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喜特人公元前16世纪初占据巴比伦,建加喜特王朝。此时约当阿古姆二世时期。布尔纳布里亚什二世至卡什提里亚什四世期间(约前14世纪中~前13世纪后半),为其繁荣时期,与埃及新王国、赫梯帝国、亚述同为并立的大国。公元前13世纪后半期,亚述人和埃兰人入侵。约公元前1157年,加喜特王恩利尔纳丁·阿基被埃兰人拐走,加喜特王朝灭亡。
加喜特人在入主两河流域后,将侵占的土地分配给本族的朝臣、贵族和官吏,形成大地产私有主。其政治体制基本上是贵族政治,后期地方贵族势力日趋强大,王权削弱。加喜特人恢复了两河流域的秩序、和平和统一,特别是在其统治的中后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巴比伦、尼普尔、西巴尔等城市经济相当繁荣。
人们在两河流域推广用于牵引的马和战车,并在建筑物上以砖刻浮雕代替石雕。
这一风格为以后的新巴比伦王国和阿契美尼德王朝所继承。加喜特人全面接受两河流域固有的文化、宗教和阿卡德语言文字,迅速塞姆化。其国王重建和修饰尼普尔、拉尔沙、乌尔、乌鲁克等地的神庙。
这一时期的重要遗物“界碑”,实际是国王所授地产的凭证。史称此时为界碑时代,即得名于此。
界碑的右面或上部刻神像或神的象征,如以圆盘象征太阳神沙马什,以月牙象征月神欣,以锄头象征马尔杜克等;左面或下部的铭文多为王授土地情况。
姓名 | 在位时间 |
---|---|
胡尔帕提拉 | 约前1345年后 |
帕希里什尚 | 约前1330年后 |
阿塔尔基达赫 | 约前1300年后 |
胡姆班·努梅纳 | 约前1280年后 |
温塔什·加尔 | 约前1260年后 |
温帕塔尔·加尔 | 约前1245年后 |
基丁·胡特朗 | 约前1234年后 |
哈卢图什·印舒希纳克 | 约前1200年后 |
舒特鲁克·纳洪特 | 约前1180年后 |
库提尔·纳洪特 | 约前1159年 |
希尔哈克·印舒希纳克 | 约前1150年后 |
胡捷卢图什·印舒希纳克 | 约前1100年前 |
希尔希纳·拉卡马尔 | 约前12世纪末 |
胡姆班·塔赫拉赫 | |
胡姆班·努加什 | 前742年─717年 |
舒特鲁克·纳洪特 | 前717年─699年 |
哈卢舒·印舒希纳克 | 前699年─693年 |
库杜尔·纳洪特 | 前693年─692年 |
胡姆班·伊美纳 | 前692年─688年 |
胡姆班·哈尔塔什一世 | 前688年─681年 |
胡姆班·哈尔塔什二世 | 前681年─675年 |
乌尔塔基 | 前675年─663年 |
捷姆提·胡姆班·印舒希纳克 | 前663年─653年 |
胡姆班·努加什 | 前653年─651年 |
塔马里图 | 前653年 |
塔马里图 | 前651年─649年 |
阿达·哈米提·印舒希纳克 | 前653年─648年 |
胡姆班·哈尔塔什三世 | 前648年─636年 |
姓名 | 在位时间 |
---|---|
胡尔帕提拉 | 约前1345年后 |
帕希里什尚 | 约前1330年后 |
阿塔尔基达赫 | 约前1300年后 |
胡姆班·努梅纳 | 约前1280年后 |
温塔什·加尔 | 约前1260年后 |
温帕塔尔·加尔 | 约前1245年后 |
基丁·胡特朗 | 约前1234年后 |
哈卢图什·印舒希纳克 | 约前1200年后 |
舒特鲁克·纳洪特 | 约前1180年后 |
库提尔·纳洪特 | 约前1159年 |
希尔哈克·印舒希纳克 | 约前1150年后 |
胡捷卢图什·印舒希纳克 | 约前1100年前 |
希尔希纳·拉卡马尔 | 约前12世纪末 |
胡姆班·塔赫拉赫 | |
胡姆班·努加什 | 前742年─717年 |
舒特鲁克·纳洪特 | 前717年─699年 |
哈卢舒·印舒希纳克 | 前699年─693年 |
库杜尔·纳洪特 | 前693年─692年 |
胡姆班·伊美纳 | 前692年─688年 |
胡姆班·哈尔塔什一世 | 前688年─681年 |
胡姆班·哈尔塔什二世 | 前681年─675年 |
乌尔塔基 | 前675年─663年 |
捷姆提·胡姆班·印舒希纳克 | 前663年─653年 |
胡姆班·努加什 | 前653年─651年 |
塔马里图 | 前653年 |
塔马里图 | 前651年─649年 |
阿达·哈米提·印舒希纳克 | 前653年─648年 |
胡姆班·哈尔塔什三世 | 前648年─63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