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宿一

氐宿一

目录导航

简介

氐宿一是一个光谱类型为A3IV的白色恒星,视星等为2.75,绝对星等为0.88。它的伴星氐宿增七是一个光谱类型为F3V的黄白色恒星,视星等为5.15,绝对星等为3.28。这两颗恒星在天空中分离的角距离为231" (3'51"),两星的位置角是314°。

名称来源

氐宿一的其他名称 Zubenelgenubi /zuːbənɛldʒəˈnuːbi/,也作Zuben Elgenubi,这个名字从阿拉伯语ّالزُبَانَى الجَنُوبِي al-zubānā al-janūbiyy,意思是“南爪”。Kiffa Australis (Elkhiffa Australis)是一个部分的拉丁文翻译阿拉伯语al-kiffah al-janūbiyy“在南方的尺规”。Lanx Australis这个名称使用旧天文学文献,相当于“在南方的尺规”。

移动资料

氐宿一的运动数据显示它属于北河二移动星群的成员,氐宿一和氐宿增七的年龄为14亿年,而织女星(天琴座 α)的年龄为4.55亿年,所以是否真有这样的集团仍有争议。这个移动星群最早是在1990年被J. P. Anosova和V. V. Orlov发现的,Anosova和Orlov原本建议成员有15颗恒星。现有成员包括织女一(天琴座 α)、天钩五(仙王座 α)、厕增七(天兔座 ζ)、氐宿增七(天秤座 α1)、氐宿一(天秤座 α2)、北河二(双子座 α)、北落师门(南鱼座 α)、北落师门B(南魚座 TW)、天记增一(船帆座 ψ)、火鸟五(凤凰座 κ)、HD 51825、Gliese 351A、Gliese 426 AB、HD 117934、HD 119124、HD 162283、HD 181321、Gliese 842.2、Gliese 896 AB。这些恒星在宇宙中以共同的速度朝向同大致的方向运动,并有共同的起源,都诞生自同一个疏散星团。

其他资料

氐宿一距太阳约77光年(24秒差距)。氐宿一和氐宿增七形成一个双星系统并一起移动。氐宿增七是主系统分开大约5400个天文单位,它也是一个光谱二进制的轨道周期为5870天,一个角间距为0.383角秒,相当于10个天文单位。该恒星系统可能有五个组成部分,恒星KU Lib的2.6°的分离,从而使形成一个层次五倍的恒星系统。KU Lib有一个相似的运动通过隔开天秤座α系统,但是分开的其他恒星大约1秒差距。尽管如此,它有足够接近的引力绑定到其他成员。

氐宿

汉族神话中的二十八宿之一。源于汉族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是古代汉族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

东方青龙七宿第三,是龙胸及前爪。在七曜属土,图腾为貉,故亦称氐土貉。氐宿包括氐、天乳、招摇、梗河、帝席、亢池、骑官、阵车、车骑、天辐、骑阵将军共十一个星官。

氐宿天区主要属于天秤座,也有部分位于巨蛇座,牧夫座,室女座,豺狼座,长蛇座,半人马座天区内。

[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