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小云雀华南亚种
【中文别名】华南小云雀,澎湖小云雀
【拉丁学名】
【命名者及时间】Swinhoe,1859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百灵科、云雀属、小云雀
小云雀华南亚种属小型鸣禽,体长17cm。上体沙棕色或棕褐色具黑褐色纵纹,头上有一短的羽冠,当受惊竖起时才明显可见。下体白色或棕白色,胸棕色具黑褐色羽干纹。羽色较台湾小云雀略显黄褐,嘴则较厚而短。正常飞行起伏不定。警惕时下蹲。小云雀到一定高度时,稍稍浮翔,又疾飞而上,直入云霄,故得此名。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属杂食性。主要食物有禾本科、沙草科、蓼科、茜草科和胡枝子等植物性食物,也吃少量麦粒、豆类等农作物。动物性食物主要有象鼻甲、蚂蚁、鳞翅目、鞘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低山平地、河边、沙滩、草丛、坟地、荒山坡、农田和荒地以及沿海平原。在地面以草茎、根编碗状巢,每窝产卵3~5枚,孵化期10~12天。[1]
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福建厦门。[1]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小云雀华南亚种图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