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堂,文房四宝专业术语,指砚的中心研墨处,为砚较为空白开阔的部位。砚堂又称墨堂、砚心,此处便于研
墨,利于旋转,易于运动。砚的实用价值即视砚堂处石质的好坏而定。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420年—589
年),因为中国古代文人要经常使用毛笔、墨、宣纸、砚台,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文房四宝"在南
唐时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
(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融绘画、书
法、雕刻、装饰等为一体的艺术品。 200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
报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