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的作用致结肠穿孔称为结肠破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及细菌性腹膜炎。对比小肠而言结肠组织愈合能力差,腹腔污染重,因而术后容易形成肠瘘。
结肠破裂多发生于上腹或两侧腹的创伤绝大多数为开放伤闭合伤极小
1.腹痛腹胀发热
2.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可伴有休克表现
腹腔穿刺阳性腹部X线检查可见气腹征
鉴别诊断应考虑急性阑尾炎炎症性肠病缺血性结肠炎结肠癌其他原因引起的肠梗阻卵巢囊肿破裂肾绞痛等
1.治愈:经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伤口愈合无并发症者
2.好转:经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伤口感染者
3.未愈:手术后发生结肠瘘或腹腔有严重感染需二期手术治疗者
主要是要预防手术并发症及护理
1.防治休克。
2.抗感染(第三代头孢抗菌素)。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手术治疗。
结肠破裂 由于结肠壁薄,血液供应差,含菌量大,故结肠破裂[1]的治疗不同于小肠破裂。除少数裂口小,腹腔污染轻,全身情况良好的病人,可以考虑一期修补或一期切除吻 合(限于右半结肠)外,大部分病人均需先采用肠造口术或肠外置术处理之,待3~4周后病人情况好转时,再行关闭瘘口。即使采用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术,也宜 在其近口侧进行造口术,暂时转移粪流并避免肠管膨胀,并在手术结束后即行肛管扩张,以保证良好愈合。
1、破口小,腹腔污染很轻者,可行一期修补,但缝合应确实可靠。结肠破口稍大,腹腔污染不重,患者情况良好时,也可行一期修补,近端置管造瘘,以保证修补处良好的愈合。
2、结肠破口大,损伤及腹腔污染严重,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时,用结肠造瘘或外置术,待病情好转后,再次手术关瘘。
3、术中应高度重视腹腔冲洗,可用抗需氧菌和厌氧菌的药物配制液体冲洗,并放置引流,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
结肠破裂的治疗原则是由于结肠壁薄,血液供应差,含菌量大,故结肠破裂的治疗不同于小肠破裂。除少数裂口小,腹腔污染轻,全身情况良好的病人,可以考虑 一期修补或一期切除吻合(限于右半结肠)外,大部分病人均需先采用肠造口术或肠外置术处理之,待3~4周后病人情况好转时,再行关闭瘘口。即使采用一期修 补或切除吻合术,也宜在其近口侧进行造口术,暂时转移粪流并避免肠管膨胀,并在手术结束后即行肛管扩张,以保证良好愈合。
1.腹痛、腹胀、发热。
2.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可伴有休克表现。
1.对单纯性结肠穿孔且一般状况较好者,术后以“A”和“B”项药物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主。
2.伴有休克者,积极抗休克。
3.对于老年患者,或破损严重且伴营养状况不良者,术后应注意加强支持疗法,必要时给予输血或人体白蛋白和头孢三嗪,以增强伤口的愈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