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记载:桃花铺村落形成于商末周初。荆楚部族首领鬻熊受封为楚子,在率领族人自关中移居江汉的民族迁徙过程中开拓此地。当时地名无从查询。自此桃花铺出现在了历史的岁月里。“摘自 陕西地情网”
战国前475-221年桃花铺被正式命名为桃花驿。驿设驿长、驿田、置车、马、骡,并派当役驿夫。秦朝、唐代、宋代、元朝桃花铺地名仍为桃花驿。明代,明廷将驿站与铺舍合二为一。桃花驿更名为桃花铺一直沿用至今!
桃花铺在1997年之前为桃花铺乡,有桃花铺乡政府。后在1997年机构改革中合并原桃花铺乡、铁峪铺镇成立了现在的建制镇。
桃花铺现名桃花村。桃花村有明清时期古街一条,分为东西两街,明朝年间东西两街门市林立有驻马店、铁匠铺、客栈、驿站、烽火台后经历史变迁逐渐消失。 村民多数为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入桃花铺。
伴随新农村建设桃花铺老街道路面现以全面使用混凝土硬化,安装时尚路灯。东西两街村民均盖起了新房。互联网宽带覆盖全村。全村通信设备、卫星电视传输使用率均达到了100%。太阳能设备交通工具覆盖率为65%。随着政府的新农村建设。村民的生活逐步的走向了奔小康的生活路线,
桃花铺的梦圆庆典公堪称桃花铺的一道奇观。梦圆庆典的创始人卢新民为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拉动农村经济,组织村民成立秧歌队,参加各地婚礼庆典演出队,每逢佳节和桃花铺村民办喜事都会看到梦圆庆典的精彩表演。梦圆庆典不仅仅丰富了桃花铺村民的生活,将桃花铺推向了互联网。在土豆网、U酷网、百度贴吧、只要你搜索桃花铺会出现很多关于桃花铺的帖子和视频!
桃花铺兄弟网络以纯公益形式运作。致力于互联网积极宣传桃花铺特色产业。开发桃花铺潜在资源。公司发展方向:“将桃花铺建设的更加美好!”
桃花铺社火是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有、高台、高跷、 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表演,通常表演团队为后沟组村民居多。桃花铺村民凡逢社火路过门前必鸣炮欢迎。社火团队则进去主人院中进行各类表演。村民坚坚信年迎社火进门是大吉大利之事。
桃花铺沙果,又名林檎。花红,其形近似苹果,大若青皮核桃,色白里透红,味甜中带酸。皮薄、水多、含糖量大,食之脆甜,清爽可口。贮于室,有浓郁酒香,且具克食健胃、爽身补脑、消胀利水等功能,还可医疗小儿痢疾,为儿童特佳水果。
桃花铺沙果产量,仅就桃花铺一地统计,年产约7.5万公斤以上。以每公斤0.30元计算,产值可达2.25万元。除行销丹凤、商南、商县、洛南等地外,还远销西安、甘肃、湖北、河南等地。
相传,桃花铺古有柰子而无沙果。早年,当地有人自南方带回沙果幼芽,嫁接于柰子树桩,遂有此佳品流传下来。宋代王禹偁贬官商州,其咏商诗《七夕》即有“吾儿索林檎,倾市得一颗”句。林檎即沙果,说明当时商地已有沙果。沙果之繁殖,非以沙果籽播种,亦非以沙果树苗移栽,而是以沙果芽嫁接于柰子树。亦有以沙果嫁接于山楂树、棠利树者,但其味不及前者。从栽柰子树到嫁接挂果,一般需4年,嫁接后产果期少者10年,多者30余年。旧日,一般隔年歇枝。近年于歇枝之前年秋,在树根施入畜肥,则翌年枝叶繁茂,果实丰硕,不再有大小年之分。
而今丹凤县桃花铺盛产沙果。其形,小于苹果而大于核桃;其色半边鲜红透亮,半边白里带黄;其味,甜而稍酸,浸透酒香。这儿的沙果皮薄,水分多,含糖量大,食之脆甜,香醇可口。可以清心提神、克食健胃、爽身补脑、消胀利水,还可医治小儿痢疾,为儿童特佳食品。桃花铺之湛沟,为历史上有名的沙果产地。盛夏沙果成熟,枝头果实累累,叶绿果红,交相辉映,身临其境,耀眼引人。
桃花铺樱桃过省级专家鉴定,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桃花铺,素以盛产樱桃、沙果闻名遐迩。桃花铺樱桃成熟期间游客和和过往旅客都远道而来购买和品尝。
清末时期附近商贩,每逢核桃成熟时,便由四方云集至此地,收购核桃,贩卖到他处;桃花铺煞是热闹,日夜通明,灯红酒绿,夜夜笙歌,日日快乐,夜生活很是丰富,桃花铺有一家客栈。这家客栈名叫“驻马店”,规模甚大。现桃花铺大面积种植矮化核桃,收益快挂果率高,每年核桃成熟时期均有大量商贩前来购买。
唐、长安国道“武关道”重要驿站 “出长安上七盘岭,绕芦山北侧,经六郎关、大坡垴过蓝桥镇,溯蓝桥水而上至新店子,经牧护关翻越秦岭,顺丹江支流七盘河而下至黑龙口,沿丹江河谷而下,经麻街抵商州,又东南经丹凤县,穿越丹江北侧丘陵,过桃花铺、铁峪铺到达武关。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公告(第二号)公告丹凤县桃花铺有丰富的矿资源。
商於古道,沿途设有仙娥、商於、棣花、四皓、 桃花、武关、青云、层峰、富水等驿站,自古皆为交通要道。时至今日,一些散落在秦岭山脉峡谷山口、危崖峭壁上的古道遗址仍依稀可辨。据当地年长者讲,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这条古道最宽处有4米,最窄处只有2.5米,是马车和驴车能走的土石山路,这也许是从远古遗留至今最好的路况了。秦岭峡谷这段古道,高山纵横,谷底幽深,危崖高耸,险滩密布。它的通行条件,古诗中有不少描述。唐人贾岛诗曰:“一身绕千山,远作行路人……商岭莓苔滑,石坂上下倾。”白居易的《过仙娥驿》有云:“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参差树若插,青崖屏削碧。”明人吴显也写道:“乱石深处是商颜,石磴险地鸟道间”,“马惫时防石,山荒不见村;乱烟封古壑,积雪压关门。”可见,商於古道虽然是重要的交通干线,但通行状况一直堪忧,更多的时候,它是一条“仅容单骑,比于蜀道”的崎岖山路。
本境每10里设烽火烟墩1座,窝铺俱全。包括棣花铺南、商洛镇南、老君殿北、古城岭、龙驹寨、资峪铺东、桃花铺东、铁峪铺西、寺底铺北、武关新开岭、四道岭等处。 清乾隆七年(1742),商州塘汛(绿营兵分防之处)共10处。其中本境有龙驹寨、桃花铺、武关3处,每汛营房6间,戍楼1座,烟墩5座。
大事件
唐贞元七年(791) 商州刺史李西华拓宽商山道,并别开偏路,以避水潦。从商
桃花铺始于商末周初。荆楚部族首领鬻熊受封为楚子,在率领族人自关中移居江汉的民族迁徙过程中开拓武关道。桃花铺作为国道“武关道”重要驿站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明代,境内设有驿站并急递铺,隶商县驿丞,掌邮传迎送等事。清代,驿政初由商县驿丞专掌,乾隆年间龙驹寨州同衙门设立后由其兼理。各驿站有驿书、驿皂、马夫、兽医、杠抬夫、驴夫之类。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专供走递公文之“递铺”,每铺有铺司四人,铺兵二十一人。商州到武关十一铺,本境有铺司八处(上接商县夜村铺,下接商南之涧场铺)。境内之铺名为:棣花铺(饭食等级为小、中伙)、商洛铺(备大、中伙)、龙驹寨铺(为“驻节”之地)、资峪铺、桃花铺(备中伙)、铁峪铺、寺底铺、武关铺(为“驻节”之地)。
李自成拥兵武关之时,曾至桃花铺消灭叛军。“摘自 清史稿”
清顺治五年(1648)减为十六里,计有:蒲 峪 里 今丹凤县桃花铺一带地。 清康熙《续修商州志?学宫》载:“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学道发缺廪银二百两,置君子涧、资峪沟、桃花铺、地花铺地五段”作为学田。
清康熙《续修商志》载:明万历代商州知州王邦俊曾捐俸增修龙驹寨铺,含乡约所及社学,是为境内有籍可查最早之义学。清康熙代境内义学载于《直隶商州总志》“学校”者有桃花铺、等。
明清时期,本境集市有商洛镇集,棣花集,老君殿集,东、西龙驹寨集,桃花铺集,铁峪铺集,武关集。其中龙驹寨集规模最大,商洛镇集、老君殿集次之。
《康熙续修商志》记载:“商州曾有州市:上街、下街。东有白杨店集、棣花集、老君殿集、龙驹寨集”,“又东有桃花铺集、铁峪铺集、武关集”。
清康熙《续修商志》载:明万历代商州知州王邦俊曾捐俸增修龙驹寨铺,含乡约所及社学,是为境内有籍可查最早之义学。清康熙代境内义学载于《直隶商州总志》“学校”者有桃花铺、资峪铺。
清乾隆七年(1742),商州塘汛(绿营兵分防之处)共10处。其中本境有龙驹寨、桃花铺、武关3处,每汛营房6间,戍楼1座,烟墩5座。 本境每10里设烽火烟墩1座,窝铺俱全。包括棣花铺南、商洛镇南、老君殿北、古城岭、龙驹寨、资峪铺东、桃花铺东、铁峪铺西、寺底铺北、武关新开岭、四道岭等处
桃花铺仓建于清雍正年间,仅存龙驹寨社仓,仓房五间,有仓正、副各一人,司其出纳。丹凤县境清末社仓贮粮情况表:光绪六年(1880) 桃花铺公所48.80石、光绪八年(1882)桃花铺公所72.00石
咏桃花铺寺底铺 清·王时叙 十里桃花烂漫春,几家寺底市廛新。年前归路曾过此,不见镂金错采人
1880年 桃花铺公所粮仓48.80石
1882年桃花铺公所粮仓 72.00石 1919年地方武装“游击司令”刘世杰在龙驹寨通衢大道两旁广植杨、柳、桃花铺的沙果、均闻名遐迩。
1921年龙驹寨天主堂办敬业小学。此一时间创办的小学还有光华小学校(在县城老官庙)、新民小学校(在今水文站)。民国十三年(1924),省政府派视察员李克强视察商县教育,其报告称:龙驹寨其时有西阳宫初级小学,二级一堂学生60人;卓公祠初级小学,学生36人;百顷湾晋公祠初级小学,学生16人;红岩沟白衣寺初级小学,学生30人;桃花铺观音庙初级小学,学生30人;
1938年通令及《陕西民众递步哨组织大纲》,本县另行设立递步哨,不分昼夜,更相传递。其组织分基线、干线、支线三类。每所设所长一人,由保长兼任。基线每所设哨兵6~10人、干线4~6人、支线2~4人,均由保甲壮丁轮流充任。各哨所之距离,以2~5公里为准。基线、干线由省民厅编定,支线由县编定。 西荆基线,由秦岭至武关30处哨所。境内之哨所有棣花街、茶房、商洛镇、龙驹寨、资峪店、资峪岭、化庙子、桃花铺、铁峪铺、寺底铺及武关共11处。
民国三十三年(1944),铁桃乡以张正文为理事长,由铁峪铺、桃花铺、油房坪、苏沟、花瓶等5保群众集股5万元,在铁峪铺火神庙办起铁桃合作社。与此同时,武关、寺坪也由社员集股先后建立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主要销售食盐、烟酒、香表、火纸等..
三十三年(1944)8月,国民党军抗日前沿指挥机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县西2.5公里之陈家村孙家祠堂。(副司令长官郭寄峤常驻司令部)其“八大处”(参谋、军需、政工、军械、军法、秘书、副官、医务)就近分驻。下辖两军团,6个军。长官部架有电台(自发电),长官部与西荆公路间新筑一公里长之间易车道,并于老君河架可通汽车之木桥一座。日寇打到邻省河南八庙村时,武关城已能听到炮声,龙驹寨处于临战状态,长官部曾在南寺学校开会5天。会后,仅老君乡就抽民夫数千人,到桃花铺、四道岭挖战壕修工事。工兵沿山布地雷。乡保大量征收麸料。后因日本投降,长官部撤离。三十四年(1945),国民党军八十九军新一师驻防龙驹寨和桃花铺压条岭。
1946年8月至1949年10月,商南县曾经是豫鄂陕、豫陕鄂和陕南边区的一部分。1946年8月3日,商山县人民民主政府在山阳县中村组建,中旬在商南县太子坪乡成立,隶属豫鄂陕边区行政公署第三专员公署。县政府下辖耀岭河、太吉河及丹凤境内的竹林关、苏河(铁峪铺、桃花铺)共4个区人民民主政府,机关无固定驻地。
1950年8月31日,桃花铺、降雹20多分钟,雹大如碗、如拳,地面积雹1.5尺。打死5人、牛52头,毁房639间,秋庄稼未收。桃花铺乡尤重。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撤销乡,晨光人民公社(原铁峪铺乡桃花铺乡); 1962年1月始发客车。干线:棣花街、茶房街、商镇街、龙驹寨、桃花铺、铁峪铺、寺底铺、武关、
1969年在桃花铺建立微波站后,使通讯进一步现代化。
1969年成立县精简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下放之城镇知识青年分配到涌峪、桃花铺、铁峪铺、武关、大峪等5个公社插队劳动。
1970建立桃花铺乡湛沟陂塘
1975年桃花铺供电。
1976年文化革命拨乱反正“7·29”武斗某派东路武斗队,7月29日拂晓包围桃花铺小学,当场打死井冈山支队9人(其中将俘虏的3名学生、1名教师就地枪决)。
1974年2月(农历腊月)桃花铺公社书记王文敏在县林业局指导下,于公社对门桃花铺荒山人工营造起松树坡,带动了全县。飞播亦始于此期,县委曾多次讨论,由副书记梁玉昆(学林)分管,在较短时间筑起飞播飞机场
1974.5桃花铺公社林场 2800公顷 生长良好
1978年,桃花铺文化用品厂建成,生产浆糊、墨水、粉笔
1980年元月7日、9日、11日、12日,四天之内在县城东15公里处之桃花铺公社连续发生2.3、2.1、0.7、0.8、0.1、2.2级6次地震。人感范围,西至县城,东到毛坪公社,东西达32.5公里。...
1981年桃花铺的人工营造成片林及寺坪区大面积飞播林(十三省区代表曾赴参观)。
1979年交售4.65万公斤。3.竹林关、东岭、西岭、土门、古路河、月日、桃花铺等8乡30个村的龙须草基地。面积1.9万余亩,年产100多万公斤。编制的草垫图案新颖、质地优良,八十年代从天津口岸远销英、法、德、日本、意、瑞士、新西兰、西班牙、比利时.
1980年 丹凤县桃花铺中学创办
1980年元月7日、9日、11日、12日,四天之内在县城东15公里处之桃花铺公社张湾生产队连续发生2.3、2.1、0.7、0.8、0.1、2.2级6次地震。人感范围,西至县城,东到毛坪公社,东西达32.5公里。
1982年农历七月三、四日,桃花铺公社一带大雨大雹,青苗损毁,伤亡6人,牲畜22头,家禽153只
1984年11月建桃花铺油毡厂,1985年11月正式投产,设计能力为日产油毡400卷。1985年生产油毡8万卷。1990年生产油毡0.12万卷,产值1.98万元。产品销往本地区和西安、河南等省市。
1984年,根据中共中央4号文件,对乡镇企业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全县大办乡镇企业(是年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先后办起龙驹伞厂、龙驹饮料厂、龙驹织袜厂、商镇果酒厂、桃花铺清漆厂、桃花铺浆糊厂、桃花铺粉笔厂。
1985年,桃花铺道班成立管辖范围10.7公里。
1985年2月,县农村抽样调查队建立,在苏沟乡古木岑、粉塬、过风楼;桃花铺乡压岭、油房、郎河;开展农作物产量抽样调查;在铁峪铺镇白果,桃花铺乡油房,进行农村住户经济抽样调查。
1985特困乡14个,占乡(镇)总数的32.6%,有东岭、苏沟、桃花铺
1986年桃花铺乡团委被团省委命名为先进集体
1986-1989 桃花铺脱贫致富人均1986年145.70 1987年197.70 1988年245.00 1989年272.79
1988年,引进良种瘦肉型猪10头,并在桃花铺畜禽良种场设立人工授精点,开展以瘦肉型猪杜洛克、汉普夏为主的人工授精。
1989年桃花铺农民王双全养麝鼠,成立丹凤县珍稀动物养殖研究会,有43家开始养殖。
1997年桃花铺312公路修建。
2004年西合铁路工程设计为国家Ⅰ级线路,正线数目按单线预留双线设计。其中:在商洛境内的厚子镇至砚川越秦岭地段和越丹凤桃花铺岭地段按一次双线设计。施工总期为5年。全线工程浩大,主要控制工程有7隧、两站、1桥,共10个,其中6个在商洛境内,地形地质复杂,桥隧总长占45%。西安至南阳段共有隧道74座,长度大于3公里的大型隧道共6座,其中:商洛境内4座。全线最长隧道为境内的东秦岭隧道,长度为12.3公里。桃花铺1号隧道长7.2公里,桃花铺2号隧道长7.1公里,磨沟岭隧道长5.2公里。商洛境内共有特大和大型桥梁18座,其中:位于丹凤县铁峪铺镇的铁河大桥高54米,居全线之首,长682米,居全线第二。
桃花寨、桃花铺乡、东20多公里、15×40米,曾出土铜铁器皿
桃花铺东烽火台、东20多公里、15×3米,高2.5米,夯土14厘米
桃花铺西 现铁爷庙上方 清代佛教寺庙遗址
桃花驿 驿站遗址现西街路段
殷末余光守武关
殷朝末年,纣王部将余化龙与西周姜子牙会战,余化龙有达、兆、光、先、德五子。三子余光奉父命镇守武关。“武关八景”之一的“余光返照”,即因余光守武关时所建“余化寨”而得名。又传余化龙三子余光战殁于桃花铺之垭条岭,故建庙岭侧,祭其父子,其地因此称为化庙子。
打瓜园
赵匡胤、郑子明自清油河贩油赶往长安,途经“险阻天成”的武关头道岭时,郑子明这条莽汉因未结好绳头,竟将一篓油滚到山下,倒了个精光(以后便将这地方叫油篓沟),只剩下一篓油没法担,郑子明便从山上抱来一块匾圆石头,使起功夫,运足气力,一指头在匾石中间捅个窟窿,用绳拴起来配上剩的一篓油,继续挑担西行(如今桃花铺有个独眼磨扇,就是老郑当年配油篓的那块石头做的)。
三伏天,担上重担子在毒日头下赶路,本来就挥汗如雨,何况老郑因倒了油,火攻了心,更是火烧火燎。那时,这一条路上还十分荒寂,不光店铺少,而且人烟稀。既沽不到酒,也买不到茶,喝口河水吧,铁峪河水一到夏天就从地底下流了。为赶路,经赵匡胤好说歹说,勉强又走了十里后,这老郑将担子一撂,向树上一靠,坐在荫凉下咋说也不走了。赵匡胤无法,只好也放下担子,爬上一个高梁瞭望。呀!前面不是好大一片瓜园。听到瓜园二字,老郑一跃而起,担起担子飞跑,赵匡胤费了好大劲才赶上。啊,熟透的大西瓜像人头滚了一地。老郑不管三七二十一,拣起一个砸开就吞。他一口西瓜还未咽下,就从瓜棚里飞来一个弹子,将头打个大青包。他还未醒过神,一位柳眉倒栽,杏眼圆睁,双手操捧捶的姑娘已站在他前面,口口声声骂他是偷瓜贼。老郑自以为自己是七尺汉子,全没把这姑娘放在眼里,便更加放起刁来,就这样双方交起了手。眼看老郑已经力竭,就要败北,姑娘的弟弟又领来一伙村童,打起了群架。原来,这姑娘是有名的女中豪杰陶三春,当她爹老陶宏赶到和赵匡胤搭上话后,双方才歇下手来。真是“不打不成交”,得知赵匡胤一伙是揭竿起义的好汉,陶三春竟然嫁给了郑子明。这个村本来叫陶家铺,后来当地人为纪念陶三春遂在该村广植桃树,取其谐音。年长日久便将这个地方叫做桃花铺。陶三春种瓜的地方,迄今还叫“瓜里洼”。
如今在丹凤,每逢正月耍故事,都有一场打瓜园的群舞节目。
桃花驿位于陕西省 商洛市丹凤县城东15公里处。《桃花驿》现名桃花铺。
商洛驿站,始于战国时期。是官府为传递公文和供官员、驿使往来投宿、换马而设立的通信机构。唐代“凡三十里一驿”。严耕望《唐蓝田武关道驿程考》称,其时自长安至襄阳23驿。商洛县之驿站上接上洛县洛源驿,入境有棣花驿、四皓驿、青云驿、桃花驿、武关驿,出境接商南县之层峰驿。“每驿设驿长一人,驿夫若干人,一县之驿由县令兼理”。驿有驿田,备有车、马、船等以供使用。唐德宗时,定“上都至汴州为大路驿。
商於古道在唐代及以后曾经多次修缮,增设了仙娥、商於、洛源、 棣花、 四皓、桃花、 武关、青云、层峰、富水等驿站。这些古时重要的驿馆,在当时的交通往来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直至今日, 秦岭山脉西北部到其东南部中原的古道山壁上,还可依稀见到一些孔穴,似乎要将那些飘散在风中的故事一一收拢,捧给后人
宋略如前代,开国之初诏诸道州府以军卒代百姓为递夫,承传官府文书。宋人沈括《梦溪笔谈》称:“驿传旧有步、马、急三等,急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朱漆木牌金字,日行五百里。”望之者无不避路,即岳飞所奉之一日十二道金牌。北宋末,本境为宋金交战区,境内之急递,十里一铺,每铺设铺长一名,铺兵要路十名、铺路或五名或四名。 元代驿政较前详备,驿站称站赤,为蒙古语驿站之译音。普通各站设提领一员,行九品印,职专车马之役。其附,商州共七驿,在本境者有棣花、青云、桃花、武关驿。其时各驿之间距,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元代驿站制度每隔二十五或三十英里就立一驿站”。 明代,境内设有驿站并急递铺,隶商县驿丞,掌邮传迎送等事。清代,驿政初由商县驿丞专掌,乾隆年间龙驹寨州同衙门设立后由其兼理。各驿站有驿书、驿皂、马夫、兽医、杠抬夫、驴夫之类。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专供走递公文之“递铺”,每铺有铺司四人,铺兵二十一人。商州到武关十一铺,本境有铺司八处(上接商县夜村铺,下接商南之涧场铺)。境内之铺名为:棣花铺(饭食等级为小、中伙)、商洛铺(备大、中伙)、龙驹寨铺(为“驻节”之地)、资峪铺、桃花铺(备中伙)、铁峪铺、寺底铺、武关铺(为“驻节”之地)。运输组织方面,光绪二十六年(1900)九月二十九日,慈禧太后令各省应解京饷均输西安,并决定将清江(江苏)所设转运总局移至汉口,老河口、龙驹寨各设分局。南路运输由汉水入荆紫关,溯龙驹寨抵达西安。以此作为“西幸之第一筹画”。此外,清代尚有船帮、西马帮、北马帮、青器帮、盐帮、楚黄帮、临晋帮、坐地帮等民间行业组织在龙驹寨建有会馆,接待过往同业人员。
桃花驿集市形成之于明清时期,乡民通过集市贸易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并出售自己制造的商品。后在1997年机构改革中合并原桃花铺乡、铁峪铺镇成立了现在的建制镇。桃花铺集也随之消失。后经多次成立集市均未见其效 “摘自 丹凤县志”
桃花铺乡湛沟陂塘(1970年建)、
丹凤县城东三十里处的桃花铺,有个桃花寨,因中山大王之桃花女曾居此寨坐化成仙而得名。且村名桃花村,街名桃花铺,河名桃花河。这里,山不高而秀丽,水不深而澄清,涧草青葱,翠连九溪,岩林蓊蔚,景拥千重。因
桃花仙女庙遗址 15×40米,曾出土铜铁器皿,在修复过程中曾出土花岗岩 石墩、瓦砾、青砖、石柱。
桃花村村民集资修建.坐落于桃花铺村桃花寨海拔89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