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竹园

柿竹园

目录导航

概况

公司十分重视发挥技术先导作用,通过国家“七·五”、“八·五”、“九·五”连续十五年的技术攻关,取得采矿、选矿和冶炼大量科研技术成果,极大的提升了选矿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与此同时,在新产品开发和研究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产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通过不断的产品开发和产品升级,公司产品结构有了进一步深化,其主导产品有黑钨精矿、白钨精矿、钼精矿、铋精矿、铅精矿、锌精矿、铜精矿、锡精矿、萤石、铋锭、氧化钼、硫精矿、铁精矿等。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钨精矿、铋精矿及铋锭的生产基地。

柿竹园公司活动照片柿竹园公司活动照片(11)长期以来,公司依托资源优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不断完善战略运营管理模式,积极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强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使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产业基础日益完善,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形成了年采选生产能力150余万吨、年冶炼能力6000吨,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净资产4亿元,年销售收入达5亿元的规模效益生产企业。公司现有在册职工3100多人,其中工程技术管理人员311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17人。

党建党建在今后的发展中,柿竹园人将始终坚持“珍惜资源、依靠科技、和谐发展、做精产业、成就员工、回报社会”为发展理念。力争通过不懈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一个拥有矿业采选集群、钨产业集群、铋产业集群、氟化盐产业集群及相关联高科技产业集群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矿业集团。到2010年力争实现主营收入20亿元,利税5亿元以上,资产总额达15亿元以上的国内外知名资源强势企业。

柿竹园公司“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近日,由柿竹园公司、长沙矿山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南大学等单位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柿竹园钨钼铋多金属资源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课题验收会在郴州市召开,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课题立项以来,在国家科技部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直接领导下,课题承担单位与有关协作单位密切合作,针对柿竹园公司采矿存在的回采率低(仅40%),井下采空区群量大集中;富矿资源利用已接近尾声,占大部分资源储量的低品位矿即将成为开发的主体;有用矿物种类繁多,综合回收难度大,附加值低等关键问题,共设置了“特大空区环境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复杂低品位钨钼铋多金属矿成套选矿技术及工业化应用研究”、“低品位黑白钨混合精矿直接水冶工艺技术研究”、“钼铋精矿直接提取铋、钼及铋产品开发新工艺研究”、“多金属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大型金属资源基地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及科技支撑体系研究”等6个主体研究内容。在课题人员努力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课题任务计划书的所有研究内容,达到了考核目标。

国家科技部社发司资源处处长徐俊、国家科技部社发司资源处副处长马彦卿、中国有色金属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总经理、项目办主任马继伦、中国有色金属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处长胡凤英,以及课题验收专家、财务验收专家、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成员等共70余人出席了验收会议,会议由验收专家组组长南华大学副校长丁德馨主持。

验收会上,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认真听取了课题执行情况和财务评价报告,审查了相关验收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承担单位所提交的验收资料内容翔实、数据可靠、符合验收要求。课题圆满完成了课题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达到了考核指标。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课题验收。

柿竹园公司表示,将以本次验收为契机,继续加大公司产业化发展,并以国家“十二五”科技研究为目标,以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郴州柿竹园及宝山矿 获国家矿山公园资格

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了第二批33家获国家矿山公园资格的矿山名单,郴州柿竹园矿山公园和桂阳宝山矿山公园榜上有名,填补了我省工矿旅游的空白。

矿山公园是以展示人类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游览参观、进行科学考察与科学知识普及的特定的空间地带。

我国已有61个公园获国家矿山公园资格。此次被授予资格的单位须在两年建设期内按国土资源部有关要求开展公园建设,建设达标后方可正式命名为国家矿山公园。

历史悠久

柿竹园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无以伦比丰富的矿产资源令世人惊叹:这里有140多种有用矿物,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作为与共和国同成长的企业,六十年栉风沐雨,柿竹园人身后留下了串串闪光的足迹,十余次隶属更迭,易名换称。六十年来,柿竹园人的铿锵脚步,震撼着远古地层;柿竹园人的文化底蕴,穿越了精神隧道;柿竹园人的智慧光芒,擦亮了“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这张厚重的名片……

历史,在传承中发展

柿竹园具有悠久的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早在明朝嘉庆年间,这里就有人开矿了,炼铜炼银。到了民国这里则成为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乐园,他们采取采富弃贫的方式巧取豪夺矿产资源,浪费极大。他们视矿工生命如草芥,生产上不提供任何设备和技术。井下窿道内险象环生,一触即落的松石随处可见,梯台简陋窄陡,有的地方甚至没有梯台,只在岩壁上凿一条尺来宽的小道供人上下,矿工伤亡事故频发。地面炼砒磺都是土法罐炼,弥漫的毒气熏得人睁不开眼,矽肺病、中毒等职业病多发。整个矿区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工人万户萧疏,死气沉沉。

新中国诞生后,1950年10月人民政府接管矿山。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不但驱走帝国主义势力打倒了资本家,让矿工们翻身做了主人,医治了矿山的创伤,而且还给予这座矿山更多的关怀,叩开了“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的宝藏大门,从此百年老矿焕发新春。

“当时,井下没电灯,我们把煤油灯挂在井下石壁上。”邓大乃就是这个时期柿竹园的矿工。邓大乃告诉记者,他当年是矿上的“风钻工”,也叫“气腿子”。矿上的条件艰苦,没有机器设备,在很长一段时期,“气腿子”是矿上的“主力军”,“‘气腿子’的工资比领导的都要高出一大截咧。”邓大乃笑道。

但是,即便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还是让很多矿工望而生畏。加上当时一半以上是原矿,只有把矿石运到南京,才能进行半机械的加工。交通不便,矿石全得靠矿工们挑。“去时挑矿石,来时担米和油。”据邓大乃介绍,扎实的矿工一次能担150多斤,一天能跑80里路。

“厉害的矿工一个月能挣五六十块,但都没有休息,住的是树皮盖的棚子,里面非常简陋,凳子都没得一条。”

“明月当灯风擦汗,雪煮红薯当美餐,油灯挂壁手锤矿,肩挑锄挖宿草棚。”有这么一首诗,用来形容当年的柿竹园人。忆起峥嵘岁月,不少老工人们感慨万千。

1953年,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投入近200万元的资金,为柿竹园建设总长18公里的矿山公路,建设供电系统和通讯工程,购买大量的矿山生产设备设施,改造金船塘炼砒炉,扩建柴山炼磺厂,新建柿竹园工区炼磺厂,企业重要的基础性设施得以建成,为发展起好了步。1954年省里派出中南地质局踏上柿竹园这块金土地,吹响了全面找矿的号角。1960年柿竹园矿床被认定为呆矿,开发利用价值不大。

1963年,中南地质局的四零八队重上柿竹园探矿。1967年年底,他们向湖南省储委提交了一份令人惊讶的地质勘探报告,认定柿竹园的矿物种类多、储量大,矿石储量1.9亿吨(不含表外矿1.2亿吨),金属储量119万吨,初步确认共有143种矿物,是世界上罕见的特大型矿床。柿竹园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矿山才引起了世界的瞩目。1978年至1982年间,来自欧洲、亚洲、美洲的17批71名外国专家学者先后来矿访问和考察,并把这里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

从此,柿竹园人开始了更为艰辛而又充满豪情的创业历程。1978年4月1日,湖南省冶金井巷建设公司第一工程队承担的490西通风平巷工程打向了掘进第一炮,确定柿竹园的一期地下开采对象为Ⅲ矿带中心315×313范围富矿带,采用传统的矿房法采矿。沸腾的矿山、轰鸣的机器声送走了昔日的荒凉,20世纪70年代改井下运输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仅1959年-1980年的21年间,全矿采出能力由13万吨/年,增加到34.77万吨/年;选矿处理能力由150吨/日,提高到1159吨/日;年产铅锌金属量由1589吨,提高到7779吨;全矿年工业总产值从428.54万元,提高到1154.18万元。……得之不易的矿产资源,支持着湘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模式,在思维前瞻中选择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奔腾而来,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柿竹园进入了关键的发展建设时期。1980年1月1日,柿竹园多金属矿正式成立。1986年,历经“八·二五”洪灾磨难的原东波有色金属矿和原柿竹园多金属矿这两位唇齿相依又血脉相连的兄弟,合并组建为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矿,2001年才以债转股方式整体改制为公司的。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铅锌和铜锡等传统产业正在萎缩,柿竹园人用前瞻性思维和发展的眼光来调整发展思路,瞄准多金属采选工程和冶炼业作为企业转型战略。1990年6月,柿竹园有色金属矿历史上的第一座正规的冶炼厂破土动工。1990年至2001年,柿竹园冶炼事业先后向铋冶炼、粗铅冶炼、钼冶炼、铋矿浆电解、氧化钼焙烧工艺、铋厂改扩建改造等领域拓展。1998年10月,1000吨/日选厂工程竣工,联动带负荷试一次成功,并于1999年实现达产达标,使柿竹园一举成为全国钨精矿生产大户,世界铋精矿生产大户。2003年开始,柿竹园人通过3年努力奋战,井下形成了日出矿能力4500吨的生产系统,于2006年9月29日建成了2000吨/日选厂,2008年3月实现达产达标,使公司跃升为湖南有色矿山采选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征途难关从容越过,艰辛坎坷一路走来。创业的路,也在企业变革中艰难行进……

2001年8月8日,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柿竹园进入了法人治理结构的新时期,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此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拓展: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员工薪酬方案、柿竹园生活用水用电和通往城区的交通车先后实行社会化运作、优良资产进入湖南有色股份在香港成功上市。同时,开展内引外联,把柿竹园这个最大的钨资源企业与株洲硬质合金厂强强联合,组建了“郴州钻石钨制品有限公司”;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组建了莹石有限责任公司,使技术和资源在市场经济的“联姻”中进行优势互补。2004年4月,柿竹园以土地补偿费入股的方式参股与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管委会共同组建了郴州市福源科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这3家公司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008年6月,柿竹园联合4家资源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了湖南铋业公司,成功打造了中国铋业航母,占世界铋市场40%以上的份额,增强了湖南铋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话语权。

转变了观念,找准了目标,柿竹园人终于走过了举步维艰的创业时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创新,在一片荆棘中前行

“那回荡在木头盖山的缕缕青烟已经飘散,那响彻于东波上空的隆隆炮声也已退隐。但永远消散不了,退隐不了的是柿竹园人在破解多金属连续开采这道世界级难题上的艰难求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刘伏初在一篇文章里回忆道。

老一辈矿工们告诉记者,2003年以前的柿竹园没有过上一天舒心日子。职工工资发了上月愁下月,“筹措流动资金靠拆了东墙补西墙,销售收入与生产成本几乎接近,银行因公司信誉等级太低不予贷款,柿竹园虽坐拥金山却无处下手。”为职工解决生活都困难,哪里会有余钱去进行不能立即产生效益的井下充填?原来,柿竹园虽然拥有世界罕见的特大型钨等多金属矿床,但这些宝贝都藏在地下深处,并不是想挖就可以挖出来的。传统的空场法留下了近300万立方米的巨大空场,这是拦在柿竹园面前的一只老虎!

日积月累。井下暴露面积越来越大,让人看了都犯愁。“怎么柿竹园弄出了这么一段井下惊险传奇?真是病入膏肓了,哪有医治之法呀!”技术专家的话揪着所有柿竹园人的心。

柿竹园的希望在发展,出路在技术创新。

2002年,“柿竹园群空区条件下连续采矿及地压监控技术研究”被确立,公司科技工作者通过大胆创新,提出揉和露天开采技术用“崩落法”破解多金属连续开采这一世界级难题。2006年9月21日顺利实施了装药量达184吨的“亚洲第一爆”。2007年9月24日多金属连续开采井下中深孔装药量308.8吨的“世界第一爆”的成功起爆,标志着柿竹园采矿爆破技术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标志着以“崩落法”为主的多金属连续开采技术走向了成功!

公司多金属原矿品位较低、成分复杂、嵌布颗粒过细,属于世界上复杂难选矿物,以前钨、钼、铋回收率不高,直接影响公司效益。20世纪80年代初,公司针对矿石品位低、复杂难选,成立了选矿技术攻关组,通过国家“八·五”、“九·五”、“十一·五”等技术攻关支撑计划的实施,使钨、钼、铋的回收率分别提高到62%、86%、72%,平均提高了28.70个百分点。这种钼铋等可浮、铋硫混浮新工艺与CF-GY联合法浮钨新工艺相结合的办法,被命名为“柿竹园法”,于200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创了以一个企业名称命名一种选矿法的先河。2008年浮选柱的开发与应用—钨(粗)选、萤石柱式全流程分选技术获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开创了浮选柱选别重金属的先河。

铋冶炼一直采用传统的火法冶炼,直收率较低、劳动强度大。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公司通过不断探索,采用铋矿浆电解湿法冶炼,于2000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006年,公司研制出铋粒制造设备,获得国家专利,满足了客户的多种需求,铋锭以其优良的质量被湖南省评为名牌产品,同时被国家列为出口免检产品。2008年,公司多次对反射炉改造,铋年生产能力实现了翻番。

60年风雨历程,发展了、壮大了柿竹园。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历经郴县磺矿、东波有色金属矿、柿竹园多金属矿、柿竹园有色金属矿、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变迁,矿山从一个仅有一百来人的奄奄一息的小矿山起步,由弱到强,从小到大,在不断改革中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由资源优势向经济强势转变,成长为国内外注目的一家国有控股的大型采矿、选矿、冶炼和综合回收于一体的资源型企业。柿竹园,到处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已经成为湖南六大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她像一颗璀璨的有色明珠镶嵌在湘南大地,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她以蕴藏143种矿物的特大型多金属矿床而举世无双;她以3.6亿吨矿石量、金属储量175.1万吨、潜在经济价值2000亿元而被专家们叹为观止。正是她的存在,为我国捧回了一个个令人骄傲的“世界第一”,演绎着现代矿山的传奇。钨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金属储量达75.1万吨,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20.7%,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49%。铋在世界上独占鳌头,金属储量达31.6万吨,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42%,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63%;萤石在世界位居首位,伴生萤石储量4600万吨,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35%,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75%……正因为柿竹园矿物品种多,资源储量丰富而闻名遐迩,享誉八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