戎州僰道县。武后时置筠州,领盐水、筠山、罗余、临居、澄澜、临昆、唐川、寻源8县。又置连州,领当为、都宁、逻游、罗龙、加平、清坎6县。后又置定州,领扶德、支江2县。该等州县均为羁縻。归附唐王朝,属剑南道(道治今成都市,后改剑南道西川)戎州都督府(府治今宜宾市)。唐天宝元年(742)改戎州为南溪郡。依旧都督领羁縻州36州,今县境在内。唐天宝七年(748),唐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被南诏打败,羁縻筠州、连州等地被南诏占领。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南诏归附,筠地各州县仍属戎州羁縻。宋咸平四年(1001)将蜀地分为益、利、夔、梓4路,今县境内各羁縻州属梓州路(路治潼州府,今四川省三台县)戎州。唐徽宗政和四年(1114)改戎州为叙府。唐微宗重和元年(1118)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至北宋末,羁縻筠州、连州均属潼川府路(原梓州路)叙州府(原戎州)所辖。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于今县境内合原筠州、连州而置筠连州,并领腾川县(县治今筠连镇),不久省县入州。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筠连州直隶叙州府。元末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红巾军将领明玉珍据蜀称帝。在重庆建立大夏政权,历时11年,筠连州治地隶属依旧。
筠连县明洪武四年(1371)灭大夏,同年改筠连州为筠连县,县治今筠连镇,改设流官,隶叙州路。明洪武六年(1373)叙州路改为叙州府,筠连县隶叙州府。明洪武十年(1377)降高州为高县,将筠连县、珙县并入高县。明洪武十三年(1380)又恢复置筠连县、珙县,直隶叙州府。明正德十三年(1518)复置高州,仍领筠、珙2县。清顺治十六年(1659)9月,筠连纳入清朝统治,县境人口稀少。至康熙中叶战乱才平定,曾由庆符县知县兼任筠连县知县,筠连县隶属一仍明制。清雍正六年(1728)对川、滇、黔3省边界进行较大调整,将镇雄、乌蒙、东川3府划归云南省,今四川南部疆界基本确定,将县属大、小楠木2园划归云南省镇雄州。清嘉庆七年(1802),筠连县属四川省川南永宁道(道治今泸州市)叙州府(府治今宜宾市)。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永宁道为下川南道,筠连县即属四川省下川南道叙州府。民国元年(1912),中华民国成立,是年裁废道制,以府、州、厅直隶省政,筠连县直属四川省叙州府。民国2(1913)年,实行撤府立道,筠连县属四川省下川南道(道治今泸州市)。民国3(1914)年,改下川南道为永宁道(道治地同前),筠连属四川省永宁道。民国18(1929)年撤销道,筠连县直属四川省。民国24(1935)年,四川省下设十八个行政督察区,筠连县属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区治今宜宾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月9日,筠连县解放。同年1月,分四川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4个行政公署,直隶西南大行政区。川南行政公署设泸州市,筠连县属西南大区(驻重庆市)川南行署宜宾专区,专署设宜宾市(县级)。1952年9月1日,恢复四川省,撤销西南大行政区和川南行政公署,筠连县属四川省宜宾专区。1953年8月,经宜宾专区行政公署批准,高县第四区(区治沐爱场)、第五区(区治落木柔场)、第七区(区治蒿坝场)所辖1镇、20乡、156个村划归筠连县。1968年8月,改宜宾专区为宜宾地区,筠连县即属四川省宜宾地区。199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宾地区,设地级宜宾市,筠连属宜宾市管辖。[6]
2000年,筠连县辖9个镇、1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6648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筠连镇 98948 、腾达镇 24572 、巡司镇 40948 、双腾镇 18269 、沐爱镇 29615 、维新镇 22137 、落木柔镇 14578 、镇舟镇 16744、 蒿坝镇 15209 、武德乡 15013 、大乐乡 8047、 塘坝乡 6975 、龙镇乡 7777 、孔雀乡6600、 乐义乡 11665、高坎乡5412 、解放乡 5527、团林苗族乡5465、联合苗族乡7038、高坪苗族乡5948。
2001年底(估计时间),全县面积1256.5平方千米,人口386715人,辖27个居委会、255个行政村。(下面数据根据“宜宾市政府网站”,全县数据为本站合计)
筠连 面积133.07平方千米,人口87893人。辖33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
腾达 面积 94.24平方千米,人口25612人。辖16个行政村、 1个居委会。
维新 面积 73.15平方千米,人口23740人。辖15个行政村。
沐爱 面积 78.97平方千米,人口33472人。辖18个行政村、 2个居委会。
镇舟 面积 64.48平方千米,人口19200人。辖19个行政村、 1个居委会。
落木柔 面积 53.58平方千米,人口16851人。辖13个行政村、 1个居委会。
蒿坝 面积 98.3 平方千米,人口16786人。辖15个行政村、 1个居委会。
巡司 面积 88.71平方千米,人口45512人。辖22个行政村、 3个居委会。
双腾 面积 88.64平方千米,人口20764人。辖15个行政村、 1个居委会。
塘坝 面积 31.32平方千米,人口 8805人。辖 7个行政村。
孔雀 面积 54.37平方千米,人口 7930人。辖11个行政村。
龙镇 面积 65.31平方千米,人口 8355人。辖 8个行政村。
大乐 面积 46.58平方千米,人口 8927人。辖 7个行政村。
武德 面积 54.64平方千米,人口16946人。辖10个行政村、 1个居委会。
乐义 面积 44.43平方千米,人口13064人。辖 8个行政村。
高坎 面积 31.7 平方千米,人口 6083人。辖 8个行政村。
解放 面积 37.54平方千米,人口 6198人。辖 9个行政村。
联合 面积 38.64平方千米,人口 7726人。辖 8个行政村。
团体 面积 46.18平方千米,人口 6262人。辖 8个行政村。
高坪 面积 32.65平方千米,人口 6589人。辖 5个行政村。
2004年,筠连县辖9个镇(筠连、腾达、巡司、蒿坝、双腾、沐爱、维新、落木柔、镇舟)、8个乡(武德、大乐、塘坝、龙镇、孔雀、乐义、高坎、解放)、3个民族乡(联合苗族、高坪苗族、团林苗族)。
2005年,筠连县辖9个镇、8个乡、3个民族乡:筠连镇、腾达镇、巡司镇、双腾镇、沐爱镇、维新镇、落木柔镇、镇舟镇、蒿坝镇、武德乡、大乐乡、塘坝乡、龙镇乡、孔雀乡、乐义乡、高坎乡、解放乡、团林苗族乡、联合苗族乡、高坪苗族乡。
2006年5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20号)批准:同意筠连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筠连县辖18个乡镇。具体批复如下:
一、 撤销大乐、解放2个乡。
二、 扩大2个乡镇的行政区域。
将原解放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落木柔镇,镇人民政府驻民主场。
将原大乐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武德乡,武德乡人民政府驻吴家坝。
三、落木柔镇更名为大雪山镇。
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瑶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筠连县民国时期有汉、苗、回3个民族。新中国成立后,随高县四、五、七区的划入及因工作关系调入人口,民族种类增多。2013年末,全县有汉族、苗族、彝族、回族、壮族、蒙古族、满族、白族、土家族、羌族、哈尼族、傣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瑶族、藏族、布依族、侗族、哈萨克族、黎族、傈僳族、佤族、土族、达斡尔族、撒拉族、毛南族、仫佬族27个民族共432549人,其中汉族411051人,占总人口的95%;26个少数民族21498人,占总人口的5%。苗族19943人,占总人口的4.6%;彝、回、藏、壮、白、满、土家、仫佬族等25个民族1555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高坪、联合、团林3个苗族乡及蒿坝、巡司、腾达、大雪山、双腾、乐义、筠连镇7个乡镇。[7]
筠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林牧业及多种经济作物。年降水量1458.7毫米,日照1225.8小时,无霜期>7365天。但因地势起伏较大,立体气候差异明显,地处海拔1777.2米的大雪山,常年平均气温9.1℃,海拔368.5米的沐滩河谷,常年平均气温19℃,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5℃。县境夏秋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的80.9%,冬春降水最少,占全年降水的19.1%。由于大气降水时分配不均,常形成春干、冬旱、夏洪、秋洪等自然灾害。
改革开放以来,筠连经济、社会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但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回顾历史,继往开来,掌握县情,科学决策,是振兴筠连的关键所在。筠连县委、县政府立足筠连县情,围绕2010年建成二级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解放思想宽环境,招商引资促发展;调整结构壮支柱,增收聚财脱困境;基础建设树形象,协调发展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川南煤海”、“中国苦丁茶之乡”、“中国奇泉之乡”三大品牌,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根据筠连的历史和现状,农业要不断发展,以推广科技成果为先导,以农田基本建设作后盾,并以资金投入作保证,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烤烟、茶叶、林业等各种经营项目;工业以能源为龙头,走煤电与相关产业结合的道路,国家、集体、私营一起上,在煤炭、建材、冶铁、食品上大做文章,逐步扩大规模,提高加工精度,拓宽中外市场,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振兴筠连,教育为本,科技先行,是使工农业生产实现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筠连县境地势南高北低,东南大雪山 顶峰最高,海拔1777.2米,东北沐滩河谷最低,海拔368.5米,极差1408.7米。区内岩溶地貌发育,岩溶和地质构造对筠连地貌产生深刻影响,形成奇异多姿的低中山峡谷带地貌。[8]
低山岩溶槽坝,海拔420—600米,面积约11.43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6.07%。包括筠连镇、巡司镇、腾达镇、双腾镇、塘坝乡、沐爱镇、乐义乡、镇舟镇、大雪山镇等乡镇沿河两岸的10几个坝子。坝的两侧山峰挺拔,谷地宽阔平坦,长数百米至数公里不等。地表多为坡积和冲积物。
海拔380—900米,面积64.8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34.39%。包括筠连镇、腾达镇、巡司镇、武德乡、双腾镇、塘坝乡、沐爱镇、维新镇、大雪山镇等乡镇范围内的105个村的部分区域。山头状如馒头,坡度较缓,间有溶蚀小盆地。地块大而平整,地表多为残积物质发育成的山地黄壤。
海拔500—1000米,面积30.1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5.96%。包括筠连镇、巡司镇、大乐乡、塘坝乡、乐义乡、镇舟镇等乡镇范围内48个村的部分区域。主要是飞仙关组紫色砂岩、页岩,山岭绵延,地面起伏较大,坡较陡,地表多为残积物质。
海拔900—1777.2米,面积82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43.55%。多在县境南部,包括蒿坝镇、龙镇乡、高坪乡、联合乡、解放乡、高坪乡、团林乡等乡镇的56个村的全部或部分地区。谷狭涧深,谷坡陡峭,地面破碎,地表多为古生界泥岩砂岩的残积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
筠连县(5)筠连县位于四川南部,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长秋短,霜雪较少。春季天气变化剧烈,初夏多干旱,盛夏多洪涝,秋季多绵雨,冬季寡日照,地域气候差异显著。全县气温由东北向西南随海拔高度增高而下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略下降0.65℃。雨量由北向南,由低向高逐步增多。在海拔940米的原平安乡,地处迎风面上,由于特殊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全县降雨中心,常年平均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加,海拔每增加100米,年平均相对湿度略增加1%。日照随地形不同而变化,山顶日照多于山脚,坝区日照多于山区。
经县气象局资料统计,筠连县多年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高气温40.0℃,极端最低气温-2.3℃。多年年平均雨量1113.6毫米,一日最大降雨量为171.6毫米。多年年平均日照为1052.9小时。出现夏旱的频率为57%。其中94年从4月2日开始到6月27日出现75天的严重夏旱。出现伏旱的频率为11%。大于0℃的总积温,多年平均为6413.9℃。
筠连资源极其丰富,为中国三大天然富硒县之一,筠连所产富硒红茶也远销国内外,带动了筠连茶产业的二次腾飞。筠连县境内优质无烟煤储量高达28.12亿吨,是四川最大的煤田之一;岩溶地貌普遍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奇峰异洞比比皆是,瀑布流泉处处可见,间歇泉与长流水并列,温泉与冷泉共生,咸泉与淡泉齐名,地表露头多达352处,形成以古楼峰丛为中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筠连苦丁茶作为乡土特有品种,经过广大群众和技术人员的驯化,已在县境内普遍栽培,面积达5.2万亩,经过特殊工艺精制的香茗苦丁,畅销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筠连煤炭储量占四川储量的三分之一,石灰石储量163亿吨,此外有菱铁矿、黄铁矿、铜矿、耐火粘土、硅石、磷矿、辰砂、黄金及稀有矿物镓等。
筠连境内煤炭分布区域的地形外貌:南高北低,东南面最高一点为马岭光,海拔标高1195.5米;东北角最高点顶古山1185.1米;西部最高点四方地山头标高1185.l米;最低浸蚀基准面标高为东角之腾达沐滩,海拔380米。相对高差:南部800米左右;北部400~500米。南部多高山峡谷,悬岩绝壁,属中、低山区;北部相对高差较小,山势较缓,属低山区和丘陵区。煤层露头分布皆高于当地最低点,有利于平硐开拓的有景阳坝、镇舟、金銮、大乐、武德、乐义、维新、鲁班山下,塘坝、孔雀、双腾等地。千百年来,当地小煤窑均沿着煤层露头分布,开采浅部煤炭作燃料,如今尚在生产者亦有多处。全县煤藏覆盖面积885平方公里,占县境幅员面积1255.37平方公里的70.52%。
植物,据不完全统计有木本植物358种,藤本植物25种,草本植物140余种,竹类植物19种,蕨类植物40余种,药材1455种。 动物 ,常见兽类有17种,禽类33种,鱼类20多种,节肢类、软体类亦不少见。已查明各类农物作的天地昆虫和蜘蛛、螨类共两纲8目49科273种,天地昆虫共7目34科157种。
桢楠,分布全县各乡,从幼龄到300龄参差不齐。联合、塘坝与楠竹呈混交生长,两乡现有35亩。
岩桂,又名香桂、三股筋,筠连镇古楼大洞湾一带有3000余亩。
桫椤,又名树蕨、刺桫椤、山棕,芭茅坡国营农场的几条沟内广泛分布,形成群落特点。树高l~12米,树径0.06~0.24米,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树形美观,颇具观赏价值。
粗叶榕,俗称牛奶子树,在大地的大龙溪内呈零星生长。由于全身果实累累,胜似儿女缠身,当地群众呼之为儿多母苦树。
罗汉竹,生长在海拔1300米的山区。多与笔杆竹、白夹竹混生,其竹节膨大,与主杆协调配置,给人一种奇异美的感受。
水竹,生长在海拔600~1400米的小块平地。为块壮成片生长,生长快速,l~2年即可伐用。县内分布较广,有几亩、几十亩或上百亩的纯水竹林,一经成林可年年伐用。
珙桐,别名水梨子桐,又称合子花树。其花美丽奇特,极具观赏价值,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为全国特产珍贵树种之一。现解放乡雪山村有74单株,树龄45年,树高5米,生长茂盛。
红豆树,别名鄂西红豆、何氏红豆。全县3株,其中联合1株,高坎2株,树龄约160年以上占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山苍子,别名山鸡椒、毕登茄、山胡椒、猴香子、山苍树、赛樟树、香叶,香料油植物。全县1200米以上海拔均有生长,以双河、落水柔区及海银顶峰村最多。
杜仲,又名思仲、思仙、木棉、五丝次、乱银丝、儿仙木。是一种名贵药材,多为散生,县内南部山区较多。
兰花,属草本植物,全县广为所见。其品种有春兰、春剑、送春、惠兰、套叶兰、寒兰、夏兰、免耳兰及变异品种等。筠连属四川省重点产兰县之一。
风土人情男女若另寻新欢,妻子有权另嫁他人,并可带走一部分劳动所得的财产。苗族男女青年均豪爽大方,能歌善舞,有着广泛的社交自由。通过各种会期,民族节日,走亲戚,赶歌场,互相结识,对山歌,沟通情感。表达爱恋之意。进而互赠信物表示订婚,在订婚后双方仍是自由地参加各种会期和社交活动。如果一方发现对方在爱情上不专一,就主动地退回信物表示毁约。从订婚到结婚都是自己作主,父母很少包办,也很少提到嫁妆和彩礼的多寡。
苗族青年男女社交自由,导致一些青年早恋,解放前一般在15至17岁就结婚,18岁以前都有第一小孩,俗称三十六岁做爷爷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婚姻法》禁止了早婚,但在一些偏僻山区仍有早婚早育现象。 男女青年订婚后,男方于春节期间去几个小伙挑着糍耙,腊猪腿、坛子酒,糖果等去女家拜年一、二次。苗族结婚仪式非常隆重,在结婚前一月,女方开始哭嫁,村中未婚姑娘,每晚聚会陪哭,嫂子们劝解亦哭,统称“哭嫁”,实际是唱出嫁歌。婚前三日男方送肉酒聘礼到女家。女方则宴请宾客,舅爷,姑爷及亲友礼作贺。这时“哭嫁”也达到高潮。
结婚之前一天叫“插花日”此日女方家宾客齐集,男方必须在插花日派迎亲队伍去女方家。迎亲队伍由年青的7----11人单数组成。领队的男人叫“娶亲大哥”,女子叫“娶亲婆”另外还跟随一班吹鼓手[乐队]。迎亲队到女方家寨外即鸣放鞭炮,女方紧闭大门,必待娶亲大哥送 上开门礼红包,讲一番娶亲客套话,才准进门, 迎亲队坐席饮酒时。女方村中的姑娘们会向迎亲客人们劝酒,必将迎亲客人灌醉,姑娘们还借劝酒、上菜、上茶、盛饭等伺机向迎亲人脸上摸抹锅底黑,摸得娶亲人个个成为大花脸,名曰“打粑”, 或用豆渣和荨麻叶对娶亲人围攻,打得娶亲人遍体都是豆渣;荨麻叶蜇得娶亲火焦辣疼,叫“打亲”“打发”,既越打越亲,越打越发。要女方待老年人出来制止才停。然后,晚上男女青年可以对唱山歌,通宵达旦。结婚日叫做“正日”,正日黎明,开始发亲,由女方送亲大哥[兄弟]背新娘从正门出换新鞋送入户门外的花轿中,抬去男家。若途中与别寨娶亲队伍相遇,则各抢先从高处绕过。到了男家门外就由娶亲大哥背新娘从门前火盆上走过,然后新郎新娘行礼拜堂,男方则大摆宴席三天,答谢亲朋好友等不在话下,过完三早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探亲小住几天。
2020年,全县年末户籍总户数120851户,总人口449107人。其中,城镇人口145492人,乡村人口303615人;男性人口235926人,女性人口213181人,男女性别比为110.7:100。全县出生人数5980人,人口出生率14.02‰;死亡人数2379人,死亡率5.58‰;人口自然增长率8.44‰。[2]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谢晓丹 |
副县长 | 刘伟、刘劲松、李应红、陈龙、钟声远、贾圣君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谢晓丹 |
副县长 | 刘伟、刘劲松、李应红、陈龙、钟声远、贾圣君 |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石进 |
县委副书记 | 谢晓丹、谢艳兵 |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石进 |
县委副书记 | 谢晓丹、谢艳兵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雷敏 |
副主任 | 叶宗勇、郑世筠、段四海、熊平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雷敏 |
副主任 | 叶宗勇、郑世筠、段四海、熊平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周勇 |
副主席 | 张彬、陈薇、万家其 |
以上内容参考:筠连县人民政府[9][10]、筠连新闻网[11]。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周勇 |
副主席 | 张彬、陈薇、万家其 |
2020年,筠连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6.18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83亿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48.15亿元,同比下降2.5%;第三产业增加值67.19亿元,同比增长5.4%;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1.1:32.9:46.0。
2020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90.49亿元,同比增长1.9%,占GDP的比重为61.9%,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7亿元,同比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44.43亿元,同比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34.79亿元,同比增长4.7%。[2]
筠连县(5)
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46亿元,同比增长5.6%。
2020年,农业实现产值20.49亿元,同比增长6.1%;全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51.34万亩,同比增长0.7%;其中,秋粮种植面积44.78万亩;夏粮种植面积6.56万亩。粮食产量17.86万吨,同比增长0.9%,其中,秋粮产量16.07万吨,同比增长0.95%;夏粮产量1.79吨,同比增长0.2%。茶叶产量16021吨;烟叶种植面积1117公顷,烟叶产量2127吨。
2020年,林业实现产值2.91亿元,同比增长4.9%;全年义务植树95万株,完成营造林面积11.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7万亩,封山育林2.8万亩,森林抚育1.4万亩,退化林修复2.6万亩,中幼林抚育2.1万亩。全县新增森林面积1.1万亩,林地保有量87.7万亩,森林蓄积277.79万立方米,全县森林面积达10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4%。
2020年,畜牧业实现产值27.17亿元,同比增长4.8%;出栏肉猪43.46万头,同比增长3.1%;出栏肉牛5.78万头,同比增长8.7%;羊出栏0.81万只,同比增长2.1%;家禽出栏261.77万只,同比下降5.5%。肉类总产量4.34万吨,同比下降1.0%(其中,猪肉产量3.17万吨,同比下降3.5%;牛肉产量0.73万吨,同比增长10.8%);禽蛋产量0.21万吨,同比增长12.1%。年末生猪存栏34.06万头,牛存栏13.08万头,羊存栏0.72万只,兔存栏9.99万只。
2020年,实现渔业产值0.22亿元,同比增长24.0%;2020年水产品1300吨,同比增长4.5%
2020年,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5.55千公顷,本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7千公顷;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02千公顷;本年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2.55万人,累计安全饮水人口44.91万人;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56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24720万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168吨。年末实有耕地36641公顷。[2]
2020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6.53亿元,同比下降3.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户,其中煤炭企业15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2亿元,同比下降15.4%,实现利润总额5.1亿元,同比下降14%,实现利税总额7.3亿元,同比下降20.1%。
2020年,具有资质等级独立核算的建筑企业34个,其中: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34个。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1.66亿元,同比增长2.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2]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1%。
从产业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9%,占总投资的10.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5%,占总投资的24.8%;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6%,占总投资的64.5%。
202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1.1%;商品房施工面积71.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0%。
国内贸易、旅游和招商引资
2020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14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6.99亿元,同比下降2.9%;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6.16亿元,同比下降1.6%。本年退出限上单位7个,新增24个,现有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含个体户)83个(含退库保留同期单位1个),其中限上贸易个体户15户。
2020年,旅游接待262.85万人次,同比下降17.5%;实现旅游收入22.64亿元,同比下降16.8%。
2020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7万元,同比增长216.2%。其中,出口额277万元,同比增长216.2%。
2020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市外资金33.60亿元,其中省外资金32.56亿元。当年市外项目履约21个,其中省外项目12个,本年新签履约项目7个。
财政、金融
2020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7.84亿元,同比增长3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7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税收收入3.11亿元,同比下降13.1%;非税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13.3%.基金预算收入9.87亿元,同比增长72.9%。财政总支出40.53亿元,同比增长27.4%。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84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4亿元,同比增长0.3%;农林水支出5.12亿元,同比增长11.6%;科学技术支出0.24亿元,同比增长4.4%;教育支出7.19亿元,同比增长2.9%;卫生健康支出2.90亿元,同比增长34.9%。基金预算支出10.69亿元,同比增长180.6%。
2020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0.26亿元,比年初增长15.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9.24亿元,比年初增长16.2%。[2]
2020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2.6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31883户(含宽带用户),移动电话用户335300户,互联网注册上网用户140821户。[2]
2020年,共申报省、市、县科技项目5个,其中申报省级项目3个,市级项目2个。
筠连县2020年,全县有小学10所(不含村小),普通中学34所(含九年一贯制24所,初级中学8所,完全中学2所),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1所,幼儿园8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所)。拥有中小学专任教师3429人,全年引进教师28人,公招教师159人,安置免费师范生28人,按期转正特岗教师17人。在校学生62671人(含特殊教育128人),其中:小学34706人(含特殊教育104人),初中16580人(含特殊教育24人),普通高中6591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4794人。
2020年,小学招生5085人,初级中学招生5407人,初中阶段升学率90.5%;普通高中招生2324人,职业高中招生2222人。3324人参加高考,本科录取人数1337人,本科录取率为40.2%;其中,重点本科录取人数259人。[2]
2020年,县内共有157个村文化活动室、1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其中已达标157个村、15个社区,有61个贫困村村级文化活动室。县内有图书馆1个,藏书量18.0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藏书量5.55万册,电子图书12.5万册。年末县内有电子阅报屏22个。有农家(社区)书屋172个,其中市级示范农家书屋19个。
2020年,全县有各级各类体育协会17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466人,各类健身活动站点268个;全年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33名。
2020年,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2701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7010户;广播综合覆盖率99%,电视综合覆盖率99%;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2042公里。
筠连县2020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89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716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84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27人。
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00元,同比增长6.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7903元,增长8.5%;人均经营净收入13633元,增长3.1%;人均财产净收入3104元,增长3.5%;人均转移净收入4861元,增长10.9%。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38元,下降2.6%;八大类消费中: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消费人均支出分别为7992元、2094元、3822元、1727元、2711元、2306元、926元、661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9%。
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10元,同比增长9.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5818元,增长11.4%;人均经营净收入9005元,增长7.9%;人均财产净收入448元,增长2.6%;人均转移净收入3339元,增长10.3%。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08元,同比增长9.6%。八大类消费中: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消费人均支出分别为5478元、807元、2965元、1042元、1643元、1062元、996元、316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8.3%。[2]
2020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2天,同比上升15天,优良天数率96.2%,同比上升3.9%,全市排名第一;PM2.5平均浓度为28.3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6.0%,全市排名第二。县辖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县境内出境断面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020年,化学需氧量减排282.67吨,氨氮减排28.21吨,二氧化硫减排1653.29吨,氮氧化物减排1308.32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25.69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2.6%。
2020年,全县目前有省级生态村4个、市级生态村121个、县级生态村121个,命名生态家园67922户。
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19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2人,登记失业率3.0%。
2020年,全县共有民办养老机构14所,其中农村敬老院12所,床位1140张;民办营利性养老机构2所(含敬老院1所和社会救助福利中心1所),床位160张,养老机构床位合计1300张。全县共有农村特困供养人员1006人,城市特困供养人员344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8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882人。
2020年,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8.21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参保36.26万人,城镇职工参保1.94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29037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21091人,其中项目参保人数6759人;生育保险参保职工1332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981人。
2020年,全县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20943.36万元,同比增长5.2%,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人数12485人,当年住房贷款发放额8042.80万元,同比增长13.6%;当年住房公积金提取额16431.31万元,同比增长12.4%。[2]
2020年,境内公路总里程221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134公里。其中国省干线132公里,农村公路2083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58837.00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53693.65万吨/公里;城市客运公交车41辆,社区巴士40辆。[2]
筠连县(5)筠连古楼山景区位于宜宾地区筠连县境内,面积130平方公里。景区处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长期受内外地质力的作用,形成了奇特多姿的景观。这里有四川盆地内水温最高、流量最大、水质独特的“巡司温泉”,有海瀛乡陈家沟的间歇潮涌泉,有类似黄龙寺钙化彩池的腾达乡仙人洞内的大型边石坝钙华景观,有塘坝乡董家湾的“千鸟归林”、巡司乡的“千亩茶园”、巴茅坡的森林公园等生物景观,有廉溪乡的“横山桂榜”、 塘坝乡的“木浪晓晴”等气象景观,有僰人人悬棺、龙碗大埝、玉壶井公园莲花石佛等人文景观。景区内峰丛、溶洞、地下河也较丰富。
古楼景区的海瀛潮涌泉最为奇特,泉水出口为一水平溶洞,每当涌潮前,在洞口可听到隐约的嗷嗷声,似猪吼,故当地人俗称母猪洞。未涌潮时,洞中涓涓水流清澈见底,水面只有1-2米宽,水深不到10厘米。涌潮时,水流变浑浊并夹有较多泥沙,洞内水深增到40-60厘米,水面增宽到3-5米,此时洞内吼声如雷,景象奇特壮观。
筠连县光明寺位于风景秀丽的巡司镇以北山上。此山虽不算高,但巡司镇可尽收眼底。据史料载,光明寺始建于元代,完善于明清,该寺因主供燃灯古佛而得名,文革初被毁。受益于改革开放、善于经商致富的巡司工商界及其它有识之士,于80年代中期即开始集资修复光明寺景区,在风景旅游建设方面成为全县之先导。
人们登山,沿石级而上,有洞窟可探,泥塑、石刻佛像可供瞻仰,寺前有壮观的山门,寺内建有三大殿、茶厅、亭台及其它设施。该景区比较重视绿化,菊花的培育为一大特色。深秋季节,秋菊满园,是筠连人游览光明寺的最佳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