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视觉系呢?从现场演出来看,日本视觉音乐是指在视觉上能够给予强烈地冲击的东西。在这里当然不仅仅对音乐而言,而视觉效果则不单纯是化妆就可以,它要求无论是音乐的内容、歌词的含义都要从自身的化妆效果中表现出来。一支视觉系乐队的现场演出,舞台装置和照明效果也与普通乐队不同。 很多人会认为视觉系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日本新兴出来的一个音乐派别,其实与视觉系类似的音乐早在六七年代就有之,像华丽摇滚。从理论基础上说,可以称华丽摇滚为视觉系的前身,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浓艳妖娆的化妆、超出常人认识的衣着打扮、自顾自怜、挑逗至上的表演、与艺术派别相关的主张。
英文名为Visual Rock。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视觉系摇滚是在时代进步,人们不再局限于听觉上的满足而追求视觉冲击的基础上产生的。科技发展,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的普及也促进了视觉冲击的到来。视觉系(日语:ヴィジュアル系)是从日系摇滚发展出来的一种乐团类型。视觉系这个名称实际上和任何音乐类型无关,是用来指称那些拥有夸张服装与化妆的乐团。在日本,视觉系的乐迷几乎都是由青少女所组成。在其他国家里视觉系乐迷的数量相对而言较少,而男女比例则大致相同。视觉系乐团的成员通常有引人注目的化妆,夸张的发型以及精心制作的服装。虽然绝大部分的视觉系乐团都是男性,但是他们的服装与化妆时常会被视为是女性化的。服装元素对乐迷的吸引力非常大,有为数众多的少女会cosplay他们最喜欢的乐团,尤其是在日本的演唱会或者是在美国动画展上。由于视觉系是着重在视觉风格之上,因此它是一种乐团类型而非一种音乐类型。大部分的视觉系乐团都是走日系摇滚(如月之海(LUNA SEA)、Dir en grey),流行音乐或者轻摇滚(如GLAY、彩虹〈L'Arc-en-Ciel〉、神〈Gackt〉)路线。不过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乐团是走重金属,工业摇滚,Synth Pop,庞克等音乐路线。从大范围来看大部分的视觉系乐团走的都是某种“摇滚乐”的路线。 西方观察家有时候会将视觉系乐团和哥德乐团混淆,因为两者的装扮偶尔会很相似。然而大部分的日本哥德乐迷并不将视觉系视为哥德的一部分,而且视觉系和哥德之间很少有文化重叠性,除了有受哥德文化影响的哥德萝莉以外。视觉系风潮的兴起大多说是起于X JAPAN。然而在X成名的时候,运用视觉震撼来吸引群众在当时逐渐成为潮流;从这个角度来看,X与其说是视觉系风潮的引领者,不如说是他们呈现了当时日本主流的流行文化。1990年代的乐团如Die in Cries,月之海,ZI:KILL,Shazna和Baiser加上先前的乐团BUCK-TICK和X-JAPAN一同促成了视觉系的爆发。
视觉系有许多次类型,如EroGuro、Angura系等分支。但皆为外表上风格的差异,与音乐并无直接关系。西方学者有时会将视觉系乐团和哥德乐团混淆,因为两者的装扮偶尔会很相似。然而大部分的日本哥德乐迷并不将视觉系视为哥德的一部分,而且视觉系和哥德之间很少有文化重叠性,除了有受哥德文化影响的哥德萝莉以外。
服装元素对乐迷的吸引力非常大,许多少女会Cosplay他们最喜欢的乐团,尤其是在演唱会或动画展上。 还有动漫的角色.服装设计几乎都受到他们极大的影响
视觉系通常以绚丽的外表,配合其音乐创作。目的是融合视觉与听觉,造就双重震撼的表演。使其不只是能听得到的音乐,更是能看得见的音乐。
视觉系乐团通常拥有夸张、华丽且异于常人的打扮。但多变的发型、化妆、服装、饰品等,皆非是必要的手段。绝大部份的视觉系乐团是男性。
视觉系乐团没有固定的曲风,大多数以摇滚、金属为主。除少数非摇滚曲风的视觉系乐手外,视觉系亦可称为视觉系摇滚(Visual Rock,简称VR)。
视觉系音乐不仅仅是摇滚乐,种类其实是十分多样的。比如:流行摇滚、重金属、哥特摇滚、古典/巴洛克式音乐等都存在着视觉系的影子。视觉系乐队在欧美不在主流范畴之内,在日本虽然较为繁荣昌盛,但是有很多视觉系乐队在吸引了大唱片公司的注意后,就逐渐脱离了视觉系的行列,演变成了主流乐队,视觉系便成为了他们哗众取宠的工具。正宗的视觉系音乐应该是服饰与音乐类型紧密结合、相映成辉,夸张的造型不应该只是服务于音乐,而应是浑然一体。在现在HIP-HOP,R&B占主流的乐坛,视觉上的享受只是招牌,发掘其音乐本质中的美才是最重要的。
·GLAYのHisashi
生日 1972年2月2日
出身 北海道,函馆市
身高体重 1.68米/51公斤
血型 O型血
星座 水瓶座
乐队中职务 吉他手
性格 HISASHI在GLAY四人中最具温柔感的 性情很温顺,有时也颇为幽默
兴趣 电脑,对Mac机更是情有独钟 闲暇时他爱和网友通过E-mail聊天。
个人简历:
GLAYのHisashi~我们的Hisashi
HISASHI在北海道青森县出生。他的父亲是一位外科医生,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他还有个年长一岁的哥哥。
青森县虽是保守的小城,但那里的人情味十分浓厚,大家相敬相爱就像一家人。外村家的家长用十分民主、自由的方式来教育两个小孩。例如,许多家长会强迫自家的小孩品学兼优或学一技之长,但HISASHI的父母给予小孩子自由的权利,鼓励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HISASHI的童年生活是很舒适的。
HISASHI四岁时随家人搬到函馆居住,那是外村爸爸的故乡。刚开始,HISASHI对函馆的任何人和事都无法接受,总觉得老师和同学针对他,因此,HISASHI总不能融入班里,或者是他拒绝融入这个地方。他不但没有朋友,也从以往的好成绩直坠谷底。但他的父母却没有对他加以责骂,只问他要不要进补习班,HISASHI爽快地答应了。HISASHI发现补习班原来是坏小孩的聚集所,并不是令人拿到高分的地方,所以他常逃课。后来HISASHI发现在别人眼中的坏小孩原来都是不错的人,他们都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渐渐地跟他们成为朋友,开始对函馆有了好感。
可能因为年纪相近的关系,HISASHI跟哥哥相处得很好,偶然也会打打架。搬到函馆后他们变得更紧密了。HISASHI很爱跟哥哥、哥哥的朋友一起玩,因为哥哥常告诉他一些新鲜的事情,而常常带回家的同学则是为了取悦父母。
在弘前市时HISASHI就很喜欢父亲摆在房间的音响设备了,一天,爸爸送了一个亲手做的音响设备给HISASHI,当音响放出音乐时,他仿佛置身奇妙的世界。渐渐地,HISASHI发现自己非常喜欢音乐,开始阅读有关音乐的杂志。
除了音乐,HISASHI也喜欢组装模型、遥控车、模型枪等,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吧。他对于摆设或作品都非常有他的个人色彩,“做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风格”成了他的生存之道。
入读中学的一天,HISASHI很不愿意地跟父母参加一个亲戚的丧礼,丧礼结束后外村爸爸眼神十分奇怪,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不对劲,随即叫了救护车。
在救护车上,HISASHI知道父亲已经去世了。心里有很多说不出口的话,仿佛失去了知觉般...心里一直想着...“这不是真的!”......而外村妈妈已经哭得失去了控制......
也许因父亲是医生的关系,从小在旁看着父亲使HISASHI曾想过要当医生,继承父业。一直都过着普通的生活,没有任何不满或满足。直到中学,HISASHI开始在乏味中寻找刺激,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父亲去世了,看见脆弱的母亲,令他感到原来人类遇上意外是如此脆弱的,以往的信念亦一一被否定。
认识到ROCK可算是机逢巧合,也救了他。中二时从友人的介绍下懂得什么是PUNK,可是关于喜欢Guitar及ROCK的事他对同学们都有所隐瞒。他也开始跟哥哥听英美ROCK BAND如Sex pistols,更决心升读高中后要组一队PUNK BAND。87年入读高校,如愿以尝组成了PUNK BAND--ARI,约一年便解散了。高二时结识了同班的TAKURO,其后更加入了GLAY,一起努力至现在。
HISASHI是个购物狂,据他自己说正确点应该是他十分喜欢用钱。即使是没有钱的时候他仍会感到“什么也好,总想要买点东西。”烦恼的时候也一样,通常都会去服装店,因不太考虑清楚就买,结果八成都失败。即使如此,他见到剩下的两成战利品都已感到高兴。
此外录音中的休息时间及晚上在家没有什么事做的话,他都会用FAX做通信贩卖。他十分喜欢这些邮购服务,最享受等待货品寄来时的期待心情,每日计算着日子有目标地生活着。他不怎么买日用品,通常只订购电脑软件。说他是电脑迷还不如说他是科技用品迷,每逢有新产品他都率先购买,不理自己有用与否,因此家中放满无用的电器。Macintosh电脑当然寸步不离身,95年时他买了部Macintosh,用了半年便觉得不全适,将它买给了TERU,这也是他的冲动购物史上最失败的事。
HISA最喜欢HARD ROCK,他的偶像便是有名的女子BAND的Guitarist中山加奈子。一提起她便雀跃万分,很渴望跟她做对谈访问。他也喜欢Luna Sea的J。
·TERU
TERU的老家在函馆市桔梗町内,沿着国道5号线往大沼的方向,JR桔梗站外左边。在1-4岁期间,小TERU一直住在函馆市中心西南方7公里左右,函馆山北边。不仅可以遥望外国人墓地,也可看着在日以继夜不曾停止过的船只,每天度过着被潮水包围的日子。沿着函馆湾的外海步行约10分钟就到了外国人墓地,沿路上特殊的岩石是北海道海岸线的独特之一。这里有“穴涧海水浴场”。在浴场的正面,小TERU的叔母家就住在那一带。“在夏天的时候TERU都会来这里玩。”小桥家的叔母这么说。在海水浴场这一带的海域是被列为“渔业禁止区”,就是类似保护区一样。可是呢,小TERU才不管这么多,鱼照抓,照烤!这里的海浪相当平静安稳,小TERU有好长一段时光都在这里度过。入秋时在这里可以看见隐隐约约的渔火,加上季节的关系,整个海域变得非常漂亮。
小学时曾加入“桔梗体育少年团”的TERU,梦想是担任一位棒球选手。对于TERU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棒球,完全是受到喜爱棒球的父亲和祖父的影响。当时的TERU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在每周六、日就会往桔梗小学看“桔梗体育少年团”的练习。升上四年级后,TERU就立刻加入了野球队练习,这对运动神经发达的TERU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不过当TERU在桔梗中学再次遇到TAKURO后,他的运动生涯就不同了。(在桔梗中学时,TERU是完全活跃于棒球社的风云人物,而TAKURO则是活跃于足球社的有名人。)二年级时两人因为家住得相当近,回家方向又相同,使俩人越来越熟络,为俩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难解的缘份。
从桔梗中学毕业后,TERU便进了函馆商业高校。中学时理所当然加入野球队部的TERU,在进了高中后却加入了足球社。为什么会选择足球社呢?这点连TERU自己也不清楚。在足球社里同样相当愉快的TERU,深深地感受到与棒球完全不同的乐趣,其实这与他发达的运动神经多少有些关系吧?不过,当时TERU心想,在追逐着球时才是最高的快乐。在文化祭时,足球社的学长组了一队BAND准备在文化祭时表演,而TERU因缺少鼓手而被劝说担任。当时的TERU只觉得“我真的行吗?”其实当时TERU的心态有点轻率,因为在答应成为鼓手之前,他是完全没有听过任何一个乐队的音乐,对于乐队来自四面八方的音乐他也无法集中聆听。更别说由自己演奏曲子了!至于鼓呢?TERU更是连一点常识也没有。不过,为了表示自己认真的决心,TERU向学长借了录音带,然后以家里的椅子当鼓来练习。
高中毕业后,TERU便和TAKURO、HISASHI一同前往东京发展。最初决定前往东京时,TERU的双亲相当反对!“对于玩乐团能对未来有什么保障?”这是TERU的双亲最不能谅解的理由。于是TERU告诉父母,他会把重心放在工作上,双亲不得不答应让他离开故乡。到东京后,TERU的工作是早晚轮班,每天工作结束后不是去澡堂洗澡就是直接回家睡觉,对工作而言,他可以说做到完美,可是对乐队来说,却越来越远了……。和TAKURO比起来,TERU的社交面广很多,在进入公司后有研修合宿活动,TERU便在那场合上以得意的歌喉演唱了令人赞叹的曲子。就在好不容易习惯公司坐息的时候,TAKURO便以“无法对乐队集中”为理由向公司请辞。在TAKURO辞职后,TERU也以相同的理由向公司递出辞呈。和离开棒球社,足球社一样,TERU也是抱着平静的心态离开公司。可是离开公司后,食宿都成了问题!后来TERU找到了水道工的工作,由于正式社员的工作时间是相当的====,所以对于乐队的时间安排显得方便。当然,这个工作让TERU有个“栖身之处”。
TERU再度辞去了下水道工人的工作,在GLAY中正式复活后,前往琦玉亲戚家做个农家小孩。这个不搭调的工作另TERU的摇滚多增添了一点点的乡土味!那个时候,在GLAY的鼓手AKIRA的介绍下,TERU穿上令人发噱的艳丽T恤和短裤,再度登上舞台,有了不同于其它主唱的锻炼后,TERU的魅力和声音又更加地引人注目,演出时再造令人难以想象的盛况。1993年10月17日于市川『CLUB GIO』演出时遇见了以自创品牌的负责人身份拜访GLAY的YOSHIKI。
在GLAY确定出道的同时,却发生了鼓手AKIRA脱退事件。当时TERU对于此事的发生感到相当的无助。TERU在往东京发展乐队时曾向父母许下三年之约,若GLAY于三年之内无甚发展他便要回函馆。YOSHIKI对TERU表示,他有自信让GLAY的出道单曲卖出一万张,可是一万张对当时的GLAY来说,却是一个天文数字!TERU之后反而更加担心。谁也没料到出道单曲竟然卖出21万张。随后GLAY在1994年11月加入了鼓手NOBUMASA,1995年3月1日推出首张专辑。1995年4月NOBUMASA再度脱退,支持的键盘手D.I.E正式加入。
1997年单曲『HOWEVER』突破160万张,精选专辑『REVIEW』更突破500万张。在登上红白的舞台接受访问时,TERU还很紧张,很不好意思地向家乡的父母打招呼,当时的单纯可爱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一直有指TERU的唱功不好,初出道时TERU的LIVE演唱经常失准,但他一直都努力学唱歌,更是勤力练习,有认真听GLAY的歌都不难发现TERU已进步不少。TERU曾说过他是用心和眼神去演绎歌曲的主唱,否认这点的就不是GLAY FAN!没错,TERU的最大魅力在于粗犷略带沙哑的嗓音以及略带不羁的眼神!激情的LIVE演唱令现场的FANS一次又一次掀起热浪!!
·TAKURO
TAKURO的父亲在他三岁时因交通意外去世了,母亲坚强地肩负起抚养两个小孩的重担。为了生计,母亲必须天天加班不能准时到幼儿园接TAKU回家。TAKU非常的不谅解这一点!(三岁的小孩子怎会了解承担家计的压力呢?)所以TAKU不止一次要求母亲早些到学校去接他。TAKU的母亲当然了解他的心情,但就是没有办法做到。久而久之,TAKU就出现了一个毛病,早上每到起床时间就开始肚子疼,每天必疼的。这是一种心理排斥上而产生的生理变化,这种现象只有当天有人去接他下课才会好转。所以,TAKU的童年回忆是难忘而痛苦的。TAKU虽然在单身家庭中成长,没有快乐的童年,但却比一般的小孩子更坚强、懂事。
TAKU的母亲很喜欢唱歌,曾对TAKU说“唱歌是为了激励自己!”这令TAKU有了“自己也要加倍努力创作那样的歌曲”的想法。上中学时,TAKU曾是足球社的风云人物。一次偶然的机会,TAKU接触了嘻皮士的音乐而迷上了Guitar,因此他退出了足球社,其后组成了“Guest-apo”。乐队在高校时便解散了,而在“3年级的予饯会”上组成却席演奏乐队“Instant”,后来再组成了“GLAY”。
“往东京去,我们绝对要进军乐坛!进军乐坛后在全国人面前唱我们的歌!”原本打算升读大学的TAKU为了这个梦想,孤注一掷从函馆往东京去。当初TAKU离开姐姐和母亲到东京发展,他感到像做了坏事般,很任性的决定。
初到东京时,凭着小小的知名度和演出活动,他们跟本不足够维持生活。TAKU是GLAY的Leader,所以他常常提醒members:“不能够维持生活,那又怎能继续乐队的活动?只有工作才能确保梦想达成。绝对要继续兼职!”TAKU和TERU曾在印刷公司工作,但他们不能以正式员工身份继续乐队活动,故三个月后二人便辞工了。辞去印刷工作后,TAKU在浦和市的警卫公司开始新工作。虽是兼职,因为TAKU态度认真,两年期内他曾提升为警卫队长。每次表演,公司的上司和同僚都会到场打气,所以大家全明白到TAKU敬业乐业的态度是如何受人尊敬。
TAKU曾在电话跟函馆的音乐朋友说:“首先在东京的Live House演出,得到乐迷的支持后,进军乐坛便不再是梦想。找Live House档期时,实在受过不少苦。”总算苦尽甘来,市川CLUB GIO等Live House终于答应每月按排档期给他们。亦因此而遇上GLAY的伯乐HIDE和YOSHIKI。
TAKU在GLAY中的角色是充满才华的Leader,但却没有丝毫的高傲、不可攀的气息。可亲的他反而像大哥哥般,事无大小地照顾着members。尢其对JIRO和HISA这两个个性截然不同的男生,更是像自己的弟弟般看待。在“99 Live in big egg”的花絮中,有令人感到TAKU对他们的感情是不可言喻的一幕。那时,JIRO穿着太空装,在舞台上又蹦又跳的排练着,时而作出怪表情,时而大声叫喊。而当时的TAKU静静地站在舞台下的一角,专注地看着JIRO,眼神中尽是温柔,然后自言般的说:“简直是个小孩子!(笑)”
艺能界音乐人中TAKU跟SUGIZO(Luna Sea Guitarist)最要好,每逢有新作二人都率先让对方听听,互相听取意见。GLAY曾经有次去纽约录音,TAKU特意抱着两个Guitar去拜访大野洋子(约翰列浓的遗孀),并请求她在Guitar上签名。其中一个Guitar就是送给SUGIZO的。
或许,你最爱的不是TAKU,但在TAKU的心中,GLAY与FANS的地位是相等的。
·JIRO
JIRO出生在一个六人的家庭,父母亲,一个大三岁的姐姐,一个小三岁的妹妹,一个小四岁的妹妹还有JIRO。JIRO的父亲是一个私营木工老板,而母亲则是个温和爽朗的妇女。
家里的规矩一直很严,JIRO自言是个十分乖的孩子。在父母出去工作的时候JIRO负责照顾妹妹们,如果违返了家规,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不容辨解的。小JIRO一直很想看卡通片,但电视总是被父亲霸占着。每到同学们一起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卡通片时,小JIRO总会感到非常的委屈。于是,父亲最爱看的相扑变成了JIRO最讨厌的节目!
父亲为了把小JIRO培养成有男子气概的人反复要求他去学拳什么的,但小JIRO则热中于棒球运动。很遗憾,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并没有一个可以和他一起打棒球的兄弟。不过,他和姐妹们的感情非常好,虽然偶尔会有些小争吵,但大家总是在一起愉快地玩耍、游戏。在班级里,小JIRO是挺知名的人,和所有的同学都能相处得很好。对身边的事物和人,他总是很注意观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幻想。除了棒球,中学开始时还加入过篮球社。但由于无法忍受那些认为新手就只能做捡捡球之类事情的学长,一年不到就退出了篮球社。
在同学的家中,小JIRO第一次看到了电Guitar,对它发出的美妙声响兴奋不已!渐渐地,接触了很多不同的音乐,他很快对Guitar、Music产生了兴趣,这些成为他生活中最有趣的部分。
小JIRO好想买一把属于自己的Guitar,但又不想要父母帮他买。很自然,他和同学开始组BAND了,那个使小JIRO第一次认识了Guitar的同学K成了BAND的Keyboard,又在班上找到了一个BASS,而JIRO也找来了一个会打鼓的小学同学。但是,最大的麻烦是:JIRO还没有Guitar!他很辛苦地每天送报,加上平时省下的钱,终于买了一把一直梦寐以求的黑色Guitar。
虽然终于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渴望已久的Guitar,可一开始JIRO并不知道如何弹奏,找了一些Guitar教程,却都看不懂。JIRO每天只能对心爱的Guitar擦了又擦。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吧?JIRO又重新把教程看了又看,照着书上的图和解释,还借来VIDEO模仿别人弹奏的动作。就这样,一边自学一边练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就明白了很多有关Guitar的知识和技巧。JIRO从此更喜爱弹Guitar了。
虽然很早就组了BAND,但正式的BAND活动是从初中三年级开始。他们在同学的家里努力地练习,所有的器材都是K同学弄来的。虽然不是很高级的器材,演奏的曲子也大都是那时某个乐队的曲子,开始练习时也经常出错,但大家都非常喜欢在一起。那时每个周末他们都要练习,放假也不例外。JIRO对此非常兴奋,他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JIRO从没有听音乐及录音的习惯,只是偶然听收音机,唯一的自购唱片是成龙的电影配乐。一个偶然的机会,JIRO从姐姐那里听到一盘BOOWY的音乐盒带。和以前听的音乐差别很大, JIRO第一次感受到那么具有震撼力的Guitar。BAND的其他成员听了后也马上喜欢上,于是他们开始演奏BOOWY的曲子。但因为太过吵闹的音响效果,邻居们纷纷来抱怨,他们只好在附近租用了一间小演奏室用来练习,在那里他们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人。几个月后,演奏室的负责人向他们提出了开LIVE的设想。报着试一试的想法,他们开始为首次演出拼命地练习,每天都花很长时间排演。另外还加入了一个也很喜欢BOOWY的Vocal。
虽然他们会的曲子不多,可是LIVE的效果很好,来看他们演出的同学都称赞他们的演奏很棒!JIRO第一次登台难免有点紧张,结束后,对于自己整个LIVE的演奏过程竟完全不记得了。但他表现得很好,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
高一时候经友人介绍下听X-JAPAN及Indies bands,初中时组成的BAND因成员升入不同高校的关系而自然消失了,而JIRO于高校时期作Guitarist加入了PIERROT(并不是现在的PIERROT),后来转成了Bassist。
JIRO有考虑过以音乐为职业,但是父亲坚决反对,随着乐队赴往东京发展,决心就连他也觉得不可思议。离家当天父亲背着他看电视没有理睬,但父亲毕竟是担心儿子的,不时致电东京问候。赴京后乐队的发展虽然不顺利,精神及金钱上都感到吃力,既是自己选择的道路,JIRO认为绝对不能向父母吐半点苦水,更下决心除非能以音乐养活自己,否则不回乡!
JIRO是最后一个加入GLAY的member,由不喜欢POP ROCK到成为GLAY当中的大红人,真有点不可思议。原因可能是他有可爱的娃娃面吧。毕竟作为Bassist来说才貌双全也不算多。BASS堪称“背景音乐”,在JIRO跳耀式的演出,加上自脸上溢出的满足感,可以深深体会到要传达给大家的喜悦心情。JIRO坚定的向大家表达最真的自己,同时也使GLAY一步一步迈向成功,得到大家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