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削的姿势有两种,一种是直线往复运动,适用于锯薄形工件和直槽;另一种是摆动式,锯割时锯弓两端作类似锉外圆弧面时的锉刀摆动一样。这种操作方式,两手动作自然,不易疲劳,切削效率较高。
4)起锯方法 起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工件远离自己的一端起锯,如图4a所示,称为远起锯;另一种是从工件靠近操作者身体的一端起锯,如图4b所示,称为近起锯。一般情况下采用远起锯较好。无论用哪一种起锯的方法,起锯角度都不要超过15°。为使起锯的位置准确和平稳,起锯时可用左手大拇指挡住锯条的方法来定位。
5)锯削速度和往复长度 锯削速度以每分钟往复20~40次为宜。速度过快锯条容易磨钝,反而会降低切削效率;速度太慢,效率不高。
锯削时最好使锯条的全部长度都能进行锯割,一般锯弓的往复长度不应小于锯条长度的三分之二。
l)锯条安装 根据工件材料及厚度选择合适的锯条,安装在锯弓上。锯齿应向前,松紧应适当,一般用两个手指的力能旋紧为止。锯条安装好后,不能有歪斜和扭曲否则锯削时易折断。
2)工件安装 工件伸出钳口不应过长,防止锯削时产生振动。锯线应和钳口边缘平行,并夹在台虎钳的左边,以便操作。工件要夹紧,并应防止变形和夹坏已加工表面。
3)锯削姿势与握锯 锯削时站立姿势:身体正前方与台虎钳中心线成大约45°角,右脚与台虎钳中心线成75°角,左脚与台虎钳中心线成30°角。握锯时右手握柄,左手扶弓,见图3。推力和压力的大小主要由右手掌握,左手压力不要太大。
一、锯削
1、丁字步站立
2、右手握把,左手扶弓
3、走锯速度均匀(杜绝冲击型的走锯)
4、前推时,右肩部协助用力往前送,回程时锯条轻轻滑回
5、走满弓(用满全锯条)
6、把持锯弓不左右摇晃
7、随时纠正锯路,不偏斜
8、最好不要再旧锯缝中换新锯条使用(断锯条时除外)
9、锯削将近终了时,用力要趋缓,防止手受伤
锉削是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使工件达到所要求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而平面锉削是锉削工艺的最基本的组织部分。在钳工操作中,平面锉削的质量往往决定了钳工技能水准的高低,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起步阶段产生兴趣,并用最快的速度把基础训练做好;是关系到学生以后实践提高的最重要环节。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站立姿势
理论教学要求:身体与钳口平行线呈45°,左脚与钳口中垂线呈30°,右脚与中垂线呈75°夹角。左右两脚之间距离为250mm~300mm.
实践教学技巧:学生在刚接触锉削实训的时候,站立容易出现身体角度不到位现象,影响锉削运动的准确性以及锉削技能的提高。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可以借助教学使用的粉笔,在台钳地面上按不同的角度要求以及相对应的位置画出3条简单投影线,来固定身体和脚的位置角度。两脚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在角度选择正确后右脚跟旋转可以触及左脚后跟,即一个脚掌的距离来调整到最佳状态。使学生在简单的线条提示下顺利地掌握住站立的姿势动作。
二、锉削起步
理论教学要求:锉削动作开始时,身体预先前倾10°,锉刀运行到1/3处 身体前倾15°。
实践教学技巧:锉削运动对体能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在粗锉阶段,体力消耗最大,所以如何掌握力量的正确运用对锉削速度精度都十分关键。
锉削起步,尤其是粗锉阶段,刚开始的行程一定是要用整个身体的力量来带动锉刀向前运行。粗锉起步时身体先向前运行,左腿稍微弯曲,右腿用力,身体带动手臂,手臂带动锉刀。感觉锉刀握住部位力量增加,将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到手臂上后再开始锉刀运行。这样可以在大运动量的情况下节约体力,提高整个工件的加工速度,确保在细锉和精修阶段操作者的体力及工件的精度。
三、回程动作
理论教学要求:锉刀运行到2/3处,手臂带动锉刀向前运行,身体回到起步动作,倾斜15°。
实践教学技巧:回程动作是学生在锉削训练中掌握比较困难的动作之一,操作中学生容易出现回程动作控制不到位或没有回程动作的情况。
解决方法可以在锉刀长度方向上标注出2/3处。当锉刀在工件上运行到标注位置,身体与手臂呈现反向运动,双手臂前伸将锉刀送出完成最后1/3动作,左腿由弯曲状态变为伸直,带动身体返回初始状态。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首先单项练习2/3处身体回程与锉刀送出两组动作,然后再练习两组动作的衔接,最终达到完美过渡的锉削动作。
教学课题:锯削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完成本课题后让学生掌握锯削操作工艺,并达到相应的要求;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起锯与运锯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锯缝产生歪斜的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法及操作演示
一、 组织教学:实训室外整队,查看劳保用品的穿着,清点人数,依次进入实训室。
二、 导入新课:我们不仅应该明确锯削的定义,更主要应该掌握锯削的基本操作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锯削的操作工艺。简单的讲,锯削可分成起锯、运锯和锯断三个过程。具体的工艺就是本节内容,作为本节的重点部分,我分别采用了口诀的方式帮助大家记忆,所以,当我们讲到一夹、二安、三起锯的地方请同学们重点记一下。
[新课讲解]操作方法:
一、手锯的握法和锯削姿势、压力及速度
(演示:演示过程要慢每个动作分开讲解,讲解完毕邀请学生来演练,让同学们比较这位同学的动作与指导老师的动作有何不同,在这个互动学习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
(1)手锯的握法:右手满握锯弓手柄,左手轻扶锯弓前端。
左手
右手
手锯的握法
(2)锯削姿势:锯削的站立姿势和锉削基本一致,摆动要自然。
(3)压力 锯削时的压力:右手控制推力、压力,左手主要配合右手正锯弓。锉刀只在推进时加力进行切削,返回时,不加力、不切削 ,把锉刀返回即可,否则易造成锉刀过早磨损;锉削时利用锉刀的有效长度进行切削加工,不能只用局部某一段,否则局部磨损过重,造成寿命降低。
(4)运动和速度
锯削时,1)锯弓的运动方式有两种:一是直线运动(它与平面锉削锉刀的运动一样,适合初学者,常用于有锯削尺寸要求、并要求锯缝底面平直的工件,要求同学们认真掌握)另一种是小幅度的上下摆动式运动,(即推进时左手上翘,右手下压,回程时右手上抬,左手自然跟回。)
2)锯削的速度:30~40次/分钟。(推进时稍慢,压力适当,保持匀速;回程时不施加压力,速度稍快。最好使锯条的全长都加入切削,应使手锯的往复行程的长度不小于锯条全长的2/3)
(5)检验:检验方法:透光法。量具:刀口直尺(平面度);直角尺(垂直度)。
二、锯削操作方法:
(1)工件的夹持 (一夹)
(现场演示几种工件的错误的装夹,以提醒学生在操作时避免此类错误。)
1)工件夹持在台虎钳的左侧;
2)工件锯缝离开钳口侧面 20mm左右;(不应过长,防止振动)
3)锯缝要与钳口侧面保持平行;(锯缝线要与铅垂线方向一致,便于控制锯缝不偏离划线线条)
4)避免夹伤已加工表面及避免将工件夹变形。
(2)锯条的安装 (二安)
(让同学们现场操作安装锯条,提示学生注意锯条装夹正确、如果错误安装会怎样?)锯条的安装:齿尖朝前,松紧适度,两面平行。(锯削时,手锯向前推进起切削作用,后退不起切削作用,安装时锯齿向外,齿尖朝前;拧紧蝶形螺母,拉紧锯条。松紧适度、两面平行。锯条安装时不可以太松或太紧,太紧时锯条受张紧力过大,在锯削时稍微用力不当就会折断;太松则锯条在锯削过程中容易扭曲易折断,并且锯缝易歪斜。一般用手拨动锯条时,手感硬实并略带弹性,则锯条松紧适宜。)
(3)起锯方法:远起锯、近起锯。 (三起锯)
a、起锯时,左手拇指靠住锯条,使锯条能正确的锯在所需要的划线位置上,行程要短,压力要小,速度要慢。(短、小、慢)(演示)
b、起锯角θ:起锯角θ应在15°左右。
c、起锯方法的选择:一般选择远起锯。
三、实习过程现象分析:锯缝不直的原因分析
(1)工件安装时,未能与铅垂线方向一致;
(2)锯条安装太松或相对锯弓平面扭曲;
(3)锯削压力过大使锯条左右偏摆;
(4)锯弓未扶正或用力歪斜,是锯条背偏离锯缝中心,斜靠锯削断面一侧。
四、 锯削时的安全知识:
(1)工件即将锯断时要减少压力,防止工件断落时造成事故,并用左手扶住要掉落的工件;
(2)锯削时要控制好用力,防止锯条突然折断失控,使人受伤。
五、结束小结:(强调安全操作、文明生产。)
本节课的重点一是起锯和锯削要领的掌握,二是如何避免锯削时的锯缝歪斜。所以:
(1)锯削练习时,必须注意工件的装夹和锯条的安装正确,并注意起锯方法和起锯角度的正确;
(2)初学锯削,不要锯削的速度过快,容易使锯条磨损过快;同时注意摆动姿势,摆动幅度过大等错误姿势应及时纠正;
(3)要注意锯缝的平直情况,及时借正;
(4)锯削完毕,应将锯弓上张紧螺母适当放松,但不要拆下锯条,防止锯弓上的零件丢失,并将其妥善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