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县

抚松县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清宣统元年十月二十日(1909年12月2日),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锡良和副都统衔奉天巡抚程德奏请,拟在长白山岗后(今抚松地域)设县治。宣统元年十月二十四日(1909年12月6日)军机处钞交上奏,宣统元年十二月初六日(1910年1月16日)奉朱批,旨准立县。建县之初,县治所设在“双甸子”,故取名双甸县。双甸子俗名“甸子街”,就是现今的抚松镇,以当年的马鹿沟上下有两大片草甸子而得名。此地游民杂居,交通闭塞,常年土匪麇集,治安混乱,又因整个区域处于松花江上游,“政务殷繁”、“动滋交涉”。

宣统二年七月十九日(1910年8月23日)遂更名“抚松县”,隶于奉天省。

清末,属奉天省长白府。

邓小平在抚松邓小平在抚松民国二年(1913年),属奉天省东边道,改县行政署为县公署。颁“抚松县印”铜印一颗。

民国十八年(1929年),抚松县为奉天省直辖县。同年奉令,改县公署为县政府。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1日,伪满州国公布《省官制》,抚松县于12月1日起属安东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改属通化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同年12月18日,成立抚松县民主政府,属冀热辽区辽吉办事处第四专员公署。同年12月20日,改属安东省通化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归吉林省通化地区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21日,属辽宁省通化地区第一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归辽宁省直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22日,属辽宁省通化地区第一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20日,属安东省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8日,改属辽东省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2年6月,由边东省直辖。1954年7月23日,划归吉林省,属通化地区专员公署。1955年4月30日,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人民委员会被迫停止行使职权,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抚松县人民武装部生产指挥部接管。1968年3月,成立抚松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9月,改称抚松县人民政府。

1985年2月4日,撤销通化地区专员公署,改市管县,由浑江市(现白山市)辖至今。[7]抚松县抚松县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抚松县辖11个镇、3个乡、3个功能区。抚松县人民政府驻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北区政通路6号。[8]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220621100000 抚松镇
220621101000 松江河镇
220621102000 泉阳镇
220621103000 露水河镇
220621104000 仙人桥镇
220621105000 万良镇
220621106000 新屯子镇
220621107000 东岗镇
220621108000 漫江镇
220621109000 北岗镇
220621110000 兴参镇
220621120000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池西区(特殊乡镇)
220621121000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池南区(特殊乡镇)
220621200000 兴隆乡
220621201000 抽水乡
220621202000 沿江乡
220621407000 抚松工业集中区

地理位置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220621100000 抚松镇
220621101000 松江河镇
220621102000 泉阳镇
220621103000 露水河镇
220621104000 仙人桥镇
220621105000 万良镇
220621106000 新屯子镇
220621107000 东岗镇
220621108000 漫江镇
220621109000 北岗镇
220621110000 兴参镇
220621120000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池西区(特殊乡镇)
220621121000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池南区(特殊乡镇)
220621200000 兴隆乡
220621201000 抽水乡
220621202000 沿江乡
220621407000 抚松工业集中区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松花江上游,长白山西北麓,介于东经127°01′—128°06′,北纬41°42′—42°49′之间。北与桦甸市、敦化市以二道松花江为界。南与临江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相连。东与安图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接壤。西与靖宇县隔江相望。与江源区相接。南北长125千米,东西宽87千米,总面积6159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抚松县地处长白山山区,境内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相对高差2383米。最高点是白云峰峰顶,海拔2691米。最低点是兴参镇的三江口,海拔308米。地貌类型为长白山地貌区。[2]

自然资源

抚松县属中国东北部山区寒温带湿润气候区,大体可划分为5个区域,即沿江温和区、山地温凉区、山地冷凉区、山地冷冻区、山地极寒区。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递减,自西向东和自南向北递减的变化趋势明显。全县年平均气温4℃,年平均最高气温5.1℃,最低—0.3℃。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积雪深。夏季短促,较热,雨量集中。春秋两季冷空气活动十分活跃,气候多变,冷暖阶段性变化显著,春有“倒春寒”,秋有“小阳春”之说。年平均日照2352.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3%。年日照时间最长为2833小时,最少出为2021.1小时。降水量充沛,年均800毫米左右。无霜期的长短差异很大,最长为150天,最短为79天。[2][3]抚松县抚松县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抚松县土地总面积61.5928万公顷,分为8个一级地类,38个二级地类(46个二级地类)。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耕地3.036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93%;园地5001.99公顷,占总面积的0.81%;林地54.240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8.06%;草地8151.71公顷,占总面积的1.3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39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85%;交通运输用地4934.36公顷,占总面积的0.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20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66%。截至2017年,抚松县可供开发利用的面积8389.13公顷,其中内陆滩涂(河滩地)为233.81公顷,主要分布在抚松镇、抽水乡、沿江乡;其他草地(荒草地)8155.32公顷,主要分布在万良镇、抽水乡、北岗镇、兴参镇、长白山自然保护区。[2]

水利资源

抚松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金属、非金属、能源、矿泉水4大类35种矿产,已探明的矿产17种。其中矿泉水、硅藻土、地热、硅石、浮石、铅、锌、花岗岩等矿产是抚松县的优势矿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成矿条件好,开发前景大。[2]

抚松是中国矿泉城。地处世界三大矿泉水富集区之一的中心区域,已发现有开发价值的矿泉水水源41处,已勘查鉴定的水源16处,允许开采量为5.5万立方米/天。有偏硅酸型、碳酸复合型和含锶、锂、钒等,十分稀有,与阿尔卑斯山的伏维克矿泉水和北高加索纳尔赞矿泉水相媲美。[3]

植物资源

抚松县主要有头道松花江和二道松花江两大流域,由于位于长白山西坡腹地,境内森林茂密沟壑纵横,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抚松县是中国第一批电气化县,境内10千米以上河流66条。水能资源可开发量81万千瓦,已开发59万千瓦。其中全县小水电水能资源技术可以开发装机22万千瓦。截至2017年末,全县已建成小水电站16座,总装机8.44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0321亿千瓦时。省重点水利工程松江河梯级电站总投资50亿元,装机容量51万千瓦,是抚松县最大的调峰水电站。[2]

动物资源

抚松不仅是“东北三宝”的故乡,而且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几乎囊括欧亚大陆所有物种。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蕴藏着丰裕的野生植物资源,野生植物达823属3900多种。抚松是中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人参、五味子等10种道地中药材产量居全国之首,天麻、木灵芝、草苁蓉、长白山瑞香、红景天、贝母、黄芪等主要珍稀药用植物遍布山野林间。抚松的野生植物还有许多具有酿酒、蜜源、香料、油料、工业原料及观赏等价值。抚松县是长白山人参核心产区,在人参行业领域有三个世界之最:人参产销量全球最大,人参生物学特征全球最佳,域内的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全球最大。[2]

人口状况

抚松县古老茂密的原始森林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优越的繁衍生息的条件,是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富集区域。境内野生脊椎动物47属442种(其中兽类63种、鸟类277种、两栖类13种、爬行类16种、鱼类73种),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东北虎、棕熊、马鹿、猞猁、香獐等珍禽异兽有37种。其中名贵药源动物有鹿、麝、熊、獾、林蛙等。[2]锦江大峡谷锦江大峡谷

经济概况

2020年全县户籍总人口275110人,比上年末减少3487人。其中,城镇人口203241人,比上年减少2438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73.9%。全年出生人口1357人,出生率4.93‰,较上年下降1.6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520人,死亡率9.16‰,较上年增加0.7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23‰。男性人口138326人,比上年减少1833人;女性人口136784人,比上年减少1654人。[1]

综述

第一产业

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与上年相比降低0.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7%,第二产业下降5.3%,第三产业降低0.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1:15.2:62.7。[1]

第二产业

2020年,抚松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7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完成产值28.5亿元,增长7.7%;林业完成产值4.8亿元,增长51.9%;牧业完成产值7.5亿元,下降16%;渔业完成产值0.5亿元,增长16.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3亿元,增长33.4%。

2020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2万公顷,增长4.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92万公顷,同比增长10.5%,粮食产量为8.26万吨,同比下降6.1%;其中玉米播种面积为0.99万公顷,同比下降2.9%;玉米产量6.48万吨,同比下降5.1%;大豆播种面积为0.90万公顷,同比增长4.7%,大豆产量1.69万吨,同比下降11.5%。

2020年全年生猪出栏5.09万头,同比下降6.9%;牛出栏0.43万头,保持稳定;猪肉产量0.40万吨,同比下降9.1%;牛肉产量0.08万吨,于去年持平;羊肉产量42吨,同比下降4.5%;禽蛋产量0.23万吨,同比下降25.8%。[1]

第三产业

工业

2020年抚松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2.1。分轻重行业看,轻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9.7%;重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5.1%。

2020年抚松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2%。分轻重行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5%;重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2%。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

2020年抚松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71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11.2%。

建筑业

2020年,全县有资质内建筑企业19户,实现总产值9.4亿元,比上年下降3.1%。当年资质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达12.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7%。[1]

交通运输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抚松县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3%。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35个,同比增加1个,增长3.0%。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116.8%,

2020年,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0 %;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1%,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3.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下降19.8%,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41.2 %。

2020年,抚松县商品房销售面积5.6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93.1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6万平方米,增长56.5%;其他用房销售面积0.6万平方米,同比持平。

国内贸易

202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2.5%。

2020年,一季度增速 -16.6%,二季度增速 -19.3%,三季度增速-28.2%,四季度增速-12.5%。从销售地区看,城镇零售额增速高于乡村,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11.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0%;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19.8%,占零售总额的10.0%。

旅游业

2020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50万人,同比下降77.3%;旅游总收入达到4.7亿元,下降82.7%。

财政与金融

2020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64亿元,下降3.1%;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3.40亿元,下降4.3%;财政支出完成41.18亿元,下降10.8%。

2020年,抚松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75.5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住户存款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非金融企业存款15.9亿元,同比下降23.5%;广义政府存款22.2亿元,同比增长20.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05.9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住户贷款21.7亿元,同比增长1.6%;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4.2亿元,同比增长20.6%。[1]

抚松县抚松县

社会事业

201国道和302省道纵贯抚松县全境,拥有中国首个森林旅游机场——长白山机场,通航北京、上海、青岛、广州等14个城市,宇松铁路、营松高速、鹤大高速贯穿境内。抚松境内共有8个高速出口。[2]

2020年,交通方面旅客客运量297万人,同比下降51.1%;旅客周转量18989万人公里,下降49.0%;货运量215万吨,下降5.3%;货物周转量68982万吨公里,增长20.0%。[1]

科技事业

教育事业

2017年,抚松县全年获得专利授权26个。[9]

文化事业

2020年,抚松县基础教育校园数共69所,其中,幼儿园27所,小学21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高级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基础教育班数共621个,其中,学前教育66个,小学276个,初中157个,高中101个,特殊教育21个。基础教育在校学生数共人,毕业生人,其中,学前教育在校生数1283人,毕业生数660人;小学在校生数10448人,毕业生数1133人;初中在校生数4400人,毕业生数1813人;高中在校生数5001人,毕业生数1589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1人,毕业生数2人。[1]

卫生事业

2020年抚松县共有图书馆1座,藏书量52万册(包括电子图书、纸质图书、视听文献),体育场馆6个。[1]

劳动就业

2020年抚松县医疗卫生机构数共312个,其中,医院8个,包括综合医院5个,中医医院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96个,包括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138个,诊所140个,卫生所、医务室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实有床位数2165张,在岗职工2619人,卫生技术人员2006人,其中,执业医师646人。[1]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10]

民生保障

2020年,新增就业人数2311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50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1002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32400人。[1]

安全生产

2020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8元,同比增长3.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27元,增长7.0%。

2020年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2924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702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8452人。[1]

历史文化

2020年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4起,造成死亡人数13人、受伤人数76人,直接财产损失52.9万元;生产安全事故0起;火灾事故97起,直接财产损失257.7万元。[1]抚松县抚松县

文物古迹

非遗文化

抚松历史悠久,1万余年前的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聚居。在古渤海国时期,是重要的文化名城,是古朝贡道的必经之路,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文化,是萨满文化和肃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境内已发现的古文物遗址57处、抗联遗址20处,其中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处,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4处,被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9处,被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处。其中:漫江镇锦江木屋村被列为第一批50个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名单,是东北三省唯一一家被列入这一名单的传统村落。

南岗遗址

位于仙人桥镇大青川村小南沟南岗顶端脊梁上,遗址南北为200米,东西为100米。1965年5月,采集到石斧、石刀石磨棒和陶片,经过分析认定该遗址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处文化遗存,大约年代当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南山口遗址

位于新屯子镇新屯子村东南乡道旁的平岗顶端,俗称“南山口”。遗址已辟为耕地,在东西100米,南北40米范围内,采集到红褐、黑褐陶两种遗物,还征集到石刀一把。初步分析认定,该遗址为原始社会的一处文化遗存,其年代约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里阳沟遗址

位于抽水乡抽水村东南1.5千米处的里阳沟北山南坡,东西70米,南北40米,遗址表面散布着极少量的陶器残片。还征集到石斧一把,经分析认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抚松县抚松县高丽山遗址

位于松郊乡久才村东高丽山山根处。1960年,采集到石斧、石锄等大量遗物,据遗物分析,该遗址年代应为新石器时代。

平安遗址

位于兴参镇西南4千米处,东西600米,南北500米。1960年以来,在该遗址处采集到石镞等遗物,从遗物分析认定,该遗址年代当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小南沟遗址

位于仙人桥镇大青川村小南沟北坡耕地中,东西长50米,南北宽70米。采集到石斧、石锛、石球和黑褐色夹粗砂陶片等遗物,经分析认定该遗址上限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下限为高句丽时期早期。

中心街遗址

位于松郊乡中心街村东北100米处。1984年,在遗址座落处发现较多的石器、骨器、陶片等遗物,从出土文物分析,该遗址为青铜时期的文化遗址。

羊洞遗址

位于东岗镇西江村西南1千米处漫江右岸的二级阶地上,东西100米,南北6米,遗址表面散布着较多的石斧、陶片、铜、铁器残片遗物。从遗物分析,该遗址大约年代为高句丽时期。[7]

风景名胜

抚松地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长白山采参习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长白山人参故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抚松人参博物馆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长白山采参习俗等人参文化项目展示传播基地”。[7]

地方特产

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境内,距长白山西、北坡主峰约60千米,处于西北坡旅游线之间,总面积25786.94公顷。森林公园由松海景区、松源景区、松江景区、松湖景区、逐鹿景区、漂流景区构成。公园以原始森林为主,集江川、溪瀑、雾凇、皑雪于一体,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生物、动物种类繁多,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3种,素有天然野生动物园的美誉。公园属温带季风性气候,有亚洲最大的红松母树林景观11725公顷。
长白山仙人洞位于距抚松县城东南4千米的马鹿沟内。大约形成于6亿年前,属于窝卷灰岩,是由海象沉积、酸水冲刷后形成的卷灰岩溶洞,洞内错落高低,奇特险峻,洞中连洞,上下相连。洞中曾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刀和陶器,仙人洞外建有关帝庙和雷音寺,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仙人洞游集考古、惊险、猎奇于一体而著称。仙人洞是集长白山、仙人洞、仙人桥、仙人河、仙人路、仙人峰“一山五仙”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仙人桥温泉度假村地处长白山腹地,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长白山区最大的的温泉疗养康复胜地,温泉、矿泉群,泉口多,从花岗岩裂缝中涌出大量的62℃的泉水,含硫酸根、氟离子、氯离子、钾、钠、钙、镁等60多种矿物质和稀有元素,其中含氡量之高在中国罕见,是不可多得的硫酸盐、碳酸盐高温氯泉。有6家花园式的疗养院,疗养休闲功能齐全。温泉四周环山,山势奇特,树木葱茏,具有典型的长白山森林小盆地气候。气温夏季平均22.5℃,冬季平均—19.5℃。
锦江大峡谷位于长白山西景区,距天池20千米处,是由于火山喷发时火山熔岩表面的火山灰和泥土被江水和雨水冲刷而成的,至今这条峡谷还在变化和扩大之中。它由南锦江峡谷和北锦江峡谷最后汇成一条峡谷。总长度70千米,在卫星上看呈“人”字形。最深处达100米,平均深度80米,宽度200—300米。它劈原始森林呈谷,里面集幽谷、奇峰、怪石、古树、珍草、秀水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的克罗拉多”、“中国的熔岩盆景”。长白山锦江大峡谷是由火山堆积经千年的断裂构造作用和流水侵蚀切割而形成,峡谷两侧,特别是底河两岸的谷坡就显得异常陡峭;加之多年的寒冻风化,峡谷中的冰缘岩柱已在岁月的风雨剥蚀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
中国人参博物馆抚松县是著名的人参主产区,人参文化源远流长。在上千年的采种人参历史中,形成了包括人参故事、采参习俗等的人参文化,内容丰富。其中,“长白山采参习俗”已经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省抚松县于1995年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人参之乡”,为宣传和推广人参产业和人参文化,抚松县建立中国第一座人参专题博物馆——中国人参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保护、研究等功能为一体,占地面积3240平方米,展厅面积2021平方米,分为序厅、参史厅、参俗厅、参品厅、影视厅、品参厅和临时展厅7个展厅,以文字、图片、实物集中展示了中国人参采集、栽培、加工、应用的历史以及参俗文化。[11]

荣誉称号

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境内,距长白山西、北坡主峰约60千米,处于西北坡旅游线之间,总面积25786.94公顷。森林公园由松海景区、松源景区、松江景区、松湖景区、逐鹿景区、漂流景区构成。公园以原始森林为主,集江川、溪瀑、雾凇、皑雪于一体,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生物、动物种类繁多,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3种,素有天然野生动物园的美誉。公园属温带季风性气候,有亚洲最大的红松母树林景观11725公顷。
长白山仙人洞位于距抚松县城东南4千米的马鹿沟内。大约形成于6亿年前,属于窝卷灰岩,是由海象沉积、酸水冲刷后形成的卷灰岩溶洞,洞内错落高低,奇特险峻,洞中连洞,上下相连。洞中曾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刀和陶器,仙人洞外建有关帝庙和雷音寺,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仙人洞游集考古、惊险、猎奇于一体而著称。仙人洞是集长白山、仙人洞、仙人桥、仙人河、仙人路、仙人峰“一山五仙”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仙人桥温泉度假村地处长白山腹地,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长白山区最大的的温泉疗养康复胜地,温泉、矿泉群,泉口多,从花岗岩裂缝中涌出大量的62℃的泉水,含硫酸根、氟离子、氯离子、钾、钠、钙、镁等60多种矿物质和稀有元素,其中含氡量之高在中国罕见,是不可多得的硫酸盐、碳酸盐高温氯泉。有6家花园式的疗养院,疗养休闲功能齐全。温泉四周环山,山势奇特,树木葱茏,具有典型的长白山森林小盆地气候。气温夏季平均22.5℃,冬季平均—19.5℃。
锦江大峡谷位于长白山西景区,距天池20千米处,是由于火山喷发时火山熔岩表面的火山灰和泥土被江水和雨水冲刷而成的,至今这条峡谷还在变化和扩大之中。它由南锦江峡谷和北锦江峡谷最后汇成一条峡谷。总长度70千米,在卫星上看呈“人”字形。最深处达100米,平均深度80米,宽度200—300米。它劈原始森林呈谷,里面集幽谷、奇峰、怪石、古树、珍草、秀水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的克罗拉多”、“中国的熔岩盆景”。长白山锦江大峡谷是由火山堆积经千年的断裂构造作用和流水侵蚀切割而形成,峡谷两侧,特别是底河两岸的谷坡就显得异常陡峭;加之多年的寒冻风化,峡谷中的冰缘岩柱已在岁月的风雨剥蚀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
中国人参博物馆抚松县是著名的人参主产区,人参文化源远流长。在上千年的采种人参历史中,形成了包括人参故事、采参习俗等的人参文化,内容丰富。其中,“长白山采参习俗”已经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省抚松县于1995年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人参之乡”,为宣传和推广人参产业和人参文化,抚松县建立中国第一座人参专题博物馆——中国人参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保护、研究等功能为一体,占地面积3240平方米,展厅面积2021平方米,分为序厅、参史厅、参俗厅、参品厅、影视厅、品参厅和临时展厅7个展厅,以文字、图片、实物集中展示了中国人参采集、栽培、加工、应用的历史以及参俗文化。[1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