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氰酸汞

硫氰酸汞

警示术语 R:R26/27/28,R33,R50/53
外观 白色至黄褐色单斜晶系粉末
别名 MercuricthiocyanateMercuricsulfocyanate
密度 3.71g/cm³(固态)
NFPA704 131
其他阴离子 氟化汞氯化汞碘化汞
其他阳离子 硫氰酸钾硫氰酸钠硫氰酸铵
溶解性(水) 0.069g/100mL
化学式 Hg(SCN)2
目录导航

合成

最早合成硫氰酸汞的化学家可能是永斯·贝采利乌斯,在1821年合成 。由于硫氰酸汞的离子特性,有许许多制备硫氰酸汞的方法。硫氰酸汞可以由含有汞离子及硫氰酸根离子的溶液反应而成,由于硫氰酸汞对水的溶解度很低,会形成沉淀,但需要注意的是,当硫氰酸根过量时会形成红色的错离子而溶于水中。硫氰酸汞可溶于苯、己烷及甲基异丁基酮等有机溶剂中.。大部分合成的方式都会利用硫氰酸汞的沉淀,贝采利乌斯及弗里德里希·维勒是二个早期合成硫氰酸汞的化学家,分别使用以下的方程式合成硫氰酸汞:

(贝采利乌斯)

(维勒)

法老之蛇

法老之蛇法老之蛇

硫氰酸汞若接触到足够的热源,会有快速的放热反应,产生大量如蛇一样卷曲的固体,此一现象称为法老之蛇。由于此特殊现象,硫氰酸汞曾被用在爆竹中。硫氰酸汞在燃烧时会有不明显的火焰,可能是蓝色、黄色或橙色。形成的固体产物颜色可以从深灰色到浅棕色不等,其内部颜色一般会比外层要暗。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弗里德里希·维勒在1821年第一次合成硫氰酸汞时,就已经发现此一性质:“(燃烧后)的产物会像虫一様卷曲,体积较原来增加很多,颜色类似石墨的灰色,但浅很多。”德国一度有贩卖一种名为“Pharaoschlange”的爆竹,但后来因为有孩童误食爆竹燃烧后的固体后死亡,发现燃烧后的产物有毒,后来已禁止贩售。

后来有一种称为黑蛇的爆竹,燃烧后的效果类似法老之蛇,但效果较弱。黑蛇的组成成分的毒性较弱,一般是由碳酸氢钠和糖或是由亚麻仁油和萘的混合物所构成。

应用及化学性质

硫氰酸汞可用在化学合成中.在合成含硫氰酸根及汞离子的化合物时会用到硫氰酸汞。这类化合物包括硫氰酸汞钾(K[Hg(SCN)3])及硫氰酸汞铯(Cs[Hg(SCN)3])。Hg(SCN)3-离子也可以独立存在.和其他合物反应,形成上述的化合物或是其他类似的产物。用红外光谱学、拉曼光谱学及固态核磁共振进行分析时可以找到这些化合物。

硫氰酸汞也可以用在有机合成中,和有机化合物进行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用硫氰酸根取代化合物中的卤素。由于硫氰酸根的二端都会和有机化合物反应,所产生的产物会是二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一种是硫氰酸根中硫和有机化合物的碳链连结,另一种则是用氮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碳链连结。

当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水溶液中的卤素离子时,加入硫氰酸汞可以提升其检测限,此方法在1952年提出,也是后来世界各实验室检测卤素常用的方法。在1964年发明了自动化检测的系统,位在美国纽约州的Technicon公司在1974年制作了商品化的卤素分析仪。基本原理是让待测物的卤素离子和硫氰酸汞及铁离子反应。卤素离子会使硫氰酸汞分解,硫氰酸根和铁离子产生错离子Fe(SCN)2+,会吸收450 nm的可见光,可以依此量测Fe(SCN)2+的浓度,再推算卤素离子的浓度。

1995年时发现另一个用硫氰酸汞检测水溶液中卤素离子浓度的方法,此方法只需将硫氰酸汞加入待测物中,不需再加入铁离子,硫氰酸汞和卤素离子会形成配合物,吸收254 nm的可见光,其量测的卤素离子浓度较1952年发现,需要铁离子的检测方式要准确。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