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治疗 将坏死肠管连有静脉血栓的膜切除
临床表现 门静脉血流郁滞、高凝
目录导航

病因

  血栓形成常继发于:①肝硬变或肝外压迫引起门静脉充血和血流郁滞;②腹腔内化脓性感染如坏疽性阑尾炎、溃疡性结肠炎、绞窄性疝等;③某些血液异常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造成的高凝状态;④外伤或手术造成的损伤,如肠系膜血肿脾切除、右半结肠切除等。约1/4的病人无明显诱因称为原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后可向近远端继续蔓延。当受累肠曲的静脉回流完全受阻时,肠管充血水肿浆膜下先点状出血,后扩散成片。肠壁和肠系膜增厚水肿。继之,肠曲发生出血性梗死呈暗紫色。大量血性液体从肠壁和肠系膜渗出至肠腔和腹腔。静脉急性闭塞尚可反射性引起内脏动脉的痉挛和血栓形成加速肠坏死的过程。最后同样导致低血容量、感染中毒性休克。

临床表现

  常有门静脉血流郁滞、高凝、或血管损伤的诱因。起病较缓慢。表现为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数日或数周后,随着血栓蔓延扩大,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影响肠曲生机时,突然发生剧烈腹痛,持续性呕吐,腹泻和血水样便比动脉栓塞更为多见。体检时可见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到血性液体。常有发热和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增高。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受累小肠扩张充气,伴有气液平面。透视时肠蠕动消失。

诊断依据

  (1)进行性加重的腹痛和腹胀。腹痛大多呈绞痛,患者难以忍受,往往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腹痛以全腹痛为主,无固定性,继而出现的腹胀常提示由于血供障碍所致的肠麻痹存在,腹胀明显者全腹可膨隆。

  (2)腹膜刺激症状。患者有压痛及反跳痛,但腹肌紧张不甚明显,与其剧烈腹痛的主诉不相符,尤其是妇女或老年人,表现为全腹软,甚至无肌卫。

  (3)肠梗阻的症状。除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外,病程后期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腹部X光平片一般无特殊的阳性发现,血便少见。

  (4)腹腔穿刺可见血性腹水。穿刺往往作为手术探查的重要依据,因此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某些妇科疾病等鉴别。

  (5)中老年患者,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反复肠道感染、门静脉炎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史。

 

治疗

  诊断本病后,除了 胃肠减压、补充 血容量、应用 广谱抗生素以外,应进行抗凝治疗。同时密切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疑有肠坏死时,应立即剖腹探查,将坏死肠管连同含有 静脉血栓的全部系膜切除,以免血栓继续蔓延,累及其他肠管。术后仍应继续抗凝治疗6~8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