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炖牛腩

萝卜炖牛腩

目录导航

食材介绍

萝卜

生吃萝卜的量一般为每日或隔日3两为宜。

生吃萝卜后半小时均不宜吃其他食物,以免抗癌活性物质被稀释或破坏。

萝卜不宜与橘子、梨、苹果、葡萄等富含植物色素的水果同食。若同时吃橘子等水果,可能会诱发和导致甲状腺肿。

科学家研究发现,生吃萝卜不仅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且还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病作用。生吃萝卜的好处主要表现在:

(1)生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含量比梨高8~10倍,而维生素C是防癌、抗癌的能手。

(2)生萝卜中含有一种抗肿瘤活性物质,这种物质对食道癌、胃癌、鼻咽癌、子宫颈癌等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萝卜炖牛腩萝卜炖牛腩(3)萝卜中丰富的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及时把肠道中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有利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4)萝卜中的木质素可使巨噬细胞的活力提高2~3倍,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可见,生萝卜中含有多种抗癌活性物质,它们发挥着很好的防癌、抗癌作用。这些抗癌活性物质遇热会被破坏,因此要保持萝卜防癌、抗癌的良好作用,必须生吃、细嚼。

牛腩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处的松软肌肉,是指带有筋、肉、油花的肉块,这只是一种统称。若依部位来分,牛身上许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国外进口的部分是以切成条状的牛肋条为主(又称条肉),是取自肋骨间的去骨条状肉,瘦肉较多,脂肪较少,筋也较少,适合红烧或炖汤。另外,在里脊肉上层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状不大规则的里脊边,也可以称作牛腩,是上等的红烧部位。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种,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因此一般用来卤,不适合炖汤,更不适合红烧。

制作方法

做法一

1、牛腩切成块,用水冲净血污;

2 、白萝卜洗净,也切成块状;

3、锅中放水,烧开,把牛腩块的白萝卜块分别焯一下水;

4、 焯好的牛腩及姜片、大料放入炖盅内,加入水,放在火上烧沸;

5、撇去表面浮沫,盖好盖,用小火煲2小时左右;[2]

做法二

1.牛腩切块焯水后洗净,白萝卜切滚刀块,葱挽结、姜拍松

2.锅内热油,七分热后放入葱姜煸出香味后,下入牛腩,炒至变色后,依次调入料酒、老抽、糖,煸炒上色

3.往锅内放适量的水,烧开后炖二小时(高压锅25分钟)后,加入萝卜,调入适量的盐、鸡精,再炖至萝卜酥烂即可[3]

做法三

至牛腩七八成熟时,揭去盖,加入白萝卜块,再盖好盖继续用小火炖1小时左右;至牛腩和白萝卜块熟烂熟时,放入精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口味即可。[4]

用料

牛腩1000克

白萝卜1000克

调料

  • 色拉油适量

  • 食盐适量

  • 冰糖适量

  • 姜5克

  • 蒜5克

  • 八角3个

  • 花椒1小撮

  • 桂皮1块

  • 蚝油少许

  • 柱侯酱适量

  • 胡椒粉适量

做法四

1.牛腩洗干净,准备好姜片、蒜瓣和各种香料

2.牛腩切块,建议不要切得太小,炖好的牛腩会缩水大约三分一到二分一的样子

3.干锅炒干牛腩的水分,盛起

4.起油锅爆香姜片、蒜瓣、花椒、八角、桂皮,要爆出香味来

5.倒入炒过的牛腩,翻炒5分钟左右

6.放入盐、冰糖、柱侯酱、耗油、胡椒粉等调料

7.倒入一碗半的水,煮沸

8.把牛腩倒入高压锅,按下炖牛/羊肉的键

9.出汽后炖45分钟

10.炖牛腩的间隔,把萝卜切大块备用

11.牛腩炖好后,放入萝卜,加盖炖上10分钟就可以了

12.炖好的香喷喷牛腩

菜品特色

1、牛腩是牛腹下部的肉肉,是广州茶餐厅、大排档最常见的食材,除了与萝卜同炖外,还常常与爽滑的面条搭配,这就是广州面食中的佼佼者——与鲜虾馄炖面齐名的牛腩面了。

2、牛腩性温,吃多了容易上火;而白萝卜却性偏寒,两者一起炖煮,恰恰起到了寒热中和的效果,真可谓相得益彰,且现时天气渐入深秋,在家炖上一锅萝卜牛腩,随做随吃,实算一件美事,只不过,要挑上好的牛腩,须不畏早起跑一趟菜市场,早起的鸟儿才有食吃。

食用方法

1)牛腩(一斤半左右)要先切成四五厘米见方的小块,锅中放凉水,把牛腩放入锅中煮,水滚后五分钟捞出,必须用凉水,如果用热水,牛肉表皮会很快变白变硬,里面的血水出不来。牛腩取出后,用温水洗干净。加生抽、料酒及胡椒粉稍微腌一下。

2)将萝卜加水大煮(不要盖锅盖),持续滚5分钟左右,煮掉萝卜的辣气。

3)炒锅上火,加入烹调油(2Tbs,30ml),在油五成熟时,放入蒜蓉(大约两瓣蒜)、姜片几片,把锅爆香,(这时锅应该离火,否则蒜蓉会焦)放柱侯酱(2tsp,可选),磨豉酱(2tsp,可选),放两块腐乳(可选)在锅中炒碎炒香,把牛腩放入锅中翻炒到有熟色。

4)在牛腩挂匀腐乳后,炒锅加温水,水量以没过牛腩两指为宜,再加入拍裂的姜一块(乒乓球大小即可)、料酒(2Tbs,30ml)、八角三只、桂皮一小块、陈皮一小块(小指甲盖那么大即可,陈皮一定不能放多)、甘草片两片、小茴香一小把(大约三十粒)、少量老抽上色,

这时候不要放盐,盐要快熟的时候放(提前放盐,肉不容易熟)。开大火,开锅后(水滚后)转小火,(火一定不要太大,锅中不能有太多白烟冒出,只有小火慢慢炖肉才会软)。

5)牛腩炖一小时后,加入煮去了辣气的萝卜,并放糖(3Tsp,25ml,可选)。再炖大约四十五分钟,不要盖锅盖,不然会成萝卜牛腩汤。

6)在牛腩炖到够软烂 且汤水收到只剩1/3的时候,放入盐(2Tsp,15ml)和葱段,翻匀。起锅并点上一点香油。这样一道牛腩就做好了。

注意事项:

1)香料一定不能多放,否则弄巧成拙,会出怪味。

2)一定要用文火,大伙炖不软。

3)如果想吃土豆,在起锅前20分钟左右放入土豆块(时间视土豆块大小决定),这样牛腩熟时,土豆刚刚好

5)糖、盐、味精的比例可以自由掌握,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可以作的时候尝一尝。味精过量加热会产生有害物质,如果一定要放,建议起锅的时候放。

6)所以调味料和香料都可以根据个人嗜好增减。

原料营养

牛腩(腰窝): 牛肉富含丰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白萝卜:白萝卜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美食,含有丰富的维A、维C、淀粉酶、氧化酶、锰等元素。另外,所含的糖化酶素,可以分解其他食物中的致癌物亚硝胺,从而起到抗癌作用。对于胸闷气喘,食欲减退、咳嗽痰多等都有食疗作用。

牛腩性温,吃多了容易上火;而白萝卜性偏寒,两者一起炖正好起到寒热中和的效果,而且“香”得益彰,产生妙不可言的香味,炖久弥香,只要保证牛肉不被炖碎 炖得越久越入味、越好吃。

原料相克

牛腩(腰窝):牛肉不宜与板栗、田螺、红糖、韭菜、白酒、猪肉同食。

白萝卜:白萝卜忌人参、西洋参同食。

饮食文化

起源

  粤菜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同其他地区的饮食和菜系一样,都有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共同性。早在远古,岭南古越族就与中原楚地有着密切的交往。随着历史变迁和朝代更替,许多中原人为逃避战乱而南渡,汉越两族日渐融合。中原文化的南移,中原饮食制作的技艺、炊具、食具和百越农渔丰富物产结合,这就是粤式饮食的起源。粤菜起源于汉,就是凭借这段历史来说的。

南宋

  南宋以后,粤菜的技艺和特点日趋成熟。这同宋朝南迁,众多御厨和官府厨师云集于粤,特别集中于羊城有关。唐代开始,广州成为我国主要的进出贸易口岸,是世界有名的港口。宋、元之后,广州成为内外贸易集中的口岸和港口城市,商业日益兴旺,带动了饮食服务作为一个商业行业发展起来,为粤式饮食特别是粤菜的成长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场所。

明清两代

  明清两代,是粤菜、粤点、粤式饮食真正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广州已经成为一座商业大城市,粤菜、粤点和粤式饮食真正成为了一个体系。闹市通衡遍布茶楼、酒店、餐馆和小食店,各个食肆争奇斗艳,食品之丰,款式之多,世人称绝,渐渐有“食在广州”之说。

形成

  粤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与广东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产富饶。故广东的饮食,一向得天独厚。早在西汉《淮南子·精神篇》中就载有粤菜选料的精细和广泛,而且可以想见千余年前的广东人已经对用不同烹调方法烹制不同的异味游刃有余。在此以前,唐代诗人韩愈被贬至潮州,在他的诗中描述潮州人食鲎、蛇、蒲鱼、青蛙、章鱼、江瑶柱等数十种异物,感到很不是滋味。但到南宋时,章鱼等海味已是许多地方菜肴的上品佳肴。在配料和口味方面,采用生食的方法。到后来生食猪牛羊鹿已不多,

萝卜炖牛腩萝卜炖牛腩蒸鱼  但生食鱼片,包括生鱼粥等的习惯保留至今。而将白切鸡以仅熟,大腿骨带微血为准,则于今仍是如此。将粤菜的刀工精巧,配料讲究相得益彰,口味注意清而不淡诸特点,表现具体。粤菜还善于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常学常新。苏菜系中的名菜松鼠鳜鱼,饮誉大江南北,但不能上粤菜宴席。虽粤人喜食鼠肉,但鼠辈之名不登大雅之堂。粤菜名厨运用娴熟的刀工将鱼改成小菊花型,名为菊花鱼。如此一改,能一口一块,用筷子及刀叉食用都方便、卫生,苏菜经过改造,便成了粤菜。此外,粤菜烹调方法中的泡、扒、烤、川是从北方菜的爆、扒、烤、汆移植而来。而煎、炸的新法是吸取西菜同类方法改进之后形成的。但粤菜的移植,并不生搬硬套,乃是结合广东原料广博、质地鲜嫩,人们口味喜欢清鲜常新的特点,加以发展,触类旁通。如北方菜的扒,通常是将原料调味后,烤至酥烂,推芡打明油上碟,称为清扒。而粤菜的扒,却是将原料煲或蒸至腻,然后推阔芡扒上,表现多为有料扒。代表作有八珍扒大鸭、鸡丝扒肉脯等。

广东的饮食文化与中原各地一脉相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史上曾有多个另立王朝的内地人。历代王朝派来治粤和被贬的官吏等,都带来北方的饮食文化,其间还有许多官厨高手或将他们的技艺传给当地的同行,或是在市肆上各自设店营生,将各地的饮食文化直接介绍给岭南人民,使之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以后,广州成为中西海路的交通枢纽;唐代外商大多聚集在羊城,商船结队而至。当时广州地区的经济与内陆各地相比,发展较快。

  除了正式菜点,广东的小食、点心也制作精巧,而各地的饮食风俗也有其独到之处,如广州的早茶,潮汕的功夫茶,这些饮食风俗已经超出“吃”的范畴,成为广东的饮食文化。

发展

  广东的饮食文化与中原各地一脉相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史上曾有多个另立王朝的内地人。历代王朝派来治粤和被贬的官吏等,都带来北方的饮食文化,其间还有许多官厨高手或将他们的技艺传给当地的同行,或是在市肆上各自设店营生,将各地的饮食文化直接介绍给岭南人民,使之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以后,广州成为中西海路的交通枢纽;唐代外商大多聚集在羊城,商船结队而至。当时广州地区的经济与内陆各地相比,发展较快。

  粤菜的影响较为广泛。据近年来的一些报刊介绍,目前的美国有中国餐馆的近万家;英国有4000家;法国、荷兰各有二千多家;日本不下数千家。这些地方的中国餐馆,多数是粤式茶楼、菜馆,生意很旺。澳大利亚的悉尼市,在“唐人街”的影响下,饮茶已成为一个专门名词,凡到悉尼市游览的人,都以一到“唐人街”享受一下粤式饮茶用餐的韵味为时尚。粤菜的其独特的清淡风味,独领风骚,以“食在广州”的声誉驰名中外。

  “食在广州”还离不开广东饮茶,它实际是变相的吃饭,各酒楼、酒店,茶楼均设早、午、晚茶,饮茶也就与谈生意、听消息、会朋友连在一起了。广东饮茶离不开茶、点心、粥、粉、面,还有一些小菜。值得一提的是潮汕工夫茶,它备用特制的微型茶壶、白瓷小杯和乌龙茶,斟茶时有“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两步,所冲茶浓香带苦,回味无穷。广东点心是中国面点三大特式之一,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五光十色,造型精美且口味新颖,别具特色。

  广东粥特点是粥米煮开花和注意调味,有滑鸡粥、鱼生粥、及第粥和艇仔粥。广东粉为沙河粉,软中带韧。广东面以“伊府面”最为出名。

相关食谱

黄豆焖牛腩

口味:营养丰富,豆香肉软

主要材料:牛腩400克,干黄豆30克,胡萝卜30克,枸杞10克,大葱1根,生姜1小块

调味料:食用油30克,二锅头酒1/2大匙,高汤3大匙,胡椒粉少许,精盐2大匙,味精1小匙

制作方法:

1.牛腩洗净切块,干黄豆泡透洗净,生姜洗净切末,葱叶洗净切丝,胡萝卜洗净后去皮切块,枸杞泡洗干净

2.往锅里倒油,烧热,放入姜、牛腩爆炒干水分,倒入酒、高汤,用小火焖20分钟

3.然后加入胡萝卜、黄豆、枸杞,焖烂后加盐、味精、胡椒粉、葱丝,焖透入味后装盘即可。

红烩牛腩

红烩牛腩

材料:炖好的牛腩、洋葱1/4个、番茄1个、胡萝卜1个,切好。

做法:放油,洋葱先炒香,加入牛腩、少许牛腩汤、番茄、胡萝卜、番茄酱及糖、白胡椒粉、盐一起烩煮至入味。一碟开胃的红烩牛腩诞生啦!

牛腩三吃: 

第一吃:红烩牛腩

  材料:炖好的牛腩、洋葱1/4个、番茄1个、胡萝卜1个,分别切好。

黄豆焖牛腩  做法:油热锅,放洋葱先炒香,加入牛腩、牛腩汤、番茄、胡萝卜、番茄酱及糖、白胡椒粉、盐一起烩煮至入味即可。

萝卜炖牛腩萝卜炖牛腩  第二吃:山药炖牛腩

  材料:炖好的牛腩、山药

  做法:山药切块,和炖好的牛腩、牛腩汤一起放到砂锅里,加少许盐炖,炖至山药熟透即可。

  第三吃:沙爹牛腩

  材料:炖好的牛腩、沙爹酱、大葱

  做法:先用油爆炒一下切好的大葱,然后下炖好的牛腩,再放两勺沙爹酱,牛腩汁、少许盐一起焖。焖到汁收干即可。

山药牛腩

山药牛腩

山药,有滋养脾胃,补气养血,补虚抗衰,扶正祛邪等作用,是中医温补、平补的中药药材。

做法:山药切块,和牛腩、牛腩汤一起放到砂锅里,加少许盐炖,炖至山药熟透即可。可以用微波炉做,先高火5分钟,然后中火15分钟。

沙爹牛腩

特地去把沙爹酱给买回来了,没买牛肉,先用牛腩练一下,家里翻不出什么配菜了,就把大葱用上。先用油爆炒一下切好的大葱,然后下牛腩,放两勺沙爹酱,牛腩汁、少许盐

萝卜牛腩一起焖。焖到汁收干即可。

萝卜牛腩是广州有名的传统小吃,以白萝卜、新鲜牛腩,配以佐料长时间炖制而成。在一些繁华的路段如北京路、上下九路等地,萝卜牛腩的清香飘满街。在街上,你会常见到端着碗吃着萝卜牛腩逛街的人,特别是少男少女们。

材料:牛腩,切块白萝卜

乌梅酒焖牛腩

萝卜牛腩

乌梅酒焖牛腩

原料:牛腩600克、葱1根、胡萝卜1根。辅料:(1)乌梅酒3杯、盐1/2茶匙、酱油1大匙、糖1/2大匙。(2)水淀粉1/2大匙。

制作:1. 将牛腩切小块,先氽烫过再冲净;将胡萝卜去皮,切滚刀块。2. 将牛腩放入锅内,先倒入调味料(1)烧开,改小火,再加入葱段、胡萝卜块同烧半小时。3. 待熟软入味时,将汤汁淋水淀粉勾芡至微稠状即可盛出。牛腩亦可用肋条或里脊肉代替,各有不同口感,肋条筋多较有嚼劲,而里脊肉含筋带肉,质地易熟快烂,但嚼劲不足。胡萝卜比较甜。因为乌梅酒有上色效果,所以酱油不要加太多,以免颜色太深。如果没有乌梅酒,可用红葡萄酒代替。

鱼香牛腩

鱼香牛腩

原料:材料:牛腩1又1/2斤(或牛肋条)、胡萝卜块1杯蒸牛肉料:姜2片、葱1支、酒1汤匙、糖1茶匙、花椒粒1茶匙、牛肉汤1杯鱼香综合调味料:糖2茶匙、醋1/2汤匙、酒1茶匙、姜屑1茶匙、葱花2汤匙、麻油少许、大蒜屑1汤匙、太白粉2茶匙、牛肉汤半杯、辣豆瓣酱1汤匙、淡色酱油2汤匙

制作: 整块牛肉加葱、姜、酒1汤匙、八角1粒及滚水6杯煮1小时,捞出待稍凉后切片,排入蒸碗中 热油2汤匙爆香花椒粒、葱和姜,淋下蒸牛肉料,煮滚2分钟,过滤到牛肉蒸碗中 牛肉蒸约半小时后,放下切块的胡萝卜在碗中,再一起蒸半小时,取出后泌出汤汁,牛肉扣到大盘中 泌出之牛肉汤汁及鱼香料一起在锅中煮滚,淋到牛肉上,周围可以沙过之青菜围边。

咖喱牛腩

原料:

牛腩、胡萝卜、土豆、洋葱、姜片、葱、蒜、八角、咖哩块。

做法:

1、牛腩绰水煮一会儿,去除血污,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备用;

2、胡萝卜,土豆和洋葱去皮切成块,姜切片,蒜剥皮,葱洗净打葱结;

3、把牛腩放入高压锅,加水没过牛腩,把姜片,葱结,八角和蒜放进茶包袋(这样等下捞出来比较容易),扔进高压锅,放两勺料酒.开火,高压锅上气后小火煮35分钟;

4、把牛腩从高压锅转移到汤锅里,捞出料包,加入土豆和胡萝卜块继续用小火炖40分钟至牛腩酥烂;

5、加入两块咖哩块继续煮20分钟;

6、换成炒锅,用大火收汁,至汤汁浓稠即可以出锅。

豆腐烧牛腩

材料:

牛腩肉600克、北豆腐400克、郫县豆瓣两大勺、冰糖适量、盐适量、料酒1匙、酱油1大匙、油、肉汤

炖肉调料:姜2片、大料(八角)3粒、桂皮1小块、花椒10粒、草果1个、陈皮1块

做法:

1,将牛腩肉切成1.5公分见方的方块,放入滚水中稍煮,去掉血沫捞出待用,郫县豆瓣酱切碎,酱切姜末

2,将所有调料洗净用纱布或者一次性药袋装好,封好口待用。

豆腐烧牛腩3,炒锅烧热放适量油,放入豆瓣酱炒香,加入姜末同炒。

4,放入牛腩块同炒,加入料酒、酱油、冰糖。

5,加入肉汤或开水没过牛肉,加入炖肉调料。

6,烧开后加盖转小火炖至牛肉稍软,大约30分钟

7,豆腐切成1.5公分见方的方块,放入加了少量盐的滚水中稍煮

8,将豆腐加入牛肉中,轻轻翻动,让豆腐接触牛肉汤汁,烧开后加盖转小火炖10分钟左右,让豆腐入味,其间不时用炒勺轻轻推动,避免粘锅

9,加盐调味,盛出用香菜装饰即可

辣白菜烧牛腩

材料:

萝卜炖牛腩萝卜炖牛腩牛腩600克、辣白菜半颗、泡椒几根、彩椒少许

调料:盐、胡椒粉、鸡精、香油、料酒、香叶两片、小茴香少许、冰糖适量、葱姜蒜、蚝油、酱油

做法:

1.牛腩切丁焯水去血水、彩椒切块、辣白菜切小块

2.炒锅热油,下入葱姜蒜爆香,下入杭椒

3.加入捞出控水的牛腩翻炒,倒少许的酱油翻炒片刻之后,加入冰糖和蚝油翻炒,加入水,能没过牛腩

4.慢炖至牛腩快要熟烂,加入已经切成小段的辣白菜和彩椒

5.炖至牛腩熟烂,加入调味料出锅。

清炖牛腩

材料:

牛腩(腰窝)350克,香菇(鲜)100克,猴头菇100克

调料:大葱5克,姜3克,花椒2克,胡椒粉2克,盐3克,鸡精2克

做法:

1. 将牛腩洗净切成小块,用开水焯一下捞出,用凉开水洗净血沫;

2. 将香菇洗净;

3. 猴头蘑切成条;

4. 葱、姜洗净别离切成段和块;

5. 取出压力锅的内锅,放入牛肉,再参加高汤、精盐、料酒、白胡椒粉、香菇、猴头蘑、葱段、姜块、花椒、鸡精,盖上锅盖,压力锅调成烹饪档,调好后保压时刻在50分钟;

6. 待压力锅浮子阀回位后拣出葱段、姜块,即可食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