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

目录导航

设备管理系统定义

      设备管理系统(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是将信息化设备技术信息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是实现研究级管理信息化的先导。

       设备管理系统以工厂的设备和备件作为管理对象,覆盖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上的各个环节,实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立设备层次结构、位置体系和分类体系,并且建立完备的设备档案。通过IN-MES系统可以随时查看各生产设备的状态和相关生产数据。支持大型工控设备的数据对接。[1]

系统功能特征

      设备资产及技术管理:建立设备信息库,实现设备前期的选型、采购、安装测试、转固;设备转固后的移装、封存、启封、闲置、租赁、转让、报废,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维护、保养、润滑情况记录。   

      设备文档管理:设备相关档案的登录、整理以及与设备的挂接。   

      设备缺陷及事故管理:设备缺陷报告、跟踪、统计,设备紧急事故处理。   

      预防性维修:以可靠性技术为基础的定期维修、维护,维修计划分解,自动生成预防性维修工作单。   

      维修计划排程:根据日程表中设备运行记录和维修人员工作记录,编制整体维修、维护任务进度的安排计划,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维修人员工种情况来确定维修工人。 工单的生成与跟踪:对自动生成的预防性、预测性维修工单和手工录入的请求工单,进行人员、备件、工具、工作步骤、工作进度等的计划、审批、执行、检查、完工报告,跟踪工单状态。   

      备品、备件管理:建立备件台帐,编制备件计划,处理备件日常库存事务(接受、发料、移动、盘点等),根据备件最小库存量或备件重订货点自动生成采购计划,跟踪备件与设备的关系。   

      维修成本核算:凭借工作单上人员时间、所耗物料、工具和服务等信息,汇总维修、维护任务成本,进行实 际成本与预算的分析比较。   

      缺陷分析:建立设备故障代码体系,记录每次故障发生的情况以进行故障分析。  

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统计报表:查询、统计各类信息,包括设备的三率报表、设备维修成本报表、设备状态报表、设备履历报表、备件库存周转率、供应商分析报表等。

主要功能

设备执行

     预设设备的使用周期,有效管理设备的使用频率,预防超负荷运行,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维护验收

     定期维护设备,并记录维护数据。

设备盘点

     按周期生产盘点计划,形成设备的盘点盈亏表。

设备异常处理

     跟设备的工控程序做无缝对接,随时监控设备异常,及时对异常进行处理。

设备点检

     可随时对设备进行检查,记录检查数据。

设备查询

     对设备整体的属性进行查询

设备作业历史

     查询设备生产过的批次、产品编码、数量及时间等。

设备使用有效期提醒

     根据设备启用日期,对设备预设一个有效的使用日期,到期的设备系统提醒。

设备待检清单

     设置设备的检查计划,按照点检的周期来进行定期检查

设备异常统计

     随时监控设备的状态,自行统计设备的的异常记录

管理流程

      (1)设备分组设置:对企业的设备进行分组,支持多层结构的分组设置。也可以对每个分组的查看权限进行设置。

      (2)设备信息录入:其功能是设置和管理基础数据,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设备类别的定义和附属设备信息录入。在权限范围内,可以进行基础数据的添加、修改和删除。

      (3)设备运行管理:主要是对设备的日常运行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包括设备的运行状况记录、设备起停情况记录、设备故障记录、设备维修记录和设备耗能情况管理,同时,在权限范围内,还可以进行设计的添加、修改和删除。

      (4)查看设备的折旧信息:对每个设备的折旧信息进行查看,根据设备的折旧信息来确定是否更新设备。

      (5)设备报废管理:如果设备在使用了相当时间,经主管部门认定需要由新的设备替代,则需要设备管理人员对该设备进行报废处理,软件即时记录该设备的报废信息以供他人查看。

      (6)报表管理:提供了设备基本信息统计,设备维修统计,设置折旧统计,设备借用统计,设备报废提醒及设备维修提醒等相关报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