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达纲领

哥达纲领

目录导航

时间

纲领草案于同年3月分别在两派机关报上发表。

作者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即爱森纳赫派)与全德工人联合会(即拉萨尔派)。

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得知纲领草案后,当即批评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人断送了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统一德国工人运动的良机,认为“在这个连文字也写得干瘪无力的纲领中差不多每一个字都应当加以批判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8页)随后,马克思又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一书,对纲领草案作了逐条逐句的批判。当年5月,在哥达召开两派合并代表大会,并没有接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评意见,只是在文字上略加修改,便通过了纲领草案。纲领空谈劳动的解放和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避而不谈生产资料私有制是无产阶级受剥削的根源;接受了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论点,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主张“依靠国家帮助”,通过合法手段“争取自由国家和社会主义社会”;否认工农联盟,把农民视为“反动的一帮”;主张“不折不扣”公平分配劳动所得,否认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总之,纲领充满拉萨尔主义的错误观点。尽管纲领中存在严重错误,由于工人群众从正面领会纲领的内容,并对它作了共产主义的解释,因而纲领未给以后的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