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用手
左投
右投
挥臂式姿势(<noinclude>)
固定式姿势(<noinclude>)
高压式投法
四分之三投法
侧投
低肩侧投
下勾投法
解决打者方式
三振型投手
磙地球型投手
飞球型投手
依据比赛上场顺序,大致可分为二大类:先发投手及後援投手。
先发投手
比赛一开始双方队伍首位上场投球称为先发投手(Starting Pitcher, SP)。一般而言,先发投手是球队中较具有续航力与压制力的投手,先发投手至少要能投满5局,如此一来在球队领先的情况下退场时,才有胜投资格。最理想的状况是先发投手能够投满7局(或100球左右),再由後援投手上场。在现代分工日趋精细的棒球运动中,除非投手用球数仍不算太多,或投手可以挑战完封、无安打比赛等特殊纪录,否则较少见到由先发投手独力投完全场的情况。
後援投手
比赛中期接替先发投手称为後援投手(Relief Pitcher, RP)或牛棚投手(bullpen)
依据比赛情况不同又可细分为:
长中继投手(long reliever):当先发投手体力不济或失分太多时(投不满5局),於比赛前期接替先发投手,希望能控制局面以俟球队反扑
短中继投手(middle relief pitcher):通常於第6,7局豋场接替先发投手
中继投手(set-up man):负责王牌救援投手尚未上场前之接替工作,通常於第8局登场
王牌救援投手(closer):当球队领先幅度很小时负责最後一局把关任务,守住球队战果之投手,俗称终结者或守护神,通常於第9局登场。
一人左投(left-handed specialist):专门对付左打者之左投,通常只投一个打席即退场
投手为了使打者不易击球,通常会具备数种球种来迷惑打者及影响打者节奏,主要分直球(fastball)与变化球(breaking ball)二大系统。
直球
四缝线直球(Four-seam Fastball)
二缝线直球(Two-seam Fastball)
伸卡球(Sinker)
卡特球(Cutter,又称切球)
变化球
变速球(Changeup)
滑球(Slider)
指叉球(Forkball)
指叉球
快速指叉球(Split-Finger Fastball,又称叉指快速球)
曲球(Curveball)
螺旋球(Screwball)
弹指球(Knuckleball,又称蝴蝶球)
棒球规则
棒球运动规则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投球,击球,接球。棒球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轮流进攻与防守。在9局比赛中,得分最多的队获胜。一队的三名投手都出局后,两队交换进攻与防守。如果两队在9局比赛中打平,还有加一局比赛,一直到分出胜负。
攻方队员击球后跑垒,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得一分。棒球比赛中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击球手先到一垒、然后依次跑垒到本垒得分的,但也有非常令人激动的本垒打情况。所谓本垒打就是击球员将球击出后(通常击出外野护栏),击球员安全回到本垒叫本垒打。 击球员无失误安全上垒的击球叫安打,击球员在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后可自动上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