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肛瘘

低位肛瘘

目录导航

病因

1.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造成。

2.直肠肛门损伤

外伤、吞咽骨头、金属,肛门体温计,肛门镜检查等损伤肛管直肠,细菌侵入伤口即可引起。

3.肛裂反复感染

肛裂反复感染可并发低位瘘。

4.会阴部手术

内痔注射误入肌层或手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缝合后感染,前列腺、尿道手术后感染等,均可波及肛门直肠,引起脓肿及瘘。

5.结核病

结核病可并发结核性肛瘘。

6.溃疡性大肠炎

7.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伴发肛瘘者高达14%~76%。

8.血行感染

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常由血行感染引起低位肛瘘。

临床表现

肛瘘是一种多发的肛肠疾病,在临床上肛瘘可以分为低位肛瘘和高位肛瘘,低位肛瘘的症状有:        

①硬结或瘢痕:由于瘘管壁及瘘口的反复刺激,使纤维组织增生,在管壁和瘘口形成质韧的结缔组织,常表现为瘘管周围皮肤变色,表皮脱落,凹陷变形,触及条索状硬结通向肛门内。        

②瘙痒:肛门部皮肤由于脓液及其他排出物刺激,常感觉皮肤瘙痒。

低位肛瘘低位肛瘘③疼痛:瘘管通畅无炎症时,一般无疼痛,只有肛门局部略有肿胀感,行走时可加重,若外口封闭,瘘管存积脓液,或粪便进入瘘管,则会疼痛加重或排粪时疼痛加重,而内盲瘘则常感直肠下部和肛门部灼热不适,排粪时疼痛加重。

④排脓:排脓是其主要症状。一般来说,新生成的瘘管排脓较多,脓汁粘稠,黄色、味臭;瘘管日久的排脓相对较少,或时有时无,稀淡如水;若脓量增加,则表示新瘘管生成。瘘管有时会暂时封闭,不排脓液,从而出现局部肿痛,体温上升,以后封闭的瘘口破溃,又排出脓液,也可从瘘口排出气体或粪便。

检查

1.视诊

可见破溃外口,外口闭合者可触及硬结。

2.触诊

是诊断低位肛瘘最简单直接的方法,通过触摸可了解瘘管管道的深浅,走向及内口的位置。低位肛瘘一般能触及硬性条索,按压瘘管可有分泌物从外口处溢出,齿线附内口多可摸到硬结或凹陷。

3.肛门镜检查

主要观察肛隐窝有无充血、凹陷、流脓现象。在治疗中可配合探针检查内口位置。

4.染色检查

肛内放置一块干纱布,将亚甲蓝溶液从外口注入,如内口未闭合,则纱布着色,能帮助找到内口的位置。

5.影像学检查

肛内B超及磁共振成像检查,一般较少用于低位肛瘘,但对复杂性低位肛瘘有一定诊断价值。

治疗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发作期伴有流脓、红肿、疼痛等症状时,或者暂时不适合手术者,可先采取药物治疗暂时缓解症状。

(1)外治用活血消肿止痛洗剂坐浴,外涂金黄膏。

(2)使用抗生素急性发作期可以使用抗生素,但使用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一周。

(3)中药内服用萆薢渗湿汤加化毒除湿汤加减,伴发热者用仙方活命饮。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将瘘管敞开,使之引流通畅,创口逐渐愈合。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地找到内口,然后将内口切开或切除。常用的手术方法有:

(1)切开术用探针查清瘘管走向及内口位置,一次性全部切开瘘管,剔除瘘管管壁及坏死组织,修剪创缘,引流通畅。切开术是低位肛瘘的常用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治愈率高。

(2)切除术适用于已经纤维化的低位肛瘘。用剪刀从瘘管底部完整游离外壁,将瘘管及内外口一并切除,将瘘管周围的瘢痕组织也切除,直到显露出健康组织。

治疗原则

是将瘘管全部切开,必要时将瘘管周围瘢痕组织同时切除,使伤口自基底向上逐渐愈合。肛瘘的治疗是根据瘘管深浅、曲直,可选用挂线疗法、肛瘘、切开或切除术。

但是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挂线疗法很少用来治疗低位的肛瘘,多用于治疗高位性肛瘘。少数可行低位肛瘘切除后一期缝合或游离植皮。无论是激光还是所谓的HCPT,治疗肛瘘时都对机体造成了创伤,同手术治疗没有本质区别,或者说是手术治疗肛瘘一种方法而已。[1]

治疗误区

对于低位肛瘘的治疗,许多患者由于害怕手术的痛苦,或者对病情心存侥幸,往往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结果却容易越治越重,越治越漏,本来只有一个瘘口却变成了两个三个乃至更多的瘘口,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低位肛瘘的发病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趋势,病灶在于肛管直肠附近,保守治疗只能作用于肛门周围的皮肤,达不到深层病灶。

肛瘘不但无法不治自愈,而且如果刚开始时得不到规范的治疗,还容易出现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现象。久拖不治的老肛瘘还会存在发生恶变的危险。肛瘘的治疗原则是手术为主,这是医学界公认的事实。因为只有进行手术,才能找到原发的内口,并把感染的肛窦、肛门腺及其导管切除干净,这是肛瘘治疗的关键。

目前低位肛瘘的治疗一般采用HCPT全电脑多功能肛肠治疗系统。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直肠纤维镜进入到肛门里面,通过监视器,直接对内口进行微创电凝,使肛瘘的内口干结闭合,然后洗干净瘘管里面的脓液,这样以后大便后,粪便里面的细菌和粪水进不到周围的组织里面去,就不会形成感染,疼痛,那样才会痊愈。

护理

1、饮食,病人首先宜进食富有营养的流质食物,然后根据伤口及大便情况进食易消化、无辛辣刺激的半流或普食。有的患者由于害怕大便时伤口疼痛而数日不进食物,以致出现低血糖反应。

2、患者便后应及时清洗口,并用1:2000的高锰酸钾液坐浴,然后及时换药。换药时,应注意操作轻巧,尽量减轻换药时伤口疼痛。

低位肛瘘低位肛瘘3、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渗血。如伤口出血,应通知医生,采取止血措施。

4、术后尿潴留,这种现象较多见于精神紧张的男性患者,因此,病人应放松精神,出手术室后就马上尽量多喝水,用此法可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5、及时认真地执行术后医嘱,注意用药后的反应,保持心情愉快,积极地配合恢复期的治疗。

6、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频繁过强的活动,但是应适当的活动。有一位混合痔并肛瘘的患者,听说术后要侧卧不动,她就侧睡到肢腿发麻时也不敢动,经仔细询问,才知道是由于害怕翻身活动会引起伤口疼痛、出血。适当的活动不会影响伤口,患者应消除心理负担,更换正确的睡姿后感到较舒适。

预后

1.低位肛瘘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治愈率高,术中若找准内口,则复发率较小。

2.合并有糖尿病、白血病、克隆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需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预防措施

1、及时治疗肛窦炎、肛乳头炎,以免发生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排便后坐浴保持肛门清洁,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

3、肛门灼热不适、肛门下坠者,要及时查清原因,及时治疗。

4、防治腹泻,对预防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有重要意义,因为大便干结容易擦伤肛窦,再加上细菌侵入而感染。腹泻者多半有直肠炎和肛窦炎的存在,可使炎症进一步发展。

5、积极治疗,肛瘘可能会引起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全身性性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

6、建立正常的膳食习惯,因肛瘘的发生与湿热有关,对于油腻饮食,可以内生湿热,所以不宜多吃。应多吃清淡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豆、萝卜、冬瓜等新鲜蔬菜、水果。经久不愈的肛瘘多为虚证,饮食上多吃含蛋白质类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